一、授课章节:
第三章社会医学基本理论
二、授课对象: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临床医学七年制
三、授课时间:2课时
四、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健康和疾病的社会性;掌握健康、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掌握健康的公平性、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医疗保障体系的公平性的意义;掌握现代医学目的的原则与内涵;
熟悉医学目的和医学模式的关系;熟悉卫生事业的生产性、公益性与社会功能;社会资本的三个层次的定义;社会资本的卫生保健功能。了解社会医学基本理论的特点;
五、重点和难点:
健康的社会性,疾病的社会性;现代医学目的的原则与内涵;卫生事业的社会功能;健康、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卫生事业的生产性和公益性;社会资本的保健功能。
六、教学方法及授课安排:课堂讲授为主。
七、主要外文词汇:
disease
goals of medicine,GOM
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
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
health risk index,HRI
human development index,HDI
social capital theory
八、思考题:
1.疾病的社会性对疾病防治有什么作用?
2.如何理解现代医学的目的?
3.如何从卫生事业发展的角度来理解其社会功能?
4.如何理解社会资本的卫生保健功能?
九、教材与教具:
多媒体幻灯片与参考书籍和文献
卢祖洵主编:《社会医学》
十、教学基本内容:
(一)基本理论的主要特点:
1.创新性;2.预见性;3.实践性;4.政策性。
(二)健康与疾病的社会性
1.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1)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2)疾病:目前没有一个公认的完整的定义。历史上多种疾病的定义共同之处:以细胞病理和基因病理为基础而提出的。
(3)医学目的研究计划。
2.健康的社会性
(1)健康是社会发展的资源
(2)健康是社会发展的体现
(3)健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
3.疾病的社会性
(1)病因的社会性
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降低危险因素,促进健康生活》:
——全球40%的疾病负担是由10种危险因素所导致,其中绝大多数与社会因素有关。如果能够战胜这些威胁,人们可以健康地多生活5至10年。
(2)疾病结果的社会性
疾病导致:劳动力健康受损;降低人群的劳动生产能力;减少物质、精神财富的生产。
早死→减少劳动力的工作时间。
治疗疾病:消耗大量的社会资源;造成患者本人及家庭的经济负担;造成社会的经济负担。
严重疾病的流行:导致破坏社会安定。
(3)疾病防治策略的社会性
“大卫生观”;“高危险观”
(三)医学的目的与医学模式
1.医学的目的与医学模式的一致性
2.现代医学目的的原则与内涵
(1)原则:
①高尚原则②节制和谨慎原则③供得起和经济上可持续原则④公正和公平原则⑤尊重人的选择和尊严的原则。
(2)现代医学目的内涵:
①预防疾病和损伤,促进和维持健康;
②解除由疾病引起的疼痛和疾苦;
③照料和治愈有病的人,照料那些不能治愈的人;
④避免早死,追求安详死亡。
3.现代医学目的的实践体现
“以人为本”的思想;“以病人为中心”;“以完整的人为中心”;“以人的全面健康为中心”。
(四)卫生事业的生产性、公益性与社会功能
1.卫生事业的生产性
(1)物质资料的生产
(2)人类自身的生产
2.卫生事业的公益性
3.卫生事业的社会功能
(1)发展社会经济
(2)建设精神文明
(3)保障基本人权
(4)维护社会安定
(五)健康、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
1.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基础
2.健康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3.社会发展目标是制定卫生发展目标的依据
4.健康、卫生事业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制约作用
(六)健康公平是人的基本权利的要求
1.健康状况的公平性
2.卫生服务的公平性
(1)卫生服务提供公平:卫生服务提供的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
(2)卫生服务筹资公平:卫生筹资方面的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
(3)医疗保障体系的公平性。
(七)社会资本的卫生保健功能
1.社会资本的三个层次的定义
2.社会资本的卫生保健功能
3.利用健康相关社会资本的途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