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授课章节:
第九章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二、授课对象: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临床医学七年制
三、授课时间:2课时
四、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熟悉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基本步骤,实际年龄、评价年龄和增长年龄的含义及三者之间关系,评价类型;了解健康危险因素评价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健康危险因素评价表的查法。
五、重点和难点: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方法和步骤。
六、教学方法及授课安排:紧密结合实际,课堂讲授为主。
七、主要外文词汇:
Health Risk Factors Appraisal,HRFA
八、思考题:
1.简述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基本思想。
2.试述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基本步骤。
3.评价年龄与增长年龄的涵义和区别是什么?
九、教材与教具:
多媒体幻灯片与参考书籍和文献
卢祖洵主编:《社会医学》
十、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健康危险因素评价(healthriskfactorappraisal)
基本概念:是研究致病危险因素与慢性病发病率及死亡率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种技术方法。
二、基本思想:是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人口发病率或死亡率资料以及运用数理统计学方法,对人们在生活、生产环境及医疗卫生服务中存在的与健康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测评,估计个体患病或死亡的危险性,预测个体降低危险因素的潜在可能性及可能延长寿命的程度,并向个体进行反馈。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危险因素个体化和群体化的干预与控制,改变不良的生活、生产环境和行为生活方式,避免或降低危险因素的影响,减少疾病,提高生活质量,进而提高人群的整体健康水平。
三、健康危险因素的特点
1.潜伏期长
2.交互协同作用明显
3.特异性弱
4.广泛存在
四、健康危险因素的作用过程
1.无危险阶段
2.危险因素出现阶段
3.致病因素出现阶段
4.症状出现阶段
5.疾病发生阶段
6.劳动能力丧失阶段
第二节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基本步骤与方法
一、资料收集
(一)收集年龄别、性别和疾病分类的发病率或死亡率资料
(二)收集危险因素资料
1.行为生活方式
2.环境因素
3.生物遗传因素
4.医疗卫生服务
5.疾病史
二、资料分析
(一)将危险因素转换成危险分数
危险分数转换方法:
1.多元回归
2.经验评估方法
危险分数意义:
危险分数=1,评价对象所具有的危险因素相当于当地人群平均水平
危险分数>1,个体发生某病死亡的概率大于当地人群死亡率平均水平
危险分数<1,个体发生某病死亡的概率小于当地人群平均水平
危险分数越高,死亡率越大
可查阅危险分数转换表
(二)计算组合危险分数
(多种因素与某种疾病有关)
1.危险因素为一项时,组合危险分数=该项危险分数
2.危险分数为多项时,组合危险分数计算:
①>1.0的各项减去1.0,剩余值相加(得相加项)
②≤1.0的各项相乘(得相乘项)
③相加项和相乘项相加得到组合危险分数
(三)存在死亡危险
说明在危险分数单独或联合作用下,某种疾病可能发生死亡的危险程度。
存在死亡危险=平均死亡概率×组合危险分数
*平均死亡概率一般已知
(四)计算评价年龄(appraisal age)
评价年龄是依据年龄和死亡率之间的函数关系,从死亡率推算得出的年龄值称为评价年龄。
1.将各种存在死亡危险相加,得到总的存在死亡危险
2.查健康评价年龄表,得到相应的评价年龄
(五)计算增长年龄(achievable age)
增长年龄又称通过努力降低危险因素后可能达到的预期年龄。是根据存在的危险因素,提出可能降低危险因素的措施后按相同步骤计算的评价年龄。
增长年龄也是评价年龄——可以推测延长寿命的年数
(六)计算危险降低程度
危险降低程度表示被测试者接受医生建议降低危险因素的程度,用存在死亡危险降低的百分比表示。
根据医生建议改变了现有的危险因素后死亡危险可能降低的绝对量(χ)或占改变前总的存在死亡危险值的比例(%)
第三节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应用
一、个体评价
个体评价主要是通过比较评价对象的实际年龄、评价年龄和增长年龄三者之间的差别,评价危险因素对寿命可能损害的程度,以及降低危险因素后寿命可能延长的程度。
个体评价结果:
(一)健康型
(二)自创性危险因素型
(三)难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型
(四)一般性危险型
二、群体评价
(一)人群的危险程度评价
(二)危险因素属性分析
(三)分析危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三、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方法的局限性
1.评价需要完整可靠的医学人口统计资料和疾病流行病学资料,难以获得。
2.某些疾病的危险因素还没有弄清楚。
3.对某些疾病的已知的危险因素无法定量。
4.能够被定量的危险因素比例很小。
5.难以收集人群暴露于某些特定危险因素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