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基础医学 > 文章内容

第七章 食品污染及其预防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3-05 11:18浏览:

【重点与难点】
  1.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的概念及其意义。
  2.黄曲霉毒素对食品的污染及预防。
  3.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
  4.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鉴定指标。
  5.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措施
  6.常用农药对食品的污染及农药残留的管理。
  7.有毒金属对食品的污染及预防。
  8.N-亚硝基化合物对食品的污染及预防。
  【教学时数】12学时
  第一节 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
  掌握:
  1.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的概念及其意义。
  2.黄曲霉毒素结构特点、对食品污染、毒性、代谢及预防。
  3.食品腐败变质的概念,原因和条件。
  4.食品腐败变质的特征及主要鉴定指标。
  5.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措施
  熟悉:
  1.食品腐败变质的化学过程。
  2.霉菌产毒条件。
  了解:
  1.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有害因素。
  2.霉菌污染食品的卫生学意义。
  第二节 食品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
  掌握:
  1.常用农药对食品的污染(主要是杀虫剂)及农药残留的管理。
  2.有毒金属对食品的污染及预防。
  3.N-亚硝基化合物对食品的污染及预防。
  熟悉:
  1.苯并(α)花对食品的污染及预防。
  2.常用塑料的种类及卫生要求。
  了解:
  杂环胺化合物来源、致突变、致癌及预防。
  第三节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及其预防
  掌握:
  1.放射性核素污染来源及控制措施。
  2.食品中常见的天然放射性核素。
  熟悉:
  放射性核素向食品转移的途径。
  了解:
  食品放射性污染对人体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