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基础医学 > 文章内容

第五章 饮用水卫生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2-26 19:42浏览:

一、填空题
1.生活饮用水常规检验项目分为四组,即______指标、______指标、______指标以及______指标。
2.水源选择的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表水取水设备的主要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
4.生活饮用水的净化处理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5.常规净化工艺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6.滤池工作可分为三期,即______、______和______。
7.影响饮用水消毒效果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深层净化方式有______和______。
9.水质处理器按其功能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10.目前我国用于饮用水消毒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二、名词解释
1.水质处理器
2.介水传染病
3.有机前体物
4.耗氧量
5.余氯
6.混凝沉淀
三、选择题
1.下列哪种疾病属介水传染病(   
A.克汀病
B.水俣病
C.甲型肝炎
D.氟斑牙
E.地方性甲状腺肿
2.介水传染病一般多见于(   
A.中毒性疾病
B.肠道传染病
C.呼吸道传染病
D.皮肤病
E.免疫性疾病
3.关于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水源一次严重污染后.可呈暴发流行
B.多数患者发病日期集中在同一潜伏期内
C.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
D.若水源经常受污染,发病者可终年不断
E.对污染源采取治理措施后,疾病的流行仍难以得到控制
4.饮水中硝酸盐增高易引起婴幼儿患的疾病(   
A.营养不良
B.克汀病
C.皮肤色素沉着
D.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E.骨软化症
5.在水中能与氯形成氯化副产物的有机物称为(   
A.有机前体物
B.三卤甲烷
C.卤代乙酸
D.藻毒素
E.氯化羟基呋喃酮
6.氯化羟基呋喃酮(MX)污染主要来源于(   
A.汽车废气
B.饮水氯化消毒
C.装饰和建筑材料
D.垃圾焚烧
E.污染的化妆品
7.致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A.甲肝病毒
B.乙肝病毒
C.微囊藻毒素
D.A+B
E.B+C
8.水的硬度通常是指水中(   
A.钙、镁离子的含量
B.钙、铁离子的含量
C.钙、磷离子的含量
D.钙、钾离子的含量
E.钙、锌离子的含量
9.评价管网是否出现二次污染的指标(   
A.细菌总数
B.总大肠菌群
C.粪大肠菌群
D.游离性余氯
E.BOD
10.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游离性余氯”属于(   
A.感官性状指标
B.化学指标
C.毒理学指标
D.细菌学指标
E.放射性指标
11.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制定原则是(   
A.流行病学安全
B.所含化学物质对人无害
C.感官性状良好
D.经济技术上可行
E.以上都是
12.我国现行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细菌总数应为(   
A.<1000个/ml
B.<100个/m1
C.<50个/ml
D.<10个/m1
E.<3个/m1
13.我国现行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总大肠菌群应为(   
A.<10个/L
B.<3个/L
C.<10个/100ml
D.<3个/100ml
E.不得检出/100ml
14.我国现行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管网末梢水中游离性余氯不应低于(   
A.0.05mg/L
B.0.03mg/L
C.0.01mg/L
D.0.3mg/L
E.0.5mg/L
15.判断水质是否受粪便污染的重要指标(   
A.细菌总数
B.大肠菌群
C.粪大肠菌群
D.厌氧芽胞菌
E.痢疾杆菌
16.地表水水源卫生防护规定,严禁捕捞、网箱养殖、停靠船只、游泳和从事其他可能污染水源的取水点周围半径为(   
A.10m
B.50m
C.100m
D.500m
E.1000m
17.在选择水源时,为了保证水质良好,要求只经过加氯消毒即供作生活饮用水的水源水,每100ml水样中总大肠菌群MPN值不超过(   
A.20
B.50
C.100
D.200
E.2000
18.混凝沉淀的原理为(   
A.水解+电中和+吸附
B.压缩双电层+电中和+水解
C.压缩双电层+吸附+架桥
D.压缩双电层+电中和+吸附架桥
E.水解+吸附架桥+压缩双电层
19.为满足饮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对作为水源水的地表水常规处理过程为(   
A.过滤——混凝沉淀——消毒
B.消毒——混凝沉淀——过滤
C.过滤——澄清——消毒
D.消毒——过滤——再消毒
E.混凝沉淀——过滤——消毒
20.硫酸铝为常用的混凝剂,其特点为(   
A.腐蚀性小,对水质无不良影响,水温低时形成絮状体较松散
B.腐蚀性大,对水质无不良影响,效果一般
C.腐蚀性小,对水质有些影响,水温低时形成絮状体较紧密
D,腐蚀性小,使用不方便,对水质无不良影响
E.腐蚀性小,水温低时形成絮状体较紧密,效果好
21.聚合氯化铝在混凝过程中的特点是(   
A.腐蚀性小,成本低,适宜pH值较宽,形成絮状体慢
B.腐蚀性小,成本低,适宜pH值较宽,形成絮状体快
C.腐蚀性小,成本高,适宜pH值较窄,形成絮状体快
D.腐蚀性小,成本高,适宜pH值较窄,形成絮状体慢
E.腐蚀性小,成本高,适宜pH值低,形成絮状体快
22.饮用水最常用的混凝剂是(   
A.漂白粉
B.硫酸钙
C.硫酸铝
D.臭氧
E.硫代硫酸钠
23.影响过滤效果的因素是(   
A.滤速、进水水质、滤池类型、滤层厚度和粒径
B.滤速、进水水量、滤池类型、滤层厚度和粒径
C.滤速、出水水质、滤池类型、滤层厚度和粒径
D.滤池、出水水量、滤池大小、滤层厚度和粒径
E.滤速、进水水质、滤池大小、滤层厚度和粒径
24.滤池的工作周期为(   
A.清洗期 成熟期过滤期
B.成熟期 过滤期清洗期
C.过滤期 成熟期清洗期
D.过滤期 清洗期成熟期
E.成熟期 清洗期过滤期
25.有效氯是指含氯化合物分子团中氯的价数(   
A.>+1价
B.<一1价
C.>一l价
D.>一2价
E.>一3价
26.氯化消毒剂灭菌的主要作用是(   
A.吞噬作用
B.溶菌作用
C.破坏细菌的生活环境
D.干扰细菌的糖代谢
E.抑制细菌对氧的利用
27.需氯量等于(   
A.加氯量+余氯量
B.加氯量一余氯量
C加氯量×余氯量
D.加氯量÷余氯量
E.加氯量一需氯量
28.HOCl和OCl-杀菌效果比较(   
A.HOCl的杀菌效果与OCl-相同
B.HOCl的杀菌效果比OCl-高80倍
C .HOCl的杀菌效果比OCl-低80倍
D.HOCl的杀菌效果比OCl-高50倍
E.HOCl的杀菌效果比OCl-低50倍
29.评价氯化消毒的简便指标是(   
A.加氯量
B.需氯量
C.余氯量
D.细菌总数
E.大肠菌群
30.氯化消毒饮用水时,杀灭水中细菌以及氧化水中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所消耗的氯量为(   
A.加氯量
B.游离性余氯量
C.化合性余氯量
D.有效氯
E.需氯量
31.下列哪项不是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制定的依据(   
A.毒理学指标
B.感官性状指标和一般化学指标
C.细菌学指标
D.放射性指标
E.流行病学指标
32.当水源受有机物和细菌严重污染时,应选用哪一种消毒法(   
A.普通氯化消毒法
B.氯胺消毒法
C.扎点氯消毒法
D.过量氯消毒法
E.有效氯消毒法
33.饮水消毒常用的化学药剂是(   
A.03
B.KMnO4
C.溴仿
D.碘
E.氯
34.用漂白粉消毒时,可使水的pH值升高,影响消毒效果,其原因是在消毒过程中同时产生(   
A.OCl-
B.HOCl
C.Ca(OH)2    D Ca(OCl)2
E.CaCl2
35.二氧化氯消毒(&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