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
1.土壤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物质组成。
2.土壤______越小,孔隙也越小,其孔隙总容积就越大,容水量也越大。土壤______多,其容水量也大。
3.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土壤污染物种类繁多,主要有三大类,即______、______和______。
5.各种污染物污染土壤的方式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
6.固体废物有多种分类方法,按其化学性质可分为______和______;按其危害状况可分为______和______;欧美许多国家按来源将其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五类。我国从固体废物管理的需要出发,将其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等三类。
7.目前常见的几类“环保型”厕所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8.进入土壤中的化学污染物(如重金属、农药)的转归表现为化学污染物在土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二、名词解释
1.土壤中的背景值
2.土壤对某污染物的环境容量
3.土壤污染
4.土壤自净
5.有机物的腐殖化
6.危险废物
7.白色污染
8.有机农业
三、选择题
1.土壤中元素的本底值是指:( )
A.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
B.任何一处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
C.该地区未受污染的天然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
D.土壤中某种元素的含量
E.土壤表层中各种元素的含量
2.土壤的容水性主要和( A )有关
A.土壤颗粒粒径
B.地面的雨雪水量
C.土壤所含化学元素
D.土壤中空气
E.土壤有机物含量
3.土壤大肠菌值是:( )
A.100g土壤发现的大肠菌群数
B.发现大肠菌的最少土壤克数
C.1g土壤中发现的大肠菌群数
D.发现一个大肠菌群的土壤千克数
E.土壤中大肠菌群数
4.下列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
A.土壤颗粒越小容水性越大
B.土壤颗粒越大渗水性越强
C.土壤颗粒越小毛细管作用越差
D.土壤容水性越大透气性越差
E.土壤颗粒越小比表面越大
5.下列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
A.土壤中的空气组成成分在土壤上层与大气相近似
B.深层土壤中O2减少,CO2增多
C.土壤空气和大气之间经常进行气体交换
D.土壤中空气各种成分的数量与污染程度无关
E.土壤通气性与大气压力有关
6.土壤气型污染的特点之一是:( )
A.污染物主要在土壤深层
B.污染物集中在土壤表层
C.污染物在土壤中均匀分布在各层
D.污染物在土壤中浓度与大气中浓度无关.
E.污染物在土壤中分布不受气象因素影响
7.土壤中有机物的腐殖质化实质是:( )
A.有机物无机化的过程
B.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的过程
C.有机物有机化的过程
D.有机物的有氧分解过程
E.有机物的硝化阶段
8.痛痛病是一种( )
A.职业病
B.公害病
C地方病
D.传染病
E.职业性多发病
9.某地土壤中镉的自然本底值为0.1mg/kg,土壤中镉的卫生标准为1.0mg/kg则该地区土壤镉的环境容量为:( )
A.1.lmg/kg
B.1.0mg/kg
C.0.9mg/kg
D.0.1mg/kg
E.0.1mg/kg~1.1mg/kg
10.土壤污染引起钩端螺旋体病和炭疽病的危害途径是:( )
A.动物-土壤一人
B.人一土壤一人
C.土壤一人
D.动物一人
E.以上都不对
11.寄生虫卵作为评价土壤清洁程度的指标是( )
A.鞭虫卵
B.蛔虫卵
C.血吸虫卵
D.钩虫卵
E.活寄生虫卵
12.引起痛痛病的污染物是:( )
A.汞
B.铬
C.有机磷农药
D.镉
E.铊
13.土壤污染的来源不包括( )
A.大气污染物
B.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
C.固体废弃物
D.化肥及农药的使用
E.地质环境中区域性差异导致土壤中某些元素过高
14.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过多可破坏土壤的自净过程,主要因为:( )
A.影响土壤氧化还原状态
B.影响土壤的环境容量
C.影响土壤的元素含量
D.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正常生活活动
E.以上都对
15.高温堆肥的卫生标准中规定蛔虫卵死亡率为:( )
A.65%~75%
B.75%~85%
C.85%~95%
D.95%~100%
E.80%~95%
16.关于土壤的叙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
A.是人类生活环境的基本因素
B.土壤的构成和性状能影响微小气候
C.土壤污染是水源被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D.土壤中的化学成分可以直接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E.以上都不对
17.天然土壤中存在的致病菌为( )
A.肠道致病菌
B.大肠杆菌
C.破伤风杆菌及肉毒杆菌等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噬菌体
18.含氮有机物进入土壤后进行无机化的第一个阶段是( )
A.硝化作用
B.氧化作用
C.腐殖化作用
D.氨化作用
E.微生物作用
19.多数人认为痛痛病是慢性镉中毒,镉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 )
A.饮水
B.吃鱼
C.蔬菜
D.粮食
E.空气
20.土壤的卫生防护原则不包括( )
A.杀灭土壤中的所有微生物和寄生虫卵
B.实行粪便、垃圾无害化处理
C.对含有毒物的污水进行净化,回收处理
D.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E.治理工业废渣
21.污染的土壤化学性污染来源不包括( )
A.钢铁厂工业废水
B.矿山采掘废水
C.化工厂工业废水
D.屠宰场污水
E.生活污水
22.痛痛病患者主诉疼痛性质多为( )
A.刺痛,活动时加剧
B.刀割样痛,不缓冲
C.间歇样痛,与气候变化无关
D.轻度疼痛,可感受
E.闪电样痛,伴蚁走感
23.判定某地区人群有慢性镉危害,应具备的条件为( )
A.尿镉15μg/g肌苷
B.尿β2微球蛋白1000μg/g肌苷
C.尿NAG酶(DAG酶—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17U/g肌苷
D.出现10%联合反应率
E.包括上述各项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固相;液相;气相
2.颗粒;腐殖质
3.生活污染;工业和交通污染;农业污染
4.化学性污染物;生物性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
5.气型污染;水型污染;固体废弃物型污染
6.有害废物;一般废物;工业固体废物;矿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城市固体废物;放射性固体废物;工矿业固体废物;有害固体废物;城市垃圾
7.循环水型;微生物型;免水冲型
8.迁移;转化;降解;残留
二、名词解释
1.土壤中的背景值:土壤中的背景值,亦称本底值,是指该地区未受污染的天然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
2.土壤对某污染物的环境容量:土壤对某污染物的环境容量是指一定环境单元、一定时间内、在不超过土壤卫生标准的前提下土壤对该污染物能够容纳的最大负荷量。
3.土壤污染:指在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排出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中,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畜健康的现象。
4.土壤自净:是指受污染的土壤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作用,使病原体死灭,各种有害物质转化到无害的程度,土壤可逐渐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这一过程称为土壤自净。
5.有机物的腐殖化:有机物在土壤微生物的参与下不断分解又不断合成,最后变成腐殖质的过程称为有机物的腐殖化。
6.危险废物:是指具有腐蚀性、急性毒性、浸出毒性、反应性、传染性、放射性等一种以上危害特性的废物。
7.白色污染:废旧农用塑料薄膜、包装用的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等用后随意抛弃在环境中,由于这些塑料废弃物大多成白色,因而将其造成的环境污染,称为“白色污染”,亦称白色垃圾。
8.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牲畜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体系。
三、选择题
1.C 2.A 3.B 4.C 5.D 6.B 7.C 8.B 9.C 10.A 11.B 12.D 13.E 14.D 15.D 16.E
17.C 18.D 19.D 20.A 21.D 22.A 23.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