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基础医学 > 文章内容

第七章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2-26 19:40浏览:

一、填空题
1.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流行特征:______、______。
2.影响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流行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碘缺乏病流行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
1.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2.碘缺乏病
3.地方性克汀病
4.地方性氟中毒
5.地方性砷中毒
6.地方性硒中毒
7.克山病
8.大骨节病
三、选择题:
1.引起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废弃物的排放
B.生物性病原体的传播
C.环境中某些元素含量过多
D.环境中某些元素含量过少
E.环境中某些元素含量过多或过少
2.关于判断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不正确的是(   
A.疾病发生有明显的地区性
B.与该地区某种化学元素之间关系密切
C.疾病的发生与地质中某种化学元素之间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
D.受害人群广泛性及是否爆发流行
E.疾病的发生在不同时间、地点、人群中有同样的相关性
3.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A.克山病
B.氟斑牙
C.黑脚病
D.水俣病
E.克汀病
4.下列哪种元素与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发生无关(   
A.P
B.I
C.Se
D.As
E.F
5.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主要是指(   
A.区域内的传染病
B.自然疫源性疾病
C.地质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
D.环境公害病
E.种族遗传性疾病
6.下列哪种方法不适用于防治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A.更换适宜的水源
B.防止环境污染
C.加强营养
D.补充机体缺乏的元素
E.对环境中过多元素进行降解
7.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好发年龄是(   
A.0~10岁
B.15~20岁
C.25~35岁
D.40-50岁
E.55-65岁
8.下列哪一项与地方性甲状腺肿有联系(   
A.深井水
B.河流下游多发
C.青春期发病增加
D.男性患者多
E.家族遗传
9.下列哪一项不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发病机制(   
A.促甲状腺素分泌增加
B.甲状腺素合成减少
C.促使甲状腺增生肥大
D.促甲状腺素分泌减少
E.甲状腺胶质过量分泌
10.目前我国预防碘缺乏病的最主要措施是(   
A.增加食物中碘的比例
B.提倡用碘油
C.多吃海带
D.供给碘化食盐
E.改善居住环境
11.以下哪一项措施对预防碘缺乏病没有作用(   
A.饮水加碘
B.食盐加碘
C.多吃海产品
D.服用促甲状腺激素
E.服用碘剂
12.当人群中尿碘低于多少时,发生克汀病的流行(   
A.25μg/d
B.35μg/d
C.45μg/d
D.55μg/d
E.65μg/d
13.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在无外来含碘的食物下,水碘含量可用于衡量当地居民摄碘量,当饮水碘含量低于多少时,可有碘缺乏病的流行(   
A.∠lμg/L
B.∠5μg/L
C.10μg/L
D.20μg/L
E.50μg/L
14.成人最低生理需碘量约为(   
A.75μg/d
B.100μg/d
C.150μg/d
D.200μg/d
E.250μg/d
15.我国推荐碘供给量为(   
A.100μg/d
B.150μg/d
C.200μg/d
D.300μg/d
E.400μg/d
16.当碘摄入量低于多少时可发生碘缺乏病的流行(   
A.5μg/d
B.20μg/d
C.40μg/d
D.75μg/d
E.150μg/d
17.地方性甲状腺肿发病率逐渐下降的年龄为(   
A.1~10岁
B.15~20岁 C .25~35岁
D.40岁以后
E.50岁以后
18.缺碘所致甲状腺肿的机制是(   
A.甲状腺对碘的浓集能力下降
B.妨碍酪氨酸的氧化,使甲状腺素合成减少
C.促使碘从甲状腺中排出增加
D.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使血浆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
E.抑制甲状腺对碘的吸收利用能力,使甲状腺素合成减少
19.预防人群碘缺乏病的最方便而实用的措施是(   
A.在食盐中加入碘化钾或碘酸钾
B.在食用油中加入碘盐
C.消除其他致甲状腺肿的物质
D.净化或更换水源
E.服用含碘药物
20.碘缺乏病可对人体产生的多种危害之中不包括(   
A.胎儿早产、死产
B.单纯性聋哑
C.视野缩小
D.甲状腺肿
E.克汀病
21.碘缺乏病的流行特征,不正确的是(   
A.山区患病率高于平原
B.内陆患病率高于沿海
C.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
D.青春期发病率高
E.男性多于女性
22.碘缺乏病患病率特点是(   
A.山区>丘陵>平原
B.山区>平原>丘陵
C.丘陵>山区>平原
D.丘陵>平原>山区
E.以上都不对
23.下列关于氟中毒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发病与性别无关
B.氟斑牙多见于乳牙
C.患氟斑牙不一定伴氟骨症
D.氟骨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E.氟骨症多发病于10岁以后
24.地方性氟中毒主要是由于哪种因素引起的(   
A.食物氟含量过高
B.土壤中氟含量过高
C.饮水氟含量过高
D.饮水氟含量过低
E.维生素A和钙缺乏
25.地方性氟中毒的发生一般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   
A.妇女生育、授乳
B.性别
C.饮水含氟量
D.年龄
E.营养不良
26.地方性氟病发病明显增加一般在(   
A.6岁以后
B.16岁以后
C.26岁以后
D.36岁以后
E.46岁以后
27.地方性氟病的预防主要是(   
A.改水
B.饮水加除氟剂
C.种植吸氟植物
D.食物除氟
E.治疗氟斑牙
28.下列关于氟中毒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发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B.氟斑牙多见于恒牙
C.从非病区搬人的居民比当地居民易患病
D.随年龄增加患氟骨症的病人增多
E.氟骨症多见于16岁以后的成年人
29.在下列成土母岩中,含砷化物较高的岩石是(   
A.火成岩
B.页岩
C.花岗岩
D.冰晶岩
E.云母
30.在消化道内吸收率较高、吸收速度较快的砷是(   
A.5价砷
B.3价砷
C.一甲基胂
D.二甲基胂
E.三甲基胂
31.吸收入血的砷化物与下列哪种物质结合能力较强(   
A.羟基
B.甲基
C.巯基
D.二甲基
E.羧基
32.吸收入血5价砷最易蓄积的组织是(   
A.神经组织
B.脂肪组织
C.结缔组织
D.肝、肾、肺、脾
E.骨组织
33.3价砷在机体内蓄积量较高的组织是(   
A.肝脏
B.毛发、皮肤
C.肺、脾
D.肠、胃
E.肾脏
34.由于肝肠循环的存在,经胆汁排泄的砷被门静脉重吸收率为(   
A.10%
B.20%
C.25%
D.30%
E.35%
35.下列哪种症状不是慢性砷中毒的特异性表现(   
A.皮肤色素代谢异常
B.掌跖部皮肤角化
C.末梢神经炎
D.乌脚病
E.麻痹性震颤
36.对慢性砷中毒病人有效的解毒剂是(   
A.硫代硫酸钠
B.依地酸二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