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基础医学 > 文章内容

卫生统计学综合测试卷二及答案-2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09-11-12 21:49浏览:

三、简答题
1.举例简述同质与变异的概念。
答:参考p6
2.简要说明简单相关系数、复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的意义。
答:答:线性相关系数P207P244P247
3.表 2 是两地某病的患病资料。
2 两地某病的患病资料
甲地                             乙地
检查人数患者患病率() 检查人数患者患病率()
    52563  6879    13.09    25634 2536     9.89
    12365   3689    29.83    46892 12569   26.80
合计   64928 10568    16.28    72526 15105   20.83
某研究者认为乙地总患病率为20.83‰,高于甲地的 16.28,乙地某病患病严重,你是否同意该研究者的意见,为什么?(不用计算)
答:标准化法,检验
4.对 202 份住院患者痰标本分别用荧光法与浮游集菌法检查抗酸杆菌结果如表 3请列出对此资料作统计分析的方案(不必计算)。
3 荧光法与浮游集菌法检查抗酸杆菌结果
浮游集菌法合计
荧光法   +     -
+    49    25   74
-    21   107   128
合计   70   132   202
答:P215
5.对于服从正态分布的资料,若用非参数统计方法作分析,对分析结果会有何影响?
答:降低检验效能
669 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EBV-VCA-IgG 抗体滴度的分布见下表。如何对该资料进行统计描述,请写出分析步骤,并对其意义进行解释。(不用计算)
抗体滴度(T) 1:10 1:20 1:40 1:80 1:160 1:320 1:640 1:1280
    (f)   4    3    10    10    11     15    14     2
答:求几何均数
7.在一次吸烟习惯的调查中,问题 1:是否吸烟?问题 2:你吸烟频繁吗?(无、偶尔、有时、经常)问题 3:你在昨天吸了多少支烟?
问:调查这3个问题所得的资料各属哪种统计资料类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各有何优缺点?
答:1.无序分类,2.有序分类,3.定量资料同一问题从三个不同的侧面考虑得到不同类型的变量,可按定量、有序、无序次序转换,但不可逆转换,对定量资料用分类变量的方法或有序分类按无序分类的方法都将降低检验效能。
8.作两组比较的 t 检验,结论拒绝 H0 时,是否证明了两总体均数不同,为什么?
答:依现有的样本资料,可以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因为按照小概率事件原理,在一次实验中小概率事件不可能发生。
9.甲乙两医院乳腺癌手术后的 5 年生存率资料如下:
伴腋下淋        甲医院                  乙医院
巴结转移病例数生存数生存率(%) 病例数生存数生存率(%)
      45     35    77.77      300    215    71.67
     710     450   63.38       83     42    50.60
    755     485   64.24      383    257    67.10
问:是否甲医院的生存率较低?为什么?可用什么统计方法进一步分析?
答:不能认为甲医院生存率较低,因为两医院患者组成的内部构成比不同,应对其进行标准化,然后进行假设检验。
10.请指出非参数检验与参数检验相比的优、缺点。
答:参数检验
优点:能充分利用提供的信息,统计分析的效率较高。
缺点:对样本所对应的总体分布有比较严格的要求,这样就限制了它的适用范围。
非参数检验
优点:(1)对总体分布未做出任何假定,因此适用于任何分布的资料。如严重偏态分布、分布不明的资料、等级资料或末端无确定数值的资料。(2)易于收集资料、统计分析比较简便
缺点:不直接分析原始测量值,从而有可能会降低它的检验效率。
满足参数检验要求的资料分析时应首选参数检验方法。
不满足参数检验要求的资料应选非参数检验
四、计算与分析题
1.为研究国产新药阿卡波糖胶囊的降血糖效果,某医院用 40 II 型糖尿病病人进行同期随机对照试验。试验者将这些病人随机等分到试验组(用阿卡波糖胶囊)和对照组(用拜唐苹胶囊),分别测得试验开始前和8周后的空腹血糖,算得空腹血糖下降值见下表。
试验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下降值(mmol/L)
试验组X1 -0.70 -5.60 2.00 2.80 0.70 3.50 4.00 5.80 7.10 -0.50
(n1=20) 2.50 -1.60 1.70 3.00 0.40 4.50 4.60 2.50 6.00 -1.40
对照组X2 3.70 6.50   5.00 5.20 0.80 0.20 0.60 3.40 6.60 -1.10
(n2=20) 6.00 3.80 2.00 1.60 2.00   2.20 1.20 3.10 1.70 -2.00
如何对该资料做统计分析?请写出详细的分析计划(不用做具体计算)。
答:此资料属成组资料t检验 n1=n2=20
2.马加爵事件之后,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状况再度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心理量表是综合评价个体心理素质的有效工具,某医师利用获得同行认可的量表对综合性大学里攻击型人格障碍的发生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攻击型人格
学习成绩    调查数发生数
优良      800     30
中等及以下 1000    44
     1800    74
试回答下述问题(涉及的计算,只需列出计算式,不必算出结果):
1)按学习成绩划分的两组大学生,攻击型人格障碍的发生率各为多少?
2)该研究属于两独立样本设计,还是配对设计?
3)不同学习成绩的大学生,攻击型人格障碍的发生率水平是否相同?(要求列出四格表,写出假设检验的过程及分析步骤)
答:1.率1=30/800*100% 2=44/1000*100%
2.属于两独立样本设计
3770    30
956    44
3.每个空气样品同时用两种方法测定 CS2 的含量(mg/m 3 ,非正态)如下,试比较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差别(要求计算出结果,并写出完整的步骤)。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方法 40.7 4.4 38.8 45.2 1.3 20.5 2.8 4.4 5.6 1.0
乙方法 50.0 4.4 40.0 42.2 3.3 22.5 4.8 4.4 5.0 4.0
参考界值:n=8 T0.05=3n=10 T0.05=8
答:差:-9.3   0   -1.2   3    -2    -2    -2   0   0.6 -3
秩: -8       -2   6.5 -4   -4    -4         1   -6.5
T+=7.5 T-=28.5 T=T+>T0.05=3 无差别
4.举例论述假设检验的步骤与基本思想(每一步骤的意义)。
5.“泼尼松、环磷酰胺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文章中有如下叙述:某医院近十年来先后用泼尼松(1965-1970)(P)及泼尼松合并环磷酰胺(1971-1975)(P+C)治疗肾病综合征,并进行了较长期的随访。将病例资料较完整者各15例进行总结对比。泼尼松组平均病程较长,泼尼松合并环磷酰胺组肾功能损害较多;此外两组病情无其它重要区别,见下表(摘抄)。综合比较两组疗效,P+C组缓解率比P组高,且保持时间长。
两组病例临床资料对比
性别     平均年龄   平均病程   肾功能损害
组别               ()      ()       (例数)
P      7    8      33.2±2.8   14.5±10.8       6
P+C    13   2      29.1±2.5    5.2±5.6        11
请讨论:上述设计存在什么问题?为什么?其原因是什么?
答:在年龄和性别两方面两组的内部构成都可能不同,不具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