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特点
一、调查研究的特点
研究过程中没有人为的施加干预措施,而是客观地观察记录某些现象的现状及其相关特征;
在调查中,欲研究的现象及其相关特征(包括研究因素和非研究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不能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来平衡或消除非研究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这是调查研究区别于实验研究的重要特征;
混杂因素的控制常借助于标准化法、分层分析、多因素统计分析等方法;
调查研究多采用问卷(questionnaire)调查,容易产生误差和偏倚,应特别注意设计技巧和质量控制;
二、调查设计的主要用途
调查设计又称为横断面研究或横断面调查或现况研究,用于了解某一特定时间横断面上特定人群中疾病或卫生事件的分布情况。
第二节 调查设计的基本原则与内容
一、明确调查目的并将其具体化到指标。
明确调查目的是调查研究各个环节中最核心的问题。确定调查目的时应注意是要了解总体参数还是研究相关联系。指标要精选,尽量用客观、灵敏、精确的定量指标。
二、确定调查对象和观察单位。
根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即要确定调查总体及其同质范围,观察单位可为人、物、群体、地区等。
三、确定并选择调查方法
根据调查目的和要求确定并选择调查方法,有以下几种:
1.普查(overall survey):对总体中所有的观察单位进行调查,一般用于了解总体在某一特定“时点”上的情况,如年中人口数、时点患病率。在医学领域的适用范围是:①发病率较高的疾病;②具有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的检查或诊断方法;③普查方法便于操作、易于接受;④具有实施条件。
2.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是医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随机抽样(random sampling)方法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具代表性的观察单位组成的样本进行调查,然后根据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常用的抽样方法见第三节。
3.典型调查(typical survey):亦称案例调查。即对事物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有目的选择典型的人和单位进行调查。如调查几个卫生先进或后进单位,用于总结经验教训。
此外,流行病学中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也属于调查研究的范畴。
四、确定样本含量
详见第13章“试验设计”和有关的流行病学书籍。
五、确定资料的搜集方式
1.直接观察法:直接观察、检查、测量。
2.采访法:调查者直接或间接与被调查者交谈,又分访谈、信访和开调查会三种。
六、确定观察指标
结合调查的实际问题,将调查目的转化为具体的调查指标。
七、拟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根据调查目的拟定预期分析指标(项目),按逻辑顺序列成表格即是调查表。
1.调查表和问卷的一般结构
(1)说明部分:主要说明调查目的。
(2)填写说明:详细说明填写表格的要求。
(3)核查项目:指与调查目的无关,不向调查对象询问的质量控制项目,如调查员姓名、调查日期、复核结果、未调查原因等。
(4)调查项目:一般包括背景资料、人口学项目、研究项目三部分内容。其中研究项目是调查的核心内容。
2.问题的形式
开放式问题:对问题答案不加限制,由调查对象对问题自由回答。
封闭式问题:根据问题可能的答案,提出两个或多个固定答案供调查对象选择。
3.问题设计的一般原则
(1)尽量避免医学专业术语
(2)避免混淆
(3)避免双重问题
(4)避免诱导或强制
(5)问题应适合全部调查对象并符合逻辑
(6)涉及敏感问题(sensitive question)应采用特殊调查技术进行调查。
八、制定调查的组织计划
包括组织领导、时间进度、分工与联系、经费预算等。
九、整理、分析计划的制定
1.资料核查
2.设计分组
3.数据的计算机录入
4.拟定整理表和分析表
5.归纳汇总
6.统计分法(方法选择)
第三节 常用的抽样方法
一、单纯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
将调查总体全部观察单位编号,再用抽签法或随机数字表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组成样本。
优点:操作简单,均数、率及相应的标准误计算简单。
缺点:总体较大时,难以一一编号。
二、系统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
又称机械抽样、等距抽样,即先将总体的观察单位按某一顺序号分成n个部分,再从第一部分随机抽取第k号观察单位,依次用相等间距,从每一部分各抽取一个观察单位组成样本。
优点:易于理解、简便易行。
缺点:总体有周期或增减趋势时,易产生偏性。
三、整群抽样(cluster sampling)
总体分群,再随机抽取几个群组成样本,群内全部调查。
优点:便于组织、节省经费。
缺点:抽样误差大于单纯随机抽样。
四、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
先按对观察指标影响较大的某种特征,将总体分为若干个类别,再从每一层内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观察单位,合起来组成样本。有按比例分配和最优分配两种方案。
优点:样本代表性好,抽样误差减少。
以上四种基本抽样方法都属单阶段抽样,实际应用中常根据实际情况将整个抽样过程分为若干阶段来进行,称为多阶段抽样。
各种抽样方法的抽样误差一般是:整群抽样≥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
第四节 调查的质量控制
设计阶段
1.正确划分调查范围。
2.尽量选取客观、明确的指标。
3.明确定义调查项目。
4.正确设置调查问题。
5.合理选择调查方式。
二、资料搜集、整理与分析阶段
1.严格选择和培训调查员。
2.广泛宣传,争取调查对象的配合,提高应答率。
3.严格资料清理和检查,及时发现和更正错误。
4.评价调查治疗的效度和信度。效度是指调查工具对所调查对象测量的有效程度或准确度(真实性),即调查结果能否反映调查对象的真实情况;信度则是调查工具对所调查对象测量的可靠程度(可靠性),即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