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病例对照研究
一、教学时间:2学时
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研究类型、优点及局限性;
2.掌握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步骤及资料的分析方法;
3.熟悉病例对照研究常见的偏倚及控制。
三、教学内容
1.病例对照研究、匹配与匹配过度的概念;
2.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选择病例和对照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
3.病例对照研究决定样本大小的条件和方法;资料的分析方法;OR值及其可信区间的计算;
4.病例对照研究常见的偏倚、病例对照研究的主要优缺点。
第七章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偏倚
一、教学时间:2学时
二、目的和要求
1.掌握选择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因素的概念及种类;
2.熟悉常见偏倚的控制方法。
三、教学内容
1.选择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因素、回忆偏倚、测量偏倚、排除偏倚、入院率偏倚、易感性偏倚、奈曼偏倚、伯克森偏倚等概念;
2.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的种类;
3.常见偏倚的控制方法。
第八章 传染病流行病学
一、教学时间:2学时
二、目的和要求
1.掌握流行过程、传染源、病原携带者、传播途径、医源性传播、垂直传播、人群易感性、疫源地、暴发调查的概念;
2.掌握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
3.熟悉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暴发调查的方法;
4.了解21世纪传染病的新动向。
三、教学内容
1.传染源的概念、种类及传染病病程各期作为传染源的意义,病原携带者的概念、种类及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的概念、种类及各种传播途径的传播方式和流行特点;
3.人群易感性的概念及影响易感性升高和降低的因素;疫源地、流行过程的概念及疫源地消灭的条件;
4.21世纪传染病的新动向;
5.传染病的暴发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