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基础医学 > 文章内容

流行病学教学大纲六(14章)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09-09-27 21:59浏览:

第十四章 药物不良反应
一、教学时间:2学时
二、目的和内容
1.掌握药物不良反应的概念;
2.熟悉影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发展的因素;
3.了解药物不良反应的判断和测量指标以及监测。
三、教学内容
1.药物不良反应的概念和分类、研究历史、危害以及人群分布特征;
2.影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发展的因素;
3.药物不良反应的判断和测量指标;
4.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
补充1 伤害流行病学
一、教学时间:2学时
二、目的和内容
1.掌握伤害流行病学的概念;
2.掌握伤害的测量指标和伤害预防的四项干预措施;
3.熟悉伤害的定义、分类以及机动车伤害、跌倒、溺水和自杀的预防措施;
4.了解伤害的主要危害特点、分布、伤害危险因素的研究方法和监测以及Haddon伤害预防的十大策略和伤害防治的Haddon模型。
三、教学内容
1.伤害的概念、分类和分布特征;
2.伤害流行病学的概念、研究目的和特点;
3.伤害的测量指标、原因和影响因素;
4.伤害的监测和预防。
补充2 性病/艾滋病防制
一、教学时间:2学时
二、目的和内容
1.掌握性传播性疾病和艾滋病的概念;
2.熟悉性传播性疾病的分类、HIV感染人体后的分期、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以及艾滋病预防方法;
3.了解艾滋病病毒、艾滋病在我国的传播情况和发展阶段、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易于造成HIV性传播的高危行为以及艾滋病的主要流行地区。
三、教学内容
1.性传播性疾病的概念和分类、艾滋病的定义、发现和艾滋病病毒;
2HIV的存在形式及理化性质、HIV感染人体后的分期;
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以及艾滋病预防方法;
4.艾滋病在我国的传播情况和发展阶段、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易于造成HIV性传播的高危行为以及艾滋病的主要流行地区和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