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病例对照研究
2.匹配
3.入院率偏倚
4.匹配过度
5.分层分析
6.OR
二、选择题
1.在吸烟与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如果对照组中选人过多的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可能会
A.高估RR值
B.高估OR值
C.低估RR值
D.低估OR值
E.对结果影响不大
2.假如某因素与某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的OR值为0.3(P<0.01),最可能的解释是
A.该因素与该病无关联
B.该因素可能是该病的保护因素
C.该因素可能是该病的致病因素
D.该因素可能是该病的致病因素,但作用不大
E.该因素不是该病的致病因素
3.病例对照研究的缺点是
A.不适于研究发病率低的疾病
B.选择合适的病例与对照困难
C.不能判定某因素与疾病的可能因果关系
D.很难避免某些偏倚的发生
E.不适于对一种疾病的多种病因进行同时研究
4.选择100例新诊断的结肠癌病例与200例需做整形手术的病人进行饮酒史的比较,探讨饮酒与结肠癌的关系,这样的研究设计属
A.病例对照研究
B.队列研究
C.临床试验
D.现况调查
E.筛检试验
5.在估计病例对照研究的样本含量时,不需要下列哪项参数?
A.对照组暴露率
B.OR值
C.α值
D.值
E.x2值
6.在探索年轻女性阴道腺癌发病危险因素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匹配的条件应包括
A.患者母亲年龄
B.患者母亲孕期阴道出血史
C.患者母亲孕期照射过X线
D.患者母亲孕期用药情况
E.阴道腺癌患者的出生时间
7.以下哪项不属于控制病例对照研究混杂偏倚的措施?
A.采用匹配方式选择对照
B.使调查员不知道研究的假设
C.选择对照组时尽量使其年龄、性别的构成与病例组保持一致
D.分层分析法计算OR值
E.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8.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设计是为了控制哪种偏倚?
A.选择偏倚
B.错分偏倚
C.回忆偏倚
D.失访偏倚
E.混杂偏倚
9.病例对照研究的性质是
A.回顾性研究
B.前瞻性研究
C.横断面研究
D.描述性研究
E.干预性研究
10.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吸烟与许多疾病有关,但与肺癌的联系中,只与肺癌中的鳞状腺癌的联系有统计学意义。这种情况属于
A.虚假的联系
B.间接的联系
C.联系的普遍性
D.联系的特异性
E.剂量反应关系
11.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与对照选择的基本原则是
A.病例组应是医院中确诊的所研究疾病的病例
B.病例组应是具有危险因素暴露史者
C.对照组应是不患其他疾病的健康人
D.对照组应是无危险因素暴露史者
E.病例与对照均不考虑是否有危险因素暴露史
12.以下哪项不属于病例对照研究特点?
A.是在疾病发生后进行的
B.研究对象是按有无患有所研究的疾病分成病例组和对照组
C.所研究因素的暴露情况常常是通过研究对象的回忆获得的
D.该研究可通过两组间发病率的比值计算OR值
E.从因果关系的角度看,该研究属于“由果推因”的研究方法
13.以医院为基础的吸烟与冠心病的病例对照研究中,错误做法是
A.可在多个医院选择病例
B.可在病例同一科室中选择对照
C.可在社区人群中选择对照
D.性别、年龄常起混杂作用,可作为匹配条件
E.对于饮酒与喝茶所起的作用,可做分层分析
14.心肌梗死与吸烟的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中,100例心肌梗死患者中,50例有吸烟的历史,而在200个未患该病的对照中,也有50个有吸烟史。那么,该研究中,暴露于吸烟的OR值为
A.1.0
B.1.5
C.2.0
D.3.0
E.5.0
15.一位医师选择了100名被诊断为新生儿黄疸的儿童和同期住院的100名非黄疸儿童,然后调查他们母亲的产科记录和分娩记录,以探索有关产前和围生期新生儿黄疸的危险因素。该研究属于
A.现况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
D.诊断试验
E.临床试验
16.在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中,有时因为病例较难获得,为了增加研究的效率常用l:M匹配。M的取值一般不超过
A.2
B.3
C.4
D.5
E.6
问题17~19:选择最合适的计算式
A.80/150
B.20/280
C.20/300
D.(80×280)/(20×70)
E.(80×100)/(70×350)
17.一项食管腺癌发病危险因素的成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在150例病例组中80例有慢性胃灼热,而300例对照组中20例有慢性胃灼热,请问病例组慢性胃灼热的暴露率为
18.对照组慢性胃灼热的暴露率为
19.慢性胃灼热的OR值为
问题20—22:在进行下述这些疾病的研究时,选择病例对照研究的最大优越性在于
A.适宜进行少见疾病的研究
B.适宜进行慢性疾病的研究
C.暴露与疾病间的时间关系较为明确
D.能直接估计暴露人群的危险性
E.能快速得出初步的结论从而制定应急措施
20.细菌性痢疾爆发的危险因素调查
21.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调查
22.吸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发生危险的研究
问题23~24:选择最合适的描述术语
A.混杂
B.随机误差
C.系统误差
D.回忆偏倚
E.选择偏倚
23.在一项关于“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与环境中吸烟暴露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选自死亡登记处,对照抽样选自参加一项医疗保险的注册者,可能会产生
24.研究中,死于SIDS的婴儿父母比对照组父母更可能高估其婴儿在环境中的吸烟暴露史,因此可能产生
三、简答题
1.病例对照研究有哪些优缺点?
2.简述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
3.病例对照研究中,如何选择病例组和对照组?
4.病例对照研究中有哪些常见的偏倚?如何控制?
5.举例说明什么是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四、论述题
2001年1月~12月,在西安市某口腔医院门诊进行了一项关于“吸烟与口腔粘膜白斑病之间关系”的配比病例对照研究。对照选自该口腔医院门诊的非口腔粘膜白斑病就诊者,如:镶牙、补牙、洁牙、牙周炎等患者。病例和对照的配比条件:同性别,年龄相差在2岁以内,西安市居民,并且近10年来一直居住在该市。结果为:病例与对照均吸烟者共45对;均不吸烟者20对;病例吸烟而对照不吸烟者共25对;病例不吸烟而对照吸烟者共10对。
(1)如何分析吸烟与口腔粘膜白斑病之间有无关联?
(2)如何计算和解释关联强度?
(3)根据这一研究结果,如何下结论?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病例对照研究 指选择一组患研究疾病的病人与一组无此病的对照,调查其发病前对某个(些)因素的暴露状况,比较两组中暴露率和暴露水平的差异,以研究该疾病与这个(些)因素的关系。
2.匹配 每个病例选择一个或几个对照,使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如年龄、性别等)方面与其相配的病例相同或基本相同。匹配可提高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可比性,并能控制某些混杂因素。
3.入院率偏倚 当选择医院的病人作为病例或对照时,由于病例只是该医院的特定病例,对照是该医院的某一部分患其他疾病的病人,可能因种种原因具有不同疾病的人入院率有所不同,因此而产生的偏倚。
4.匹配过度 就是将一些被研究因素或者因果链的中间变量,或者将一些不必匹配的因素作为匹配因素,而造成得不出研究结果(如将被研究因素作为匹配因素),或者真实的结果被歪曲(如将与被研究因素密切相关的中间变量作为匹配因素),或浪费工作量(如将不必匹配因素作匹配)。
5.分层分析 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和资料分析时,为了控制混杂因素的影响和检测效应修饰作用,可根据某特征把研究对象分成几个亚组(层),例如按年龄段分层,或按吸烟与否分层研究大气污染和肺癌的关系等。
6.OR 指病例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除以对照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可反映暴露者患某种疾病的危险性是无暴露者危险性的倍数。是表达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的重要指标。
二、选择题
1.D 2.B 3.D 4.A 5.E 6.E 7.B 8.E 9.A 10.D 11.E 12.D 13.B 14.D 15.B 16.C
17.A 18.D 19.E 20.A 21.B 22.E 23.D 24.B
三、简答题
1.病例对照研究有哪些优缺点?
优点:病例对照研究所需样本量小,病例易获取,因此工作量相对小,所需人力、物力较少,易于进行,出结果快;可以同时对一种疾病的多种病因进行研究;适合于对病因复杂、发病率低、潜伏期长的疾病进行研究;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对治疗措施的疗效与副作用做出初步的评价。
缺点:易出现回忆偏倚;外部变量的控制可能不完全,混杂因素不好控制;选择对象时易出现选择性偏倚;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先后难以判断;没有办法确定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疾病的发病率;不适于研究人群中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因为需要很大的样本量。此外,不能计算暴露与无暴露人群的发病率,只能计算OR。
2.简述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
(1)在疾病发生后进行,研究时疾病已经发生;
(2)研究对象按发病与否分成病例组与对照组;
(3)被研究因素的暴露状况,是回顾性获得;
(4)若按因果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已发生,由果推因;
(5)根据两组暴露率或暴露水平的比较分析暴露与疾病的联系。
3.病例对照研究中,如何选择病例组和对照组?
(1)病例组的选择
诊断要可靠,尽量使用金标准;被选择的病例必须具有暴露于调查因素(可疑病因)的可能性;此外,应尽量选择确诊的新病例。来源为被研究的总体人群中的全部病例或者随机样本人群中的全部病例;或医院住院或门诊病例一个时期内符合要求的连续病例。
(2)对照组的选择
对照候选对象必须来自产生病例的总体。即对照一旦发生所研究的疾病,将成为病例组的研究对象。可以选择研究的总体人群或抽样人群中具代表性的非病例;医院中其他疾病的病人;亲属、邻居、同事、同学等。同时还应注意对照不患有与所研究疾病有相同已知病因的疾病。
4.病例对照研究中有哪些常见的偏倚?如何控制:
(1)选择偏倚:由于选择的研究对象不能代表总体人群而产生。控制选择偏倚的方法,主要是合理地选择病例与对照。若不能从整个总体人群中选择所有或绝大多数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则应尽可能地从各类医院中选取病例,从多科室多病种选择对照。
(2)信息偏倚:主要有回忆偏倚,其是病例对照研究的主要弱点,很难避免。但某些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回忆偏倚的大小。例如对同一个被调查者可前后多次询问,或者由不同的调查员询问,然后比较其结果。
(3)混杂偏倚:病例对照研究常遇到很多混杂因素,其可能掩盖或夸大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联系,从而使两者间的真正联系被错误的估计。控制的方法有三:①用匹配法进行研究,将混杂因素作为匹配因素;②分析时,用分层分析法,按混杂因素进行分层;③进行多因素分析。
5.举例说明什么是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某年春季,在某地女性青年中发生了上百例的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SS)病例,其中绝大多数发生在她们的月经期。该病既往在该地十分罕见。调查者询问了其中50例TSS病例发病前1个月卫生用品的使用情况和品牌;同时又让每例患者各自提供3名无TSS的女性朋友,进行同样问题的调查。结果发现TSS病例比她们的朋友更多地在月经期间使用某一品牌的月经棉。该年9月份市场上禁销该品牌月经棉后,TSS的发生率明显下降。这种研究方法就是病例对照研究。
四、论述题
(1)吸烟与口腔粘膜白斑病之间有无关联分析:
χ2=
,P<0.05
结果表明,吸烟与口腔粘膜白斑病之间有关联。
(2)计算和解释关联强度:
OR=c/b=25/10=2.5
OR的95%可信限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