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要求】
1.掌握生物氧化、氧化磷酸化的概念,线粒体呼吸链的组成、排列顺序、种类,氧化磷酸化的偶链部位,胞液中NADH的氧化。
2.熟悉氧化磷酸化的基本过程、影响因素及其调节,P/O,ATP的生成和利用。
3.了解生物氧化的概念、特点及方式,氧化磷酸化偶联机理,其他氧化体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成ATP的氧化体系
1.呼吸链:组成,排列顺序,
2.氧化磷酸化:概念,P/O,偶联部位,偶联机制-化学渗透假说。
3.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呼吸链抑制剂、解偶联剂、氧化磷酸化抑制剂,ADP的调节作用,甲状腺激素,线粒体DNA突变。
4.ATP:高能磷酸键,常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生物体内能量的储存和利用。
5.通过线粒体内膜的物质转运:线粒体内膜的主要转运蛋白,胞浆中NADH的氧化-α-磷酸甘油穿梭、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腺苷酸转运蛋白。
第二节其他氧化体系
1.需氧脱氢酶和氧化酶。
2.过氧化物酶体中的酶类: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
3.超氧物歧化酶。
4.微粒体中的酶类:加单氧酶、加双氧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
【授课学时】4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