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蠕虫学——绦虫
绦虫概论
(一)主要教学内容:
1.绦虫在动物界的地位;
2.形态特征:外形,头节,颈部,链体(幼节,成节,孕节);
3.生活史:圆叶目和假叶目的区别;
4.重要虫种。
(二)主要教学要求:
1.掌握绦虫一般形态特点;
2.掌握圆叶目绦虫和假叶目绦虫的主要区别;
3.了解绦虫的分类地位、成虫内部结构;
4.了解重要虫种。
(三)教学方法:
课堂授时:0.5学时;应用多媒体幻灯等教具。
链状带绦虫
(一)主要教学内容:
1.形态特点:成虫头节、成节及孕节结构;囊尾蚴及带绦虫卵特点;
2.生活史:寄生部位,突出囊尾蚴可寄生于人体,孕节排出情况,人和猪的感染情况,囊虫病的感染方式;
3.致病:肠绦虫病,囊虫病;
4.诊断:绦虫病,囊虫病;
5.流行及防治。
(二)主要教学要求:
1.掌握猪带绦虫成虫、囊尾蚴及带绦虫卵形态特点;
2.掌握生活史特点;
3.掌握绦虫病和囊虫病的致病机理;
4.了解绦虫病和囊虫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5.了解流行及防治。
(三)教学方法:
课堂授时:0.5学时;应用多媒体幻灯等教具。
肥胖带绦虫
(一)主要教学内容:
1.形态:与链状带绦虫比较区别;
2.生活史:与链状带绦虫比较,注意孕节排出情况;
3.致病、诊断、流行及防治。
(二)主要教学要求:
1.掌握形态、生活史、致病和链状带绦虫的异同点;
2.了解诊断、流行及防治情况。
(三)教学方法:
课堂授时:0.5学时;应用多媒体幻灯等教具。
细粒棘球绦虫
(一)主要教学内容:
1.成虫及棘球蚴的形态特征;
2.生活史过程;
3.致病机理;
4.诊断、流行及防治原则。
(二)主要教学要求:
1.掌握棘球蚴的形态特点;
2.掌握棘球蚴的致病机理;
3.了解成虫形态、生活史、诊断、流行及防治原则。
(三)教学方法:
课堂授时:1学时;应用多媒体幻灯等教具。
曼氏迭宫绦虫
(一)主要教学内容:
1.成虫及裂头蚴的形态特征;
2.生活史特点;
3.裂头蚴致病情况;
4.流行及防治。
(二)主要教学要求:
1.掌握裂头蚴形态特征;
2.掌握裂头蚴致病情况;
3.了解生活史、流行及防治。
(三)教学方法:
课堂授时:1学时;应用多媒体幻灯等教具。
原虫概论
(一)主要教学内容:
1. 原虫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点;
2. 原虫的生活史类型:人际传播型,循环传播型,虫媒传播型;
3. 医学原虫的致病特点;
4. 医学原虫的分类及其常见种类。
(二)主要教学要求:
了解医学原虫的形态、生理特点及常见种类和医学原虫的生活史类型及致病特点。
(三)教学方法:
课堂授时:0.5学时;应用多媒体幻灯等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