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基础医学 > 文章内容

人体寄生虫学要点解析——节肢动物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09-08-20 08:05浏览:

人体寄生虫学要点解析——节肢动物
  与检验医学有关的医学节肢动物
 
  (一)蝇蛆(maggot)
 
  【要点解析】
 
  1.生活史
 
  蝇为全变态发育。除少数蝇类直接产幼虫外,大多数雌蝇产卵,卵孵化出幼虫(俗称蛆)。后者在干松的泥土内化蛹,并羽化为成蝇。蝇也可在人体组织或腔道内产卵或幼虫,引起蝇蛆病(myiasis)。
 
 
  2.要点
 
  (1)蝇为完全变态昆虫。生活史有卵、幼虫、蛹和成虫4期。多数蝇种产卵,有些蝇种直接产幼虫。
 
  (2)蝇类孳生物(地)可分为人粪类、畜禽粪类、腐败的动物质类、腐败的植物质类和垃圾类5类。非吸血蝇类多数种类以腐败的动植物、人和动物的食物、排泄物、分泌物和脓血等为食。蝇取食频繁,且边吐、边吸、边排粪。
 
  (3)蝇可机械性传播传播某些消化道、呼吸道、眼以及皮肤等疾病。某些蝇类可致蝇蛆病。按寄生部位分为皮肤蝇蛆病、眼蝇蛆病、胃肠道蝇蛆病、耳、鼻、咽和口腔蝇蛆病、泌尿生殖道蝇蛆病、创伤蝇蛆病和吸血蝇蛆等。
 
  (4)蝇蛆病的诊断可自创伤组织或排泄物中取出蝇蛆,根据特征作出诊断,也可根据后气门形态鉴定蝇种类。
 
  (二)潜蚤(Tunga)
 
  【要点解析】
 
  1.生活史
 
  潜蚤生活史为全变态。雄蚤吸血后离开宿主生活,雌蚤则整个身体钻入宿主皮下,营永久性寄生生活。
 
  2.要点雄蚤吸血后离开宿主生活,雌蚤则整个身体钻入宿主皮下,营永久性寄生生活。患者来自疫区或有疫区居住史,有赤足行走于潜蚤污染的土地史,好发于踝、足、跖、肛门、外生殖器处。甲褶处感染应与急性甲沟炎相区别。
 
  (三)虱(louse)
 
  【要点解析】
 
  1.生活史
 
 
  2.要点
 
  (1)虱的发育为不完全变态,生活史有卵、若虫和成虫3期。由卵发育为成虫约需18~25d。人虱寿命约为20~30d,耻阴虱寿命稍短。
 
  (2)卵粘附在毛发或衣物纤维上。
 
  (3)虱若虫和雌、雄成虫都仅嗜吸人血。常边吸血边排粪。
 
  (4)虱对温度和湿度都极其敏感,怕热、怕湿又怕冷。
 
  (5)人头虱寄生在头发间,人体虱生活在内衣缝隙中,耻阴虱寄生于阴毛根部。
 
  (6)虱可传播流行性斑疹伤寒(epidemictyphus)和虱媒回归热(louse-bornerelapsingfever)。
 
  (四)疥螨(scabmite)
 
  【要点解析】
 
  1.生活史
 
 
  2.要点
 
  (1)寄生在人体的疥螨为人疥螨(Sarcoptesscabiei)。引起的皮肤病,称为疥疮(scabies)。
 
  (2)疥螨常寄生于人体皮肤较柔软嫩薄之处,在宿主表皮角质层的深处,挖掘一条与皮肤平行的蜿蜒隧道。
 
  (3)疥螨对人体的损害主要是挖掘隧道时的机械性刺激及生活中产生的排泄物、分泌物以及死亡虫体的崩解物引起的超敏反应。寄生部位的皮损为小丘疹、小疱及隧道。隧道的盲端常有虫体隐藏,呈针尖大小的灰白小点。剧烈搔痒是疥疮最突出的症状,夜间为甚。可引起继发性感染,发生脓疮。
 
  (4)疥疮的感染方式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如与患者握手、同床睡眠等,特别是在夜间睡眠时,疥螨在宿主皮肤上爬行和交配,传播机会更多。也可通过患者的被服、手套、鞋袜等间接传播。
 
  (5)预防: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患者接触及使用患者的衣被。及时治疗病人。
 
  (6)治疗:疥疮的常用药物有:外用硫磺软膏、苄氯菊酯、甲硝唑等及口服伊维菌素。病人的衣服应煮沸或蒸气处理。
 
  【目的要求】
 
  1.掌握疥螨的形态特征。
 
  2.熟悉疥螨的致病及其检查方法。
 
  (五)蠕形螨(demodicidmite)
 
  【要点解析】
 
  1、生活史
 
 
  2、要点
 
  (1)蠕形螨俗称毛囊虫,寄生于人体的蠕形螨有毛囊蠕形螨(Demodexfolliculorum)和皮脂蠕形螨(D.brevis)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毛囊和皮脂腺内,是一种永久性寄生螨。
 
  (2)人体蠕形螨生活史各期的发育必须在人体上进行。寄生部位主要是:额、鼻、鼻沟、头皮、颏部、颧部和外耳道等,主要刺吸宿主细胞和取食皮脂腺分泌物,也以皮脂、角质蛋白和细胞代谢物为食。
 
  (3)蠕形螨的机械刺激和其分泌物、排泄物的化学刺激可引起皮肤组织的炎症反应。蠕形螨可破坏上皮细胞和腺细胞,引起毛囊扩张,上皮变性,并发细菌感染时,引起毛囊周围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皮损的表现为局部皮肤弥漫性潮红、充血、散在的针尖至粟粒大的红色丘疹、肉芽肿、皮脂异常渗出、毛囊口显著扩大,表面粗糙等,是引起酒渣鼻、毛囊炎、痤疮、脂溢性皮炎和睑缘炎等皮肤病的病因之一。
 
  (4)人体蠕形螨呈世界性分布,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而传播。
 
  (5)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患者直接接触及合用脸盆、毛巾、衣被等生活用品,可预防感染。
 
  (6)治疗药物较常用的有:口服灭滴灵及维生素B2,兼外用2%灭滴灵霜,近期疗效可达90.2%。外用的药物还有10%硫磺软膏,苯甲酸苄脂乳剂,二氯苯醚菊酯霜剂等都有一定疗效。
 
  【目的要求】
 
  1.掌握蠕形螨的形态特征和病原检查方法。
 
  2.熟悉蠕形螨的致病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