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基础医学 > 文章内容

人体寄生虫学要点解析——细粒棘球绦虫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09-08-19 22:04浏览:

人体寄生虫学要点解析——细粒棘球绦虫
  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granulosus,包生绦虫)
 
  【要点解析】
 
  1.生活史
 
  成虫寄生在犬、狼等食肉动物小肠,孕节或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当中间宿主(羊、牦牛等)吞食后,六钩蚴孵出,钻肠壁经血流至肝、肺等器官,发育成棘球蚴。当终宿主捕食羊等中间宿主后,棘球蚴中的原头蚴进入犬的小肠,发育成成虫。人因误食了污染有虫卵的食物或饮水,可导致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
 
  棘球蚴病是我国西北地区和北方广大农牧区危害十分严重的人兽共患病。
 
 
  2.要点
 
  (1)细粒棘球绦虫成虫寄生于犬科动物,幼虫寄生棘球蚴在多种草食性动物,生活史循环是在动物之间完成。但棘球蚴也可寄生人体。
 
  (2)对人体而言感染期是虫卵,人因误食虫卵而感染。棘球蚴主要寄生于肝脏,其次是肺脏等,引起棘球蚴病。
 
  (3)棘球蚴为圆形的囊状体,大小可由数毫米到数十厘米。囊内充满淡黄色囊液,囊壁内层向囊内芽生大量的原头蚴和生发囊、子囊、孙囊等。在人体内主要表现为囊性包块形成、对组织压迫占位、超敏反应以及中毒等。
 
  (4)棘球蚴病的诊断主要靠X线、B超、CT等影像学手段;体液的病原学检查可确诊;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测可用作辅助诊断。
 
  (5)该病主要流行在我国西部的牧区,治疗主要依靠手术,手术中注意要完整摘除虫囊又勿使囊液外漏。预防靠加强卫生教育、养成良好饮食卫生习惯和严格处理病畜内脏等。
 
  【目的要求】
 
  1.掌握细粒棘球绦虫的生活史以及对人体的主要致病机理。掌握细粒棘球绦虫虫卵、成虫头节和孕节以及棘球蚴的形态特征。
 
  2.熟悉人患细粒棘球蚴病(包虫病)的原因、感染途径、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
 
  3.了解细粒棘球蚴在中间宿主组织中的形态特征和致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