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要点解析——贝氏等孢球虫
贝氏等孢球虫(Isosporabelli)
【要点解析】
贝氏等孢球虫寄生在人小肠,在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可致严重腹泻。
1.生活史
完成生活史不需要中间宿主。宿主(人、哺乳类、鸟类和爬行类)由于食入成熟卵囊污染的食物和饮水而感染。
2.要点
(1)本病为卵囊经口感染,卵囊呈圆形或长椭圆形,大小为(20~33)μm×(10~19)μm,成熟卵囊内含有2个椭圆形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大小为(9~11)μm×(7~12)μm,含有4个半月形的子孢子和一个残留体。
(2)免疫力正常者感染后常呈自限性;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致机会性肠道感染,可出现慢性腹泻、腹痛、厌食等症状,有时可以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起病急,有持续性或脂肪性腹泻、发热、体重减轻等,甚至可引起死亡。
(3)在粪便中发现该虫卵囊即可确诊,因卵囊微小,故漏诊的机会较大。必要时可作十二指肠活组织检查。
(4)预防本病应以注意饮食卫生为主。治疗可选用甲氧苄氨嘧啶和磺胺甲异噁唑,对磺胺过敏者用乙胺嘧啶治疗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