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要点解析——人芽囊原虫
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hominis)
【要点解析】
生活史尚不完全清楚,体外培养有空泡型、颗粒型、阿米巴型、复分裂型和包囊型。在成形粪便中常见为空泡型,而在腹泻水样便中存在阿米巴型虫体,一般认为包囊是感染期。
1.一般认为致病力较弱。人芽囊原虫感染可有症状型和非症状型。感染重者可有消化道症状,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多数为自限性。在HIV感染者中该原虫的感染率相当高。
2.从粪便中检获虫体可确诊,常用方法有生理盐水直接涂片和碘液染色法、铁苏木素染色、改良抗酸染色、姬氏或瑞氏染色法以及培养法。
3.人芽囊原虫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寄生于人和其它灵长类动物,以及狗、猪、猫、小鼠、大鼠、家兔、豚鼠、蛙、蛇、蚯蚓和家禽等,主要寄生在回盲部。人群普遍易感。
4.凡粪便中排出人芽囊原虫的病人、带虫者或保虫宿主都可成为传染源。人芽囊原虫主要通过粪便污染水源、食物及用具而传播。
5.预防应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粪便无害化处理,保护水源,杀灭传播媒介昆虫;治疗可用甲硝唑,对甲硝唑有抗性的虫株可用复方新诺明等。
【注意事项】
形态观察时要注意与溶组织内阿米巴、哈门氏内阿米巴、微小内蜒阿米巴的包囊及微小隐孢子虫卵囊甚至真菌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