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基础医学 > 文章内容

人体寄生虫学要点解析——蠕形住肠线虫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09-08-19 21:26浏览:

人体寄生虫学要点解析——蠕形住肠线虫
  蠕形住肠线虫(Enterobiusvermicularis,蛲虫)
 
  【要点解析】
 
  1.生活史
 
 
  2.要点
 
  (1)生活史简单,无需中间宿主(为土源性蠕虫)。成虫寄生于盲肠、结肠和回肠下段。成虫夜晚至肛周产卵并在该处发育。
 
  (2)蛲虫的感染阶段是感染性虫卵,感染方式是经口感染。常为自体感染。
 
  (3)蛲虫成虫为致病阶段,导致肠粘膜病理改变。成虫异位寄生可导致严重后果。
 
  (4)蛲虫病主要在幼儿积聚的场所(托儿所、幼儿园)流行。
 
  (5)用透明胶纸法在肛周发现虫卵是感染的主要诊断依据。
 
  (6)鞭虫病的防治包括积极治疗患儿,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
 
  【目的要求】
 
  1.掌握蠕形住肠线虫生活史及完成生活史的必要条件;虫卵的形态特点;蛲虫病的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
 
  2.熟悉蛲虫病的致病机制、对人体的损害及常规诊断方法。
 
  3.了解成虫的形态结构特点。
 
  其他人体寄生线虫与猪巨吻棘头虫
 
  该类寄生虫种类较多,虽然不是常见的人体寄生虫,但由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加之某些虫种致病性又相当严重,例如广州管圆线虫导致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脑膜炎。因此不容忽视,应当熟悉、了解该类寄生虫。
 
  该类寄生虫生活史复杂、多样,分属生物源性或土源性线虫。
 
  【要点解析】
 
  该类寄生虫形态差异明显,现将部分要点列入下表,以便理解和熟悉各种少见的寄生虫。
 
  附表其他人体寄生线虫与猪巨吻棘头虫部分要点一览表
 
终宿主
中间宿主
寄生部位
致病
致病虫期
感染方式
感染虫期
诊断
治疗
东方毛圆线虫
绵羊、骆驼等动物和人
胃和小肠
东方毛圆线虫病
成虫
经口
感染期幼虫
粪检虫卵
同钩虫
美丽筒线虫
哺乳动物,偶见人
粪甲虫、蟑螂
口腔,食道
虫体移行与寄生所致
成虫
经口
囊状体
病变处查找虫体
手术取虫体
结膜吸吮线虫
犬、猫和人
蝇类
眼结膜囊及泪管内
结膜吸吮线虫病
成虫
从蝇口器逸出侵入眼
感染期幼虫
眼部查找虫体
可卡因眼药或取出
广州管圆线虫
鼠类,偶见人
螺类与蛞蝓
肺部血管,人体为中枢神经
脑膜脑炎脑膜炎
人体为第四期或早期幼虫
经口
第三期幼虫
免疫学和其他检测
阿苯达唑
棘颚口线虫
犬、猫等动物,偶见人
剑水蚤,淡水鱼类
胃壁,但人体移行至全身
虫体移行所致
人体为第三期或早期幼虫
经口
感染期幼虫
病变处检获虫卵
手术取虫,噻苯达唑
艾氏小杆线虫
自生生活,偶见人体
肠道或尿道
艾氏小杆线虫病
成虫
经口或泌尿道逆行
幼虫
粪、尿检虫卵,小试管培养检成虫
阿苯达唑,甲苯咪唑
兽比翼线虫
野生哺乳动物,家畜家禽鸟类,偶见人
龟鳖可能是
咽喉、气管、支气管
兽比翼线虫病
成虫
经口
不详
检获成虫或虫卵
阿苯达唑,甲苯达唑
肾膨结线虫
犬、水貂、狼等动物,偶见人
 
肾脏和腹腔
肾膨结线虫病
成虫
经口
第三期幼虫
尿液中查找成虫或虫卵
阿苯达唑,噻嘧啶
麦地那龙线虫
人和多种哺乳动物
剑水蚤
皮下
雌虫移行产幼虫和代谢物
雌虫
经口
感染期幼虫
检获雌虫或幼虫
甲硝唑、甲苯达唑
异尖线虫
海栖哺乳动物
 
幼虫在人体消化道或内脏移行
异尖线虫病
第三期幼虫
经口
幼虫
胃内检获幼虫
纤维胃镜取虫
猪巨吻棘头虫
猪,偶见人体
鞘翅目昆虫
 
巨吻棘头虫病
早期成虫
经口
感染性棘头体
早期成虫
阿苯达唑,甲苯达唑
 
  【主要形态特征】
 
  1.东方毛圆线虫虫卵:卵长圆形,大小为30~100μm×40~47μm,显微镜下,外形似钩虫卵易混淆,较钩虫卵略长,一端较尖,卵内细胞发育较早,新鲜粪便中的虫卵多已具10~20个卵细胞。
 
  2.美丽筒线虫成虫:乳白色,细长如线状。雄虫长21.5~62㎜;雌虫长可达32~150㎜。体表有明显横纹。
 
  3.结膜吸吮线虫成虫:小型线虫,乳白色、半透明,体细长,圆柱形。雌虫长6.2~20.0㎜,雄虫长4.5~15㎜,尾端向腹面弯曲。
 
  4.广州管圆线虫成虫:线状,雄虫长11~26㎜,雌虫长17~45㎜。
 
  5.棘颚口线虫成虫:虫体粗大,圆柱形,两端向腹面弯,色微红。雄虫长11~25㎜,雌虫长25~54㎜。体前端略膨大成球形。
 
  6.棘颚口线虫第三期幼虫:低倍镜下:粗线状,圆柱形,长约4㎜,头部成球形,具4环小钩。
 
  7.艾氏小杆线虫成虫:低倍镜下:纤细,圆柱状,体表光滑。外形似粪类圆线虫,应鉴别,但前后各有1个咽管球。尾部极尖细而长,呈针状,可以与粪类圆线虫区别。
 
  8.艾氏小杆线虫虫卵:卵中等大小,长约60μm,宽约40μm。低倍镜下类圆形或椭圆形。卵壳薄、无色透明。卵内一般可见2~8个颜色较深的卵细胞,卵壳与卵细胞之间有明显的空隙。高倍镜下上述结构均明晰可见。与钩虫卵相似,易混淆。
 
  9.肾膨结线虫成虫:圆柱形,细长,体表具横纹。雄虫长14~45㎝,雌虫长20~100㎝。
 
  10.肾膨结线虫虫卵:低倍镜下:椭圆形,棕黄色,大小中等偏大,约20~80μm×39~46μm。卵壳厚,表面具许多明显的小凹陷。
 
  11.兽比翼线虫成虫:低倍镜下观察,前端具发达的口囊,口囊壁具粗厚角质环,底部有8个小齿,呈辐射状排列,食管前端紧接口囊后部,向后逐渐膨大,呈棒球棍状;尾部圆锥形,末端尖削。
 
  12.猪巨吻棘头虫成虫:形似蚯蚓,圆柱形,体表具明显横纹,前端呈类球形为吻突,雄虫体长5~10㎝,尾端具钟形交合伞;雌虫20~65㎝,尾端钝圆。
 
  13.猪巨吻棘头虫虫卵:低倍镜下观察:虫卵较大,呈椭圆形,棕褐色,卵壳厚,一端闭合不全呈透明状。成熟卵内含具有小钩的幼虫。高倍镜下上述结构均明晰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