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生物体无不由细胞构成。人体内的细胞不但为数甚多,且其形态与结构各异。人体不是众多细胞的杂乱组合。一些形态近似,功能相关的细胞和由细胞产生的细胞间质组合在一起构成了组织。毫无疑问,细胞是构成机体的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但细胞间质及其中的体液成分(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构成了细胞生存的微环境,起着支持、保护和营养细胞的作用,并且与细胞的分化和运动密切相关。人体内有四种基本组织,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这几种组织按一定规律相互结合,构成了人体内各器官和系统。研究基本组织及各器官形态结构及相关功能的科学称为组织学。
成人体内的所有细胞均来自受精卵,而受精卵则由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子相互融合而成,这个融合过程称受精。受精卵在母体内不断增殖分化、生长及发育为成熟胎儿直至娩出。研究个体发生、发育及其机理的科学称为胚胎学。
近代医学有两个趋势:一个是由整体水平向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不断深入,另一个是各学科间广泛渗透,形成众多边缘学科,从不同角度探讨生命规律以及人体与环境的关系。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发展也充分体现这两个趋势,一方面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从细胞水平向亚细胞乃至分子水平不断深化;另一方面组织学和胚胎学又与生物化学、生理学、免疫学、内分泌学和生殖生物学等相关学科交叉渗透。一些近代医学的重大课题,诸如细胞增殖与分化的调控、细胞间的通信与识别、细胞突变与癌变及逆转、组织细胞的衰老与死亡、组织工程乃至生育、不育与节育、畸形与优生等,无不基于对人体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深刻认识。总之,组织学与胚胎学已交织在现代生命科学的体系网络中,成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