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基础医学 > 文章内容

第八章 淋巴细胞抗原受体基因及多样性的产生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09-03-21 15:07浏览:

 第八章  淋巴细胞抗原受体基因及多样性的产生

学习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胚系基因、基因重排的基本概念及特点或组成
二、掌握等位排斥、同(种)型排斥和类别转换的概念及意义
三、熟悉TCR基因、BCR基因重排的过程及意义
四、了解TCR和BCR多样性产生的机制
五、了解CDR3与TCR、BCR多样性的关系

课程内容

淋巴细胞抗原受体包括BCR和TCR。BCR即mIg,由BCR基因(Ig基因)编码。TCR为a链和b链或g链和d链组成的异二聚体,由TCR基因编码。BCR和TCR每条肽链均由可变区(V区)和恒定区(C区)基因编码。无功能的胚系V区基因须经过基因重排才具有转录和表达功能。

一、BCR基因及其表达
BCR基因(Ig基因)包括H链基因、κ链基因和λ链基因。
(一)胚系基因和基因重排
1.胚系基因
在未分化B细胞中,BCR基因处于胚系状态;V区基因和C区基因相互分隔;V区基因由多个基因片段组成,其中VH基因由V、D、J三种片段组成;VL基因由V、J两种片段组成;而V片段、D片段和J片段本身又具有若干不同的拷贝。VH和VL的胚系基因处于分隔状态,无转录活性。
2.基因重排
基因重排又称DNA重排或体细胞重组,指B细胞在分化、成熟过程中,在特异性重组酶的介导下,无功能的胚系基因片段连接成一个完整的、有转录活性的Ig功能基因。
重排时,VH基因首先重排:先进行DJ连接(某一D片段和某一J片段相连)再进行V-DJ(某一V片段和已重排的DJ片段相连)连接,形成VDJ片段;后者再与C区基因相连,形成一个完整的H链功能基因。VH基因的重排,可诱导VL基因的重排。VL基因无D片段,直接进行VJ连接,形成有转录活性的VJ片段,尔后再与C区基因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L链功能基因。
Ig基因重排是B细胞特有的,决定了BCR(包括以后产生的抗体)的特异性。
3.基因重排机制
胚系基因的V、D、J片段由重组信号序列(RSS)所分隔,RSS是一段由“七聚体-间隔序列-九聚体”组成的核苷酸序列,其中间隔序列为12或23碱基对。基因重排时,重组酶(由RAG编码)能特异识别并切除V、D、J片段间的RSS,将处于分隔状态的基因片段连接成一个完整的Ig功能基因。
(二)BCR多样性产生的机制
1.组合多样性
(1)V、D、J基因片段重排多样性
(2)VH、VL配对多样性
2.连接多样性
(1)不精确连接(核苷酸丢失)
(2)N-区核苷酸插入(仅发生在H链)
3.体细胞高频突变多样性
(三)BCR多样性和CDR3
BCR(包括Ab)的VH和VL各有三个CDRS:CDR1、CDR2和CDR3,其中以CDR3变异最大,对BCR(Ab)特异性和多样性的影响也最大。CDR3由V、D、J三个片段(VH)或V、J两个片段(VL)编码,加之连接多样性也发生在CDR3,这是CDR3多样性产生的遗传基础。
(四)BCR基因的表达的一些特点
1.等位排斥
B细胞中只有一条染色体中的重链或轻链基因能重排、表达,同时抑制了另一条染色体上的Ig基因的重排,这就是等位排斥。等位排斥保证了一个B细胞只能进行一次有效的重排,表达一种特异性BCR或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
2.同(种)型排斥
同型排斥也称轻链同型转换,即Vk或Vl基因只有一个能重排、表达:Vk基因首先重排并抑制Vl基因的重排;只有当Vk基因重排出错,Vl基因才能进行重排,它保证了一个B细胞克隆只能表达一种轻链,或κ型或λ型。
3.类别转换
成熟的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其分泌的抗体类别可由IgM转为IgG、IgA或IgE,这种现象称为类别转换或转类。转类并不改变抗体原有的特异性。转类由Ig基因中的转换区(S区)介导。
4.膜型Ig和分泌型Ig
膜型Ig即BCR,分泌型Ig即抗体,系Ig基因(BCR基因)在RNA水平差异剪接所致。在BCR C区基因中,含有一个编码抗体羧基端的外显子和编码BCR跨膜区及胞浆区的外显子,转录后经不同加工、剪接,可分别表达抗体或BCR。
二、TCR基因及表达
TCR基因包括a链基因、b链基因、g链基因和d链基因,胚系基因亦处于分隔状态。在T细胞的分化、成熟中,g、d链基因首先重排、表达,a、b链基因表达稍晚;一旦g、d链基因重排、表达,a、b链基因重排就被抑制,故对于每一特定的T细胞,或表达TCR1(g、d链)或表达TCR2(a、b链)。外周血90%以上T细胞表达TCR2,故主要讨论a链和b链基因的重排及表达。
(一)胚系基因和基因重排
1.胚系基因
同BCR基因一样,TCR的胚系基因(片段)处于分隔状态,不具有转录功能,其中Va基因由V、J片段组成,Vb基因由V、D、J片段组成,各自又由若干小片段组成。
2.基因重排
TCR的Vb基因首先重排:先DJ连接,后V-DJ连接,重排的VDJ基因再和C区基因相连,产生一个有转录功能的Vb基因。Vb基因的重排,促进Va基因的重排:VJ连接,尔后再与C区基因相连,形成一个有转录功能的Va基因。
同样,TCR基因重排是T细胞所特有的,决定了TCR的特异性。
(二)TCR多样性产生的机制
TCR多样性产生机制类似于BCR,但不发生体细胞高频突变。
1.组合多样性
(1)V、D、J基因片段重排多样性
(2)Va、Vb配对多样性
2.连接多样性
(1)不精确连接
(2)N-区核苷酸插入(a链、b链均可发生)
(三)TCR多样性和CDR3
TCR的Va和Vb各有三个CDRS:CDR1、CDR2和CDR3, CDR3由V、J或V、D、J基因片段连接处编码,加之不精确连接和N-区核苷酸插入也发生在CDR3处,故以CDR3变异最大。TCR只能识别MHC-肽复合体,其中CDR1、CDR2主要与MHC分子作用,而CDR3主要识别抗原肽,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CDR3决定了TCR的特异性和多样性。
三、淋巴细胞的克隆选择
参见绪论:克隆选择学说

考核知识点

一、胚系基因概念、组成特点与功能关系
二、基因重排概念、过程及意义
三、等位排斥、同型排斥和类别转换的概念及意义
四、多样性产生的机制
五、CDR3与多样性的关系

考核要求

一、掌握:
1.胚系基因、基因重排
2.等位排斥、同型排斥和类别转换
二、熟悉:
1.TCR基因重排
2.BCR基因重排
三、了解:
1.TCR多样性机制
2.BCR多样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