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09-03-21 13:22浏览:
次
第九章 神经系统
学习目的和要求
神经系统作为人体功能调节的主导系统,通过本章节的学习,熟悉对神经中枢的神经元、突触的工作原理;掌握人体感知产生的主要理论基础、运动的产生、类型和反射特点,并熟悉脑干、小脑和大脑皮质运动区对运动控制调节主要作用。掌握自主神经对内脏活动的调节特征及其递质-受体系统;熟悉下丘脑的主要功能;正常脑电图的波形的意义。了解:大脑皮层语言功能的一侧优势;睡眠的两个时相。
课程内容
一、神经元及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
二、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三、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四、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五、脑的高级功能与脑电活动
考核知识点
一、突触生理
二、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三、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四、自主神经的功能特征、递质与受体。
五、脑电活动
考核要求
一、突触生理
熟悉:(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及其区别。(2) 中枢兴奋传布的特征。
二、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掌握:比较特异性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在感觉产生中的各自作用和特点。熟悉:第一体表感觉区的分布特点。
三、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掌握:牵张反射的概念、分类及依据、腱反射和肌紧张的反射特点以及他们产生的不同意义。熟悉:(1)脑干网状结构对肌紧张的调节。(2)小脑的功能。(3)皮质脊髓侧束和前束下行通路对躯体运动调节作用和特点。了解:基底神经节常见疾病
四、自主神经对内脏活动调节
掌握:(1)自主神经的功能特征。(2)自主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熟悉:下丘脑对内脏活动调节的主要功能。
五、脑电活动
了解:大脑皮层语言功能的一侧优势;睡眠的两个时相。熟悉:正常脑电图的波形。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神经递质 2.中枢延搁 3.运动单位 4.胆碱能纤维 5.大脑皮质的一侧优势 6.特异性投射系统7.神经的紧张性作用
二、问答题
1.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与突触传递兴奋的特征的比较。
2.试比较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不同点。
3.试比较特异性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区别
4.何谓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有何临床意义?
5.大脑皮层体表感觉区和运动代表区各有何特点?
7.何为骨骼肌的牵张反射?有哪两种类型?它们之间区别点有哪些?
8.什么叫胆碱能纤维,体内哪些部位分布属于这一类纤维?
9.交感神经兴奋时对下列器官活动有何影响?各通过何种受体?
⑴心率⑵皮肤和内脏血管⑶骨骼肌血管⑷小汗腺分泌⑸膀胱逼尿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