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疾病症状 > 文章内容

过敏性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治疗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3-02-21 07:18浏览:

(一)治疗
1.去除病因 立即停用引起变态反应和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避免再次使用同类药物。部分病人停用可疑药物后,肾功能在几天内可以恢复。
2.营养及支持治疗 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可导致急性肾衰竭,而急性肾衰竭常伴有蛋白质的高分解代谢状态,加上食入量的限制,往往可导致营养不良。虽然部分病人没有显示出明显的负氮平衡,但大多数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净蛋白分解(即体内的蛋白质合成总量与分解代谢总量的差值为负值),以及水与电解质平衡或酸碱平衡失调。对于不能进食的急性肾衰竭病人应给予恰当的营养支持和补充辅助疗法。
急性肾衰竭病人的营养供给,原则上是量出而入,按需供给。尿素氮显现值是衡量或评估病人对氮质营养需求大小的常用指标。当病人的尿素氮显现率较低时,如病人当前没有接受透析治疗,给予含氮量较低[如20~30g/d的必需氨基酸或0.6g/(kg·d)的蛋白质]营养饮食或消化道外营养,可能会很有帮助。只要持续1~2周,一般都可维持中性氮平衡或轻微的负氮平衡,使体内氮质产物的积聚率降到最低,故能显著地减少或避免病人对透析治疗的需要。对予尿素氮显现率>4~5g/d。营养不良、正在接受透析治疗或需要较长时期提供营养支持的患者,通常需要给予相当大量蛋白质或氨基酸的饮食或输液,以补给1~2g/(kg·d)的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大量氮的摄入可使病人的负氮平衡减轻,但其尿素氮显现率几乎总是升高的,而且摄入的大容量液体是供给适量的能量和氨基酸必不可免的,因此会使病人对透析治疗的需求明显增多。对于那些剩余肾功能较大,对液体负荷耐受性较高以及心肺系统功能较强的病人,通常对大量的氮质营养摄取的耐受性较大;而对于大多数病人来说,只要接受适当的透析治疗,是可以耐受高氮量摄入的。
病人摄入营养物的途径有口服和鼻饲等消化道摄入,以及静脉输注即消化道外营养方法。能进食或耐受鼻饲的病人最好不要采用消化道外营养的方法。对于由消化道摄入的病人,所选制剂应以能够提供足够蛋白质[如透析治疗病人为1~2g/(kg·d)]的同时,液体容量最少及钾浓度最低为原则。此外,还应当考虑到制剂中所含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合理比例。对于不能接受消化道营养的营养不良或在接受透析治疗的病人应采用全静脉营养疗法给予1~2g/(kg·d)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补充。若病人并发有严重的尿毒症,或容量超负荷,或者病人的血清电解质浓度不正常。或者不能进行透析治疗,则应视具体情况调整营养输液的组成和容量。由于急性肾衰竭病人通常有不同程度的负氮平衡,因此应供给较大量的热量以减少体内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分解,改善和逆转负氮平衡。通常这类病人的热量需要量大致为125~188kJ/(kg·d)。有关急性肾衰竭病人对维生素的需要,目前了解还不是很清楚。适当补充水溶性维生素是必要的,但对于脂溶性维生素的补充则应持慎重态度;电解质的补充应以其血清浓度变化为基准,因人因时而异。
3.药物治疗 实验和临床应用都提示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常获得利尿、肾功能改善和血肌酐下降至正常之疗效。对于血清肌酐轻微升高的病人,或者停药后3~5天肾功能显著恢复的病人,多无需激素等特殊治疗。对于肾活检显示肾脏不可逆损害,免疫抑制药治疗也是不必要的。对于持续性肾衰竭的病人,应早期开始治疗。主张激素短程治疗,口服泼尼松剂量推荐为30~60mg/d,至少连续应用4周。对于重症肾衰竭的病人,最好由静脉给药,一般为甲泼尼龙0.5~1g/d,连用3天。也有报道甲泼尼龙240mg/d对治疗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已足够,并逐渐减量,疗程为2~4周,然后改为口服泼尼松2~4个月。对于不适合做肾活检,而临床症状又高度提示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病人,可用1mg/(kg·d)剂量的泼尼松口服2~3周,作为诊断性治疗。若病人用激素治疗后,血肌酐浓度基本无变化或肾活检显示轻度或无间质纤维化者,可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2周内加用细胞毒药物如环磷酰胺2mg/(kg·d)配合治疗,如果仍然疗效不明显,免疫抑制药应逐渐减量,并在5~6周内停用。如果肾小球的滤过率有改善则继续用环磷酰胺1~2个月,并逐渐减糖皮质激素。但是在使用免疫抑制药前最好进行肾活检确诊AIN,因为当病变超过10~14天即可出现肾间质纤维化,此时使用免疫抑制药则弊大于利。治疗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时细胞毒类药使用时间不宜过长,防止由于用药引起并发症。
4.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矫正 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部分病人可出现少尿型急性肾衰竭,须积极处理液体、电解质、酸碱、氮代谢的紊乱。
(1)水中毒伴左心衰竭:24h补液量为显性失液量及不显性失液量之和减去内生水量。以下几点可作为观察补液量适中的指标:
①皮下无脱水或水肿征象。
②每天体重不增加,若超过0.5kg或以上,提示体液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