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1-01 19:49浏览:
次
患部受冻后,皮肤表现苍白无血色、冷硬。受冷过程中,先有疼痛,以后感觉麻痹进而消失,因感觉消失,患者不注意患部情况,这使冷冻程度加重。患部复温融化后,基于损伤范围及程度的差别,病情发展各异。分为3度,Ⅰ度冻伤只损及表皮层,局部皮肤发红、肿胀、自觉发热、灼痛、发痒,一般数日内即可消肿痊愈。Ⅱ度冻伤可达表皮层下的真皮层。患部肿胀、充血,呈红色或紫红色。融化后几小时内会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泡液橙黄色,半透明,为浆液性,泡底鲜红。若无并发感染,水泡可逐渐吸收,2~3周后痂皮脱落痊愈。Ⅲ度冻伤的特点为冻区肿胀,皮肤呈青紫色或青灰色,感觉迟钝或消失,水泡多为血性泡,泡液鲜红,泡底呈灰白或污秽色。1~2周后渗出液逐渐增加,泡液色由红而褐,若无感染,可结成黑痂,痂下可有新生的组织。如果复温融化后,患部远端肿胀不明显,而且水泡只在肢体近心端而不扩展至远端,肢端皮温低于正常,感觉消失,则说明远端血液循环不良,预后不良,冻部可逐渐变黑、干化,最后坏死脱落。这种最严重的累及骨骼的冻伤,或称为Ⅳ度冻伤。但因为早期时要区别Ⅲ、Ⅳ度冻伤比较困难,而且治疗方法也无明显区别,所以关于是否有必要再发出Ⅳ度冻伤,各家意见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