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疾病症状 > 文章内容

肺动脉狭窄诊断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9:46浏览:

    1、症状    症状轻重与狭窄程度有密切关系。轻者可无症状。多数病人活动后易感疲劳、心悸、气短。部分病人运动后可出现心前区疼痛。严重者,可出现颈静脉怒张、肝大、腹水等右心衰竭症状。
    2、体征    胸骨左缘第2~3肋间隙可听到粗糙响亮的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常伴细震颤。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减弱或消失。严重者有周围紫绀及右心衰竭体征。Ⅰ型肺动脉瓣上狭窄者,常伴有眼距过宽、鼻梁过宽、上唇突出及双耳位置低等特殊面容。而肺动脉瓣发育不良者常合并noonan综合征,表现为颈蹼、上睑下垂、眼距过宽、身材矮小及智力发育迟缓等。
    3、辅助检查
    (1)胸部x线检查:心影轻至中度扩大,肺纹理减少。肺动脉瓣膜性狭窄者肺动脉段显著突出。
    (2)心电图:示电轴右偏,右心室肥厚或伴胸前导联t波倒置。
    (3)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示肺动脉瓣叶增厚,回声增强,收缩期呈帐篷样突入肺动脉腔,开口幅度小。漏斗部狭窄可显示瓣下或室上嵴附近肌肉增厚,伴第三心室。
    4、右心导管检查    
    可根据右心室收缩压增高程度判断肺动脉狭窄的程度。收缩压<8 . 0kpa(60mmhg)为轻度;8.1~16.0kpa(61~120mmhg)为中度;16.1~24.okpa(121~180mmhg)为重度;> 24 . 0kpa (180mmhg )为极重度。连续描记肺动脉至右心室的压力曲线,有助于判断狭窄的类型,若在肺动脉及右心室两种压力曲线之间无第三种压力,曲线则为瓣膜型狭窄。若有第三种压力曲线,则为漏斗部或混合型狭窄。
    5、选择性右心室造影    可确定病变的类型及范围,瓣膜型狭窄,可显示瓣膜交界融合的圆顶状征象。若为肺动脉瓣发育不良,在心动周期中可显示瓣膜活动度不良,瓣环窄小及瓣窦发育不良,而无瓣膜交界融合的圆顶状征象。

,,,0.0.0.0 46081,201,"

1、症状:充血性心力衰竭是该病在婴儿期最常见的表现。左、右冠状动脉侧支循环不足及冠状动脉“窃血现象”,使症状发生很快。其中最早出现和最具特征的症状是心动过速和呼吸困难。咳嗽、喘鸣和紫绀也很常见。患儿在喂奶时或喂奶后出现烦躁不安、哭闹、出冷汗甚至晕厥,历时5--10分钟,称做“婴儿心绞痛综合征”。严重者可出现明显的紫绀、面色苍白等活动后心衰症状。

2、体征: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心动过速、心脏扩大和肝肿大。早期可无心脏杂音。至婴幼儿期,由于心室扩张或长期心肌缺血、梗死引起乳头肌功能失调,常出现二尖瓣关闭不全及收缩期杂音。少部分患儿可伴有肝肿大。偶有首先表现为心功能不全或心源性休克的病例。成年人也可表现为心肌梗死。

3、辅助检查:

(1)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可见窦性心动过速,I、aVL、V5、V6导联可出现ST段抬高、T波倒置及病理性Q波等。表现为左心前侧壁心肌缺血、梗死。

(2)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有助于了解乳头肌功能、二尖瓣返流的程度以及左心室功能。

(3)心导管检查与心血管造影:左心室造影、主动脉造影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可明确诊断。肺动脉选择性右冠状动脉造影,可见右冠状动脉迅速充盈,并通过扩张、迂曲的交通支,进入左冠状动脉及其分支,最后经左冠状动脉主干进入肺动脉。右心系统一般显示正常,肺血管轻度扩张。左心系统特别是左心室显著扩大,室壁变薄,甚至形成室壁瘤。二尖瓣可见不同程度的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