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疾病症状 > 文章内容

鼻息肉的症状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9:45浏览:

    以进行性鼻塞为主,随息肉缓慢长大,逐渐成为持续性鼻塞。常伴有鼻窦炎,使鼻涕增多。可有嗅觉障碍及头痛等症状。可单发或多发,单侧或双侧,多数为多发性及双侧性。息肉生长过大时,外鼻可发生畸形,鼻梁变宽而膨大形成“蛙鼻”。悬垂于后鼻孔的单发性息肉,称后鼻孔息肉(choanal polyp)。并发症常伴有鼻窦炎,使鼻涕增多。

,,,0.0.0.0 46038,201,"

好发人群

有鼻外伤史,儿童期患腺样体肥大,有家族史、鼻息肉、肿瘤患者。

症状

1)鼻塞:为鼻中隔偏曲最常见的症状,多呈持续性鼻塞。“C”形偏曲或嵴突引起同侧鼻塞,对侧鼻腔长期承担主要通气功能,鼻粘膜持续处于充血状态而出现下鼻甲代偿性肥大,又称结构性鼻炎,进而出现双侧鼻塞。“S”形偏曲多为双侧鼻塞。鼻中隔偏曲病人如患急性鼻炎,则鼻塞更重,且不容易康复。鼻塞严重者还可出现嗅觉减退。

 

2)头痛:如偏曲部位压迫下鼻甲或中鼻甲,可引起同侧反射性头痛。鼻塞重,头痛加重。鼻腔滴用血管收缩剂或应用表面麻醉剂后,则头痛减轻或消失。

 

3)鼻出血:鼻出血部位多见于偏曲的凸面或棘、嵴处,因该处黏膜张力较大、且薄,常直接受气流及粉尘刺激,黏膜干燥结痂,易发生糜烂,加之鼻中隔软组织血供丰富,故较容易出血,擤鼻、挖鼻或低头用力常为诱因。如鼻出血发生在50岁以上年龄组,血管弹性差,则难以用凡士林纱条填塞治愈,多需要手术切除、矫正偏曲部位。有时鼻出血也可见于鼻中隔凹面。

 

4)邻近器官受累症状:如高位鼻中隔偏曲妨碍鼻窦引流,可诱发化脓性鼻窦炎或真菌感染。如影响咽鼓管通气引流,则可引起耳鸣、耳闭。长期鼻塞、张口呼吸,易发生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并可在睡眠时发生严重鼾声。

体征

前鼻镜检查:显示鼻中隔弯向一侧,两侧鼻腔大小不等。鼻中隔凸面可见利特尔区充血、糜烂,对侧下鼻甲代偿性肥大。注意鉴别鼻中隔黏膜增厚(探针触及质软)和是否同时存在鼻内其他疾病,如肿瘤、异物或继发病变,如鼻窦炎、鼻息肉等。

辅助检查

1)鼻内镜检查:鼻内镜下检查使鼻中隔偏曲的检查和诊断更为准确。鼻腔前部表面麻醉后,用0°、30°硬性鼻内镜观察。然后,在充分收缩鼻粘膜后检查鼻腔深部。观察鼻中隔与鼻腔、鼻道和鼻甲的解剖结构关系及对鼻腔、鼻窦通气引流产生的影响。

 

2)鼻窦CT扫描:参考水平位和冠状位CT鼻窦扫描,在了解鼻中隔偏曲形态的同时,可清晰观察鼻中隔与相邻结构的解剖关系,并了解鼻中隔形态异常与鼻窦疾病的相关性。鼻窦CT扫描对鼻中隔偏曲的评估的意义是:①鼻中隔与其相邻结构的解剖关系及临床症状的相关性;②鼻中隔偏曲与鼻窦炎的相关性;③提示手术矫正的部位和范围;④可能影响鼻内镜下的手术操作;⑤影响术后鼻腔鼻窦通气引流及导致术后鼻腔粘连的可能性。[3]

疾病危害

鼻中隔偏曲轻度者一般以鼻堵为主要临床表现,亦有伴随鼻出血及反射性头痛者,对生活质量存在一定程度影响。若偏曲部分位于中鼻道、中鼻甲相对应处,可压迫造成中鼻甲外移或使中鼻甲骨气化过度、粘膜增厚,皆可妨碍开口于中鼻道的鼻窦引流,日久可诱发鼻窦炎。长期鼻堵所致上气道梗阻亦可引起慢性缺氧,可致婴幼儿及青少年生长发育障碍。

 

鼻中隔偏曲所致鼻腔通气障碍亦可引起成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梗阻平面位于鼻腔,主要临床表现为鼻塞伴张口呼吸,有睡眠打鼾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睡眠呼吸暂停及憋醒,并伴有晨起咽干、白天嗜睡及记忆力下降等,可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