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1-01 19:33浏览:
次
11月20日是“世界慢阻肺日”,今年“世界慢阻肺日”主题是“关注慢阻肺,为时未晚(it’s not too late)”,呼吁全社会更多地关注慢阻肺,呼吁广大公众更多地了解慢阻肺的症状,积极寻求诊断和治疗。
早晨常见咳嗽、气促、咳痰
日前在《当代医学研究与见解(Current Medical Research & Opinion)》杂志上发布的一项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COPD)患者调研结果显示,慢阻肺晨间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全天生活和工作,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能力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30%的患者需要家人或照顾者的帮助,24%工作年龄的患者不得不因此而调换工作。
这项调研对来自全球8个国家的811名慢阻肺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包括104名中国患者。
调研结果显示,慢阻肺患者最常见的晨间症状为咳嗽(57%)、气促(46%)和咳痰(43%)。37%的患者表示其晨间症状持续超过半小时。超过半数的患者表示日常最简单的活动都受到晨间症状的影响,包括起床、上下楼梯、做家务、去上班、去超市买东西等。30%的患者因此而需要家人或照顾者的帮助。
晨间症状影响正常生活
大部分患者会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来迁就病情,比如提早起床、避免上下楼梯等。63%仍在工作的患者表示慢阻肺的晨间症状对其工作有不良影响,包括不能按时完成工作、工作效率降低等,24%的患者因此不得不调换工作。
在该调研中的中国患者88%仍在工作(全职或兼职),且晨间症状对其早晨起床能力的影响尤为明显(68%)。83%的中国患者表示其社会交往能力受到慢阻肺晨间症状影响。更为严重的是,86%的中国患者认为慢阻肺症状对其工作有不良影响,从而可能影响其经济能力和家庭收入。
治疗慢阻肺,啥时候都不晚
“慢阻肺”(COPD)是全球第四大死亡杀手,每年造成300万人死亡。慢阻肺(COPD)在我国大于40岁以上人口患病率约为8.2% 4,据此估算,我国慢阻肺(COPD)的患病人数已接近5千万人。
慢阻肺的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如果不进行有效治疗,病情将持续进展,突出表现为呼吸困难加重,甚至无法胜任普通的日常活动,如上下楼梯、遛狗、做家务,甚至不能自己梳洗或穿脱衣服。
但由于对该病认识水平的不足和关注不够,慢阻肺在全球的诊断率和治疗率仍然较低。因此,今年“世界慢阻肺日”主题被定为“关注慢阻肺,为时未晚(it’s not too late)”,呼吁全社会更多地关注慢阻肺,呼吁广大公众更多地了解慢阻肺的症状,积极寻求诊断和治疗。
全球慢阻肺倡议组织(GOLD)专家提醒,虽然慢阻肺的治疗越早开始效果越好,但在疾病的任何时期开始治疗都为时未晚。
慢阻肺目前尚无完全治愈手段,主要治疗目的是缓解以呼吸困难为首的各种症状,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日常生活和工作,稳定期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支气管扩张剂作为基础治疗。据悉,首个单一吸入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茚达特罗已于2012年获得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用于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维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