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疾病症状 > 文章内容

骨质疏松症有什么症状?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9:32浏览: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代谢性骨髂疾病,以骨量减少,骨组织为结构破坏为特征,骨骼变得脆弱,容易发生骨折。在多数成年人中,尤以绝经后妇女,骨密度会随着年龄逐渐下降。而在骨质疏松症中,骨量流失的速度会加快。

   一旦骨质疏松发生,情况是很难逆转的。治疗的目标是维持现有的骨骼强健,预防骨量进一步流失及减少骨折风险。钙质及维生素D补充剂对骨骼健康有一定帮助,但大部分病人更需要医生作定期检查、诊断及服用医生处方的药物治疗。
什么原因导致骨质疏松症?

   更年期后的女性,当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维持骨骼强健的钙质不能被骨骼细胞吸收并流失于血液中。另骨骼渐渐变得脆弱、多孔、而且容易断裂。其他原因还有由药物引致,例如使用类固醇等激素;年龄老化亦是因素之一。

骨质疏松症有什么症状?

   骨质疏松早期通常没有明显可见的症状,即使出现腰背部疼痛也常常被误以为是“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等病变所引起,直至出现骨折方会被发现。随着骨量的流失,脊椎会被压缩,令脊柱变短。这会令身高变得矮及脊柱前屈度增加,后凸加重形成畸形(俗称“驼背”)。骨质疏松极易发生骨折,常为首发症状和就医原因。骨折亦会累及其他部位,例如髋骨和腕骨,通常因跌倒而引致。

如何防治骨质疏松?

  防治骨质疏松一般需几个方面同时进行:

  1、富含钙的均衡饮食。

  2、多晒太阳和适当的体育锻炼。

  3、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