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疾病症状 > 文章内容

我对精神疾病痊愈的理解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9:30浏览:

 我对精神疾病痊愈的理解

崔永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儿科

许多家属特别关心孩子的病到底怎样才算“治好了”,下面我从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实践的角度谈一下我的看法。

1、首先要清楚“健康”的内涵

根据WHO的定义,健康包括四方面的内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其中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也是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也是我们所倡导的“情商”的核心内容。

2、精神疾病怎样才算痊愈呢?

个人认为,孩子不打不闹了,安静了,交流正常了,情绪平稳了,但如果不能做正常同龄孩子做的事,比如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就不能称之为“痊愈”。儿童精神障碍/心理障碍的治疗总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急性期的治疗+康复期的治疗。急性期的治疗重在症状的控制,康复期的治疗重在社会功能的恢复。目前国内对于儿童精神障碍/心理障碍的治疗还只停留在第一阶段。许多孩子虽然症状得到控制,但十有八九在家闲散,或闭门不出、无所事事,或整日上网、看电视,不能回到正常的学校生活,不能像一个正常孩子一样在社会上存在和生活。症状控制得再好,没有正常的社会功能,也不能称之为“痊愈”。所以症状控制之后社会功能的康复是更重要的一个治疗阶段。

3、康复期的治疗方法和目标是什么?

康复期的治疗以综合治疗模式为主,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行为康复训练、物理治疗、父母和教师培训和必要的药物治疗方法的综合应用。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恢复孩子的社会功能:独立生活技能、症状自我识别技能、药物自我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情绪管理能力等。只有一个社会功能健全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健康的人。

4、我们目前的进展

目前国内尚缺乏专业的儿童心理或精神康复机构。我们近两年对此进行了尝试。我们与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位于北京市大兴区)联合建立了一个儿童心理康复中心,主要进行儿童精神疾病的康复期的治疗。目前我们儿科包括两部分:本部儿科病房为急性期治疗病房;急性期过后转入儿童心理康复中心进行康复期的治疗。这种“一条龙”式的服务模式目前看来卓有成效,传统的治疗模式80%的孩子出院后难以尽快复学,目前的治疗模式80%的孩子出院后能尽快复学,而且复发率可降低60%。所以此模式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成为将来主要的儿童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康复模式。

我们儿童心理康复中心的宗旨是:本着“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爱的精神,培养和塑造孩子的心理品质,向不同年龄的幼儿、儿童及青少年,父母及教育工作者提供多元化的专业服务,以协助孩子身、心全面健康的成长。本中心所重视的是发掘并加以培养人与生俱来的正向特质,而非仅用病理诊断的方式去看待每个来接受帮助的人,因为我们相信每个人皆可以借发现自己而拥有更多内在的力量去改变并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