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1-01 19:28浏览:
次
“糖妈妈”患2型糖尿病风险高7倍
妊娠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医学上的界定是:在确定妊娠后,若发现有各种程度的葡萄糖耐量减低或明显的糖尿病,不论是否需用胰岛素治疗,均可认为是妊娠糖尿病。与妊娠糖尿病日益增长的发病率和疾病危害性相对应的,是大众对妊娠糖尿病的认知度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各医院参差不齐,许多“糖妈妈”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
妊娠糖尿病系高危妊娠,可显著增加母婴并发症,严重危害母婴健康。妊娠糖尿病不仅可致“糖妈妈”高血糖、高血压、先兆子痫、加重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神经损害等,对胎儿来说可直接导致流产、畸形儿、巨大胎儿、新生儿低血糖等。而且,“糖妈妈”和她们的孩子们日后患上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几率都较常人更大。世界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数据显示,虽然“糖妈妈”生完孩子后血糖一般会恢复正常值,但她们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比正常人高7倍。妊娠糖尿病同时对婴儿具有远期影响,其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危险性均增加。
不要忽视妊娠24-28周的“糖筛”
所有孕妇应该在妊娠24-28周进行“糖筛”,“糖妈妈”高危人群更应该早查。她们包括:身体肥胖者、高龄孕妇、有糖尿病家族史、孕期的尿常规检查经常出现空腹尿糖阳性、孕期反复患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曾出现过不明原因的反复自然流产、曾分娩体重大于4公斤的胎儿、胎儿比实际孕周偏大或者出现羊水过多者。高危孕妇即使第一次“糖筛”通过,在孕32周最好再做一次检查。
一旦确定为糖尿病或耐糖量受损,孕妇就应当控制血糖。很多“糖妈妈”不会计算食物热量,小窍门是:定期称体重。对于理想体重(身高-105)的“糖妈妈”,孕期体重增长应该在11.5-16公斤,孕中晚期体重每周增加应在0.35-0.5公斤。而超重或肥胖的“糖妈妈”则要控制更严格一些,整个孕期体重增长应在7-11.5公斤,孕中晚期体重每周增加应在0.23-0.33公斤。
胰岛素不会影响胎儿健康
如果在饮食控制和运动3-5天后血糖无法达标,或饮食控制之后出现饥饿性酮症,增加热量血糖又超标,就必须胰岛素治疗。很多“糖妈妈”对孕期使用胰岛素顾虑重重,怕对宝宝有影响,也怕一旦用上就停不下来。其实,这种担心没有必要。国内惟一拥有妊娠糖尿病适应症的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属门冬胰岛素,与人胰岛素相比对孕妇更安全有效,不会通过胎盘作用于胎儿;其次,大多数怀孕前血糖正常的“糖妈妈”,在生完孩子后血糖都会恢复正常,不需要再用胰岛素。
链接
10月22日,卫生部与世界糖尿病基金会、中华医学会围产学分会等携手共同开展的“妊娠糖尿病规范化诊疗促进合作项目”在京启动。
项目拟在未来30个月内,分两批在全国15个城市建立45个妊娠糖尿病诊疗中心,培训中心城市周边900个医院的4500名医生;并对高危人群进行普及教育,对高危患者进行筛查,预计将有近30万名高危人群直接受益。诊疗中心还将设置绿色通道,方便妊娠糖尿病患者就医。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妊娠合并糖尿病协作组为该项目执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