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疾病症状 > 文章内容

致强迫症患者家属的一封信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9:26浏览:

 尊敬的家属:

您好!非常感谢您选择和信任广州市脑科医院儿少科。我们将诚挚为您和您的孩子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下面,我们给您们介绍一下强迫症。希望这些知识能给您和您的孩子带来更多的帮助。

强迫症(英文简称OCD)是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疾病,以不能为主观意志所克制、反复出现的观念、意向和行为为临床特征。患者认识到这些观念和行为是毫无意义的、不合理的,又无法放弃这些观念和行为,以致引起显著的焦虑或痛苦的一种心理障碍。

强迫症的临床表现主要分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两类。强迫思维是指反复出现一些自己不期望的观念、想象或冲动意向。 常见临床表现有:强迫怀疑或担心、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回忆、强迫想象、强迫性对立思维、强迫意向等。强迫行为又称为强迫动作,指重复一种无意义的行为。 常见临床表现有:强迫性计数、强迫性检查或核对、强迫性洗涤、强迫性询问、强迫性仪式动作、强迫性缓慢等。

如何确定孩子有强迫症?首先,要考虑儿童的心理发育水平,很多儿童在心理发育过程中的某一阶段可能出现一些重复刻板的思维或行为,但这些现象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消失。其次,重复思维或行为出现的频率也是判断强迫症状的一个指标,根据ICD-10诊断标准,至少有两周时间在大多数日子里存在强迫思维和(或)强迫行为,则可能有强迫障碍。此外,儿童的重复思维和行为严重干扰了自己及其家庭成员的正常生活和学习,是诊断强迫症的另一个重要依据。一旦发现孩子有疑似强迫症的现象,应当尽快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目前临床针对强迫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家庭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已有研究证实,认知行为疗法是儿童少年强迫障碍的首选心理治疗方法。

强迫症患者在病情稳定之后,仍需维持治疗,必须谨遵医嘱,按时吃药。有研究发现,停止药物治疗7-12周,89%患者复发,揭示很多患者需要药物长期维持治疗。在减少药物剂量的过程中应当继续心理治疗,这有助于预防症状的复发。

作为患者家属,应当督促患者谨遵医嘱,按时吃药,学会分辨病情反复的征兆。强迫症患者大多都有凡事要求十全十美、古板、谨小慎微的性格缺陷,因此培养儿童随和、豁达的个性,家庭的教育方式和要求不要过分严格、刻板,给儿童更多的个性发展空间,有助于预防强迫障碍。应尽量消除环境中的不利因素,防止过多的环境变迁。家庭成员不要指责患者的强迫症状,更不能实行体罚,也不应过多的情感卷入,给患者轻松自然的家庭环境,把患者当正常小孩看待,鼓励他们多参加社会活动和集体文娱活动。

最后,祝各位阖家幸福!最后,谢谢您的仔细阅读。有更多的疑问,欢迎咨询我们的医护人员!祝您阖家幸福!

殷青云   主任医师 副教授

广州市脑科医院  儿少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