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疾病症状 > 文章内容

您了解下肢深静脉血栓吗?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9:25浏览:

 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怎么回事?

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不正常的凝结,好发于下肢。在欧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在我国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一些血栓可能会脱落,造成患者的肺、脑等重要脏器的栓塞,严重的肺栓塞患者会在数秒钟之内停止心跳,来不及抢救而死亡。即便抢救及时,此病的抢救成功率也极低。另一些患者不能幸免慢性血栓形成后遗症的发生,造成长期病痛,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

 

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是什么?

静脉血栓是在多因素作用下形成的,主要与以下因素相关:

(1)年龄 深静脉血栓可见于任何年龄层者,但统计显示,随年龄增大,发病率逐步增高,80岁人群的发病率是30岁人群的30余倍。

(2)制动  长期卧床的病人容易患下肢深静脉血栓

(3)静脉血栓史 有23%~26%的急性DVT病人既往有过静脉血栓病史,且这些新形成的血栓往往来自原来病变的静脉。研究发现,复发的DVT病人血液常呈高凝状态。

(4)创伤 由于创伤可能导致下肢骨折、脊髓损伤、静脉血管损伤及需要手术治疗等,使创伤病人容易发生DVT。另外机体创伤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也促使血栓形成。

(5)手术 手术后DVT高发病率显示手术是DVT重要的易患因素,病人的年龄、手术种类、创伤大小、手术时间及术后卧床时间等都影响DVT的发生。其中手术类型尤为重要,股骨骨折、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术DVT发生率则分别高达48%、51%和61%。

(6)原发性血液高凝状态

(7)产后 产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高,与血液呈高凝状态密切相关。

(8)肥胖

(9)糖尿病 

(10)吸烟、酗酒等。

 

3、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

深静脉血栓后果严重,预防显得格外重要。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其发生率。常用的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1)建议患者改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控制血糖及血脂。

(2)术中术后适当补液,术后多饮水,避免脱水。

(3)进行有效的踝泵运动,股四头肌收缩运动,深呼吸运动。

(4)术后根据病情尽早功能锻炼、下床活动。

(5)根据病情选用合理的预防药物

李涛   主任医师 副教授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  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