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疾病症状 > 文章内容

瘦高的年轻人可能发生——自发性气胸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9:25浏览:

 气体进入胸膜腔称为气胸。自发性气胸是指在无外伤或人为因素的情况下,肺组织及脏层胸膜自发破裂,空气进入胸腔而自发引起的疾病。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突发剧烈胸痛和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发病前有提重物、屏气、剧咳、用力过度等诱因,或有COPD、肺结核病史。
 
2.患侧胸饱满,叩鼓音,呼吸音降低,气管及心脏向健侧移位。
 
二、X线胸片:肺向肺门萎馅呈圆球形阴影,气体常聚集于胸腔外侧或肺尖,局部透亮度增加,无肺纹理。
 
三、临床类型
 
(一)闭合性(单纯性)气胸:由于脏层胸膜裂开随着肺脏萎馅而关闭,空气停止继续进入胸腔,胸内压接近或稍超过大气压。抽气后,胸内压下降,留针观察1~2分钟压力不再回升。
 
(二)开放性(交通性)气胸:支气管胸膜瘘持续开放,空气自由进入胸膜腔,胸内压接近大气压,抽气后压力不变。
 
(三)张力性(高压性)气胸:裂口呈单向活瓣作用,吸气时空气进入胸膜腔,呼气时空气积存在胸膜腔内,胸内压急剧升高。肺脏大面积受压,呼吸困难,纵隔向健侧移位,循环受到障碍。抽气后胸内压下降,片刻又迅速上升为正压。
 
治疗
 
治疗目的在于排除气体,缓解症状,促使肺复张,防止复发。
 
一、绝对卧床休息,减少肺活动。吸入高浓度氧气,提高气体吸收速度。
 
二、排气疗法:
 
1. 胸腔穿刺抽气: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于第二前肋间锁骨中线外或第四前肋间腋前线处穿刺,测定胸内压。抽气至呼吸困难缓解或使呼气时胸内压在-2~4cmH2O停止,留针3分钟,观察胸内压变化。大量气胸者,一般每日或隔日抽气一次。
 
2. 胸腔闭式引流术:气体过多、症状明显,或安静抽气失败的患者适于此术。将胸腔引流管连接于床旁的单瓶水封排气装置。引流的玻璃管置于水面下2厘米。如肺复张不利,可行负压吸引,负压不可过高。
 
一、其他技术:闭式引流2周以上破口仍未闭合时可试用胸膜粘连术,支气管堵塞术,胸腔镜下粘连术及瘘口缝合术等。
 
二、外科手术:对下列患者,可行手术治疗:
 
(一)持续性或复发性患者。
 
(二)张力型气胸胸闭式引流失败者。
 
(三)双侧性气胸尤其是同时发生者。
 
(四)大量血气胸患者。
 
(五)胸膜肥厚所致肺膨胀不全者。
 
(六)月经性气胸。
 
(七)支气管胸膜瘘伴胸膜增厚者。

郭伟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天坛医院  急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