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1-01 19:20浏览:
次
今天的门诊量不是很大,也许是即将过节的因素。可是排在后面的一个患者,一个劲儿的冲进来,问“几号了”,几号了?我给她说,我这边的诊疗要慢一些,她还来了一句“那你快点啊!”转身出去了。
一下子让我愕然,不知所措,一般我只要解释我慢下来的原因,患者都可以理解,这样的患者,还是第一次遇到。我的内心瞬间很复杂,难道我不应该认真看好每一个患者,缓缓的给他们一些时间来陈述病情吗?
这样的情况虽然是个别现象,但是这个浮躁的背后,有必要让我们给患者解释一下,和重新树立一下诊疗理念,来医院的目的。
我在门诊和我的患者一再强调,不要把医院当做开药的地方,开药不重要,重要的是和医生的交流,和医生为你做出评估,以及给出的诊疗方案和建议。
同时,也不要问你的医生,这个检查多少钱,那个药多少钱,这个不是医生的职责。医生不关心这些,只关心你应该做哪些检查,应该使用怎样的诊疗方案。不论现在医疗体制怎样,医生坚守的是患者的健康,这是专业的内涵,和物价的制定没有关系。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应当知道,来医院,找医生,目的是评估病情,找到合适的诊疗方案,最终恢复健康。至于吃不吃药,并不是那么重要。
纵观一下我给我的患者处方,我的大部分患者是消化疾病,第一条往往是规律饮食和起居,第二条是适当运动,第三条是有针对性的专业建议和操作性强的行为治疗,例如,便秘患者的腹胀便秘简易自我治疗——甫寸之健脾顺气腹部按摩操 ,第四条才是吃药,由此看来,吃药实在是最末端的治疗,在多种干预措施中,占的比例并不大。
医生的水平体现在跟你的提问,有针对性的检查,和准确的评估状态以及最佳的方案,以及建立医患的信任。
我们来医院的目的就是找到你信任的医生,和他/她建立医患同盟,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各种措施,明确诊断,明确状态,进而采取措施,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