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见于青年人,本病发病前1~2周常有急性细菌或病毒感染史。多数患者仅皮肤受累,少数可累及内脏。 皮损初发为粟粒到绿豆大红色斑丘疹和紫癜,渐增大,可变成水疱或血疱,也可为暗红色结节,结节坏死后可形成溃疡,上覆干燥性血痂。溃疡愈合后常留下萎缩性瘢...
血小板计数可减少,血沉加快,白细胞数可增高及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组织病理:可见真皮乳头下和网状层的毛细血管炎和小血管炎。血管扩张、内皮细胞肿胀、管腔变窄甚至闭塞,血管壁纤维蛋白样变性或坏死。血管及其周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
(一)治疗 1.皮质类固醇激素 常服用泼尼松40~60mg/d,待病情得到控制后,可逐渐减量至维持量。 2.抗生素 可选用红霉素、氨苄西林、先锋霉素等抗生素治疗。 3.免疫抑制剂 可口服环磷酰胺1~3mg/(kgd),常与皮质类固醇激素并用。 4.其他 对治疗效果不显著者,...
可分单发性及播散性表皮松解性棘皮瘤。单发性表皮松解性棘皮瘤(solitary epidermolytic acanthoma)临床上无特征性形态和部位,通常为直径小于1cm的乳头瘤损害。 播散性表皮松解性棘皮瘤(dissemimated epidermolytic acanthoma)呈多数散在扁平淡褐色丘疹,直...
1.本病始于幼儿,从出生6个月~10岁儿童,常为家族性。 2.在鼻端、鼻翼部发生多数密集红色粒状丘疹及弥漫性潮红,表面无鳞屑,偶见有小疱及小脓疱。可有轻微的痒感,偶发生在颊、额部者。 3.经过缓慢,通常至青春期自愈。 4.患儿一般营养欠佳,常有手足发绀...
本病可伴发下列疾病: 1.甲病变如点状小凹、纵嵴和不规则增厚及明显的甲营养不良,全秃和普秃的甲变化尤为显著。 2.遗传过敏性疾...
患处有瘢痕、毛囊破坏、永久性秃发。还可见各种病因的相应临床表现。如红斑狼疮引起的可见红斑狼疮的其他皮肤表现及组织病理、实验室检查改变等。斑秃多系突然发生,表现为头皮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脱发斑。由于无自觉症状,故常在无意中和被他人发现,也有在...
(一)治疗 1.一般疗法 (1)追寻病因,给以相应治疗,解除精神负担。可戴假发以减轻精神压力。 (2)对存在明显精神因素者,给予镇静剂如地西泮(安定)、溴剂等。 (3)给予维生素B1、B6、谷维素或胱氨酸(50mg/次,2~3次/d)。 2.西医治疗 (1)内用治疗: ①糖皮质类...
好发于10~20岁男性肩部或胸部的一侧。损害为色素增生性斑片,一般单发,边缘清楚而不规则,偶或多发,或可融合成网状,其上毛发出现较晚,有时则无毛发,本病可伴发立毛肌平滑肌瘤。 1、蓝痣:蓝灰色或蓝黑色丘疹或小结节,色素细胞位于皮肤层次较深(真皮中...
药疹为医源性疾病,因此,必须注意: 1.用药前应询问病人有何种过敏史,避免使用已知过敏或结构相似的药物。 2.用药应有的放矢,尽量选用致敏性较低的药物。治疗中应注意药疹的早期症状,如突然出现瘙痒、红斑、发热等反应,应立即停止可疑药物,密切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