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HO病毒儿童感染在临床上多样,通常表现以下几个症候群:脑膜炎,脑炎和瘫痪性疾病,心肌炎,心包炎,疱疹性咽峡炎,出疹性发热,胃肠炎,呼吸道感染等,潜伏期4天,起病时多有上呼吸道症状如中等度发热,咽痛,流涕,咳嗽等,及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胃...
发病原因: 本病由人肠细胞病变孤儿病毒(ECHO virus)引起,该病毒体积极小,直径20~30nm,已有38个血清型,常寄生于人体肠道中,通过粪便及口腔分泌物传播。 发病机制: 已证实引起皮疹的ECHO病毒中有1,2,4,5,8,9,14,16,18,23,30,32型,其中以4...
临床皮肤检查:皮肤损害开始于第1足趾关节近端屈侧或内侧出现皲裂横沟,皲裂处发炎或呈慢性溃疡,渐扩展成环状缩窄,趾远端呈球形,与近端仅一线相连。经过5~10年的发展,终于自然断离脱落。...
治疗概述 就诊科室: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 3-5年 治愈率: 30-50% 治疗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阿洪病西医治疗 治疗 早期形成收缩环时,可及时进行手术解除或局部试用类固...
1.皮肤损害开始于第1足趾关节近端屈侧或内侧出现皲裂横沟,皲裂处发炎或呈慢性溃疡,渐扩展成环状缩窄,趾远端呈球形,与近端仅一线相连,经过5~10年的发展,终于自然断离脱落。 2.好发于足趾,特别是小趾,手指亦可受侵。 3.临床表现趾(指)环状缩窄带,类...
发病原因: 病因未明,可能与遗传素质先天异常,慢性损伤及热带地区长期赤足行走有关,或先天性皮肤过度角化,皲裂继发性炎症和纤维化所致。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还不清楚,可能与遗传素质,慢性损伤所致皮肤过度角化,皲裂继发性炎症和纤维化。...
真菌学检查:取各种不同损害处脓液和组织液,以10%氢氧化钾溶液处理后,镜下可见各种不同形态棕色和黑褐色菌丝与酵母样孢子,未见厚壁孢子(壁砖状体),取组织和脓液培养,可生长出褐色和黑色绒毛样或酵母样菌落。 HE染色中可查到多数分隔,黑色壁的菌丝,直...
治疗概述 就诊科室: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 3个月 治愈率: 30% 常用药品: 头孢丙烯分散片 依诺沙星乳膏 治疗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8000元) 暗色丝孢霉病西医治疗 1.局部治疗 对...
患者多见于户外工作和常与此类腐物接触者,可表现为浅溃疡,瘀斑,褐黑色斑或疣状增生,自觉微痒或轻度胀痛,有的可无自觉症状,皮下组织型暗色丝孢霉病常有孤立,深在的皮下或肌肉的脓肿或囊肿,皮损可呈杏核大或数厘米,甚至整个胸部大片斑块,系统性暗色...
(一)发病原因 是由暗色真菌引起的以组织中有暗色菌丝为特征的皮肤,皮下组织或系统性感染。 (二)发病机制 致病途径主要是外源性感染和条件致病性感染,感染途径可能是病原菌经皮肤破损处植入或吸入真菌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