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皮肤性病 > 列表
  • 玻璃纤维引起的皮肤病病因2023-03-09 07:38:38

    (一)发病原因 玻璃纤维工业的拉丝工,拼线、织造工及生产玻璃纤维制品工人,以接触润滑剂较多的拉丝工比较多见,拼线、织造工及生产玻璃纤维制品工人中亦时有所见,发病与工龄长短无明显关系。发病前接触时间,以接触润滑剂的拉丝工而论,大多数是在参加工作...

  • 布氏杆菌红斑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2023-03-09 07:37:23

    患者在接触感染布氏杆菌动物的分泌物以后几小时内,在接触部位发生瘙痒性红斑点,丘疹或风团,几天后可自行消退。较重者在48h内出现多数散在性毛囊性丘疹,并演变成水疱和脓疱,以后水疱或脓疱结痂,痂下方的组织坏死,经10~14天后痊愈,遗留微小瘢痕,非接...

  • 布氏杆菌红斑的治疗方法2023-03-09 07:34:03

    (一)治疗 1.避免接触患病动物,避免搔抓,肥皂水洗及热水烫洗,不使用刺激药物。 2.内用药以止痒,脱敏为主。可用抗组胺药,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重症者可短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3.中医疗法 原则为清热、解毒,方用红斑解毒汤加减。 4.局部疗法 无渗液时...

  • 布氏杆菌红斑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2023-03-09 07:32:27

    布氏杆菌红斑 (一)发病原因 多见于兽医或其正常布氏杆菌感染动物接触的人,提示布氏杆菌为本病病因,布氏杆菌分羊型、牛型及猪型,是一类Gram阴性短杆菌,以本型最多见。但在患者皮损中未发现有布氏杆菌,故人们提出本病是对布氏杆菌抗原发生的超敏反应。 (...

  •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2023-03-09 07:28:01

    多见于青年人,本病发病前1~2周常有急性细菌或病毒感染史。多数患者仅皮肤受累,少数可累及内脏。 皮损初发为粟粒到绿豆大红色斑丘疹和紫癜,渐增大,可变成水疱或血疱,也可为暗红色结节,结节坏死后可形成溃疡,上覆干燥性血痂。溃疡愈合后常留下萎缩性瘢...

  •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需要做哪些检查?2023-03-09 07:27:02

    血小板计数可减少,血沉加快,白细胞数可增高及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组织病理:可见真皮乳头下和网状层的毛细血管炎和小血管炎。血管扩张、内皮细胞肿胀、管腔变窄甚至闭塞,血管壁纤维蛋白样变性或坏死。血管及其周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

  •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的治疗方法2023-03-09 07:22:11

    (一)治疗 1.皮质类固醇激素 常服用泼尼松40~60mg/d,待病情得到控制后,可逐渐减量至维持量。 2.抗生素 可选用红霉素、氨苄西林、先锋霉素等抗生素治疗。 3.免疫抑制剂 可口服环磷酰胺1~3mg/(kgd),常与皮质类固醇激素并用。 4.其他 对治疗效果不显著者,...

  • 表皮松解性棘皮瘤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2023-03-09 07:18:41

    可分单发性及播散性表皮松解性棘皮瘤。单发性表皮松解性棘皮瘤(solitary epidermolytic acanthoma)临床上无特征性形态和部位,通常为直径小于1cm的乳头瘤损害。 播散性表皮松解性棘皮瘤(dissemimated epidermolytic acanthoma)呈多数散在扁平淡褐色丘疹,直...

  • 鼻红粒病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2023-03-09 07:16:44

    1.本病始于幼儿,从出生6个月~10岁儿童,常为家族性。 2.在鼻端、鼻翼部发生多数密集红色粒状丘疹及弥漫性潮红,表面无鳞屑,偶见有小疱及小脓疱。可有轻微的痒感,偶发生在颊、额部者。 3.经过缓慢,通常至青春期自愈。 4.患儿一般营养欠佳,常有手足发绀...

  • 瘢痕性脱发有什么并发症?2023-02-07 10:09:55

    本病可伴发下列疾病: 1.甲病变如点状小凹、纵嵴和不规则增厚及明显的甲营养不良,全秃和普秃的甲变化尤为显著。 2.遗传过敏性疾...

  • 首页
  • 上一页
  • 150
  • 151
  • 152
  • 153
  • 154
  • 155
  • 156
  • 157
  • 158
  • 159
  • 160
  • 下一页
  • 末页
  • 6196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