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皮肤性病 > 文章内容

立克次体痘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8-09-28 15:21浏览:

 一概述
立克次体痘是一种急性发热性疾病。媒介为一种小的无色螨,血异皮螨,分布广泛。它感染家鼠和某些种类的野鼠,并可由卵传播小珠立克次体。人被螨幼虫或成虫叮咬而被感染。
 
二病因
其病原体为螨立克次体,寄生于家鼠的螨内,当螨咬人时而传播于人。
 
三临床表现
潜伏期7~14天,初在螨叮咬处出现一小的坚实丘疹,5~15mm大小,后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水疱,后干燥结痂。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数日后出现一些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寒战、出汗、头痛和背痛等,一般持续4~5天。在发生全身症状的同时,皮疹也泛发全身,包括口腔,但掌趾不累及。基本损害为丘疹或丘疱疹,四周绕以小水疱,皮损的外观类似水痘。一般病情较轻,呈自限性,多在2周内痊愈。罕见病例可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和脾大。
 
四检查
白细胞数减少,补体结合试验可以立克次体抗原测得抗体效价增高。但Weft—Felix试验阴性。
 
五诊断
该病Well-Felix反应阴性,可用急性期和恢复期病人血清做补体结合试验及分离病原进行确诊。
 
六治疗
应予以足量的四环素进行治疗。
 
七预防
预防包括灭鼠和使用滞效杀虫剂控制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