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皮肤性病 > 文章内容

先天梅毒的筛查处理原则!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8-07-13 17:55浏览:

 前言
 
 
  在我国,先天梅毒的危害有可能被低估了。事实上,形势已不容乐观。研究发现,妊娠梅毒未经治疗者先天梅毒的发病率为42%,而妊娠早、中期接受驱梅治疗者先天梅毒的发病率仍高达10%。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美国CDC2015年版《性传播疾病治疗指南》中先天梅毒的筛查处理原则、筛查处理随访原则以及我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2015年版)关于梅毒暴露新生儿的随访建议。
 
  美国CDC2015年版《性传播疾病治疗指南》中先天梅毒的筛查处理原则
 
  确诊或者高度疑似先天梅毒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
 
  (1)先天梅毒的临床表现;
 
  (2)新生儿非螺旋体血清抗体滴度≥母亲滴度4倍;
 
  (3)病变组织或体液的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梅毒螺旋体试验或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为阳性。
 
  推荐评估:
 
  (1)脑脊液VDRL检测、脑脊液细胞计数、脑脊液蛋白定量;
 
  (2)血常规;
 
  (3)临床表现提示所需要进行的检查(例如:长骨X光片、胸片、肝功能、神经影像、眼科检查、听觉脑干反应)。
 
  推荐处理方案:
 
  水剂青霉素G10万~15万U/(kg·d),每次5万U/kg静脉注射,出生后前7天每12小时一次,随后每8小时一次,一共10天;或者普鲁卡因青霉素G5万U/kg肌肉注射,每天1次,持续10天。
 
  疑似先天梅毒
 
  新生儿体检正常,非螺旋体血清抗体滴度≤母亲滴度4倍,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母亲未接受驱梅治疗或未接受规范驱梅治疗,或没有接受驱梅治疗的病历记录;
 
  (2)母亲使用红霉素或其它非青霉素方案治疗;
 
  (3)母亲在分娩前4周内才接受驱梅治疗。
 
  推荐评估:
 
  (1)脑脊液VDRL检测、脑脊液细胞计数、脑脊液蛋白定量;
 
  (2)血常规;
 
  (3)长骨X光片。
 
  推荐处理方案:
 
  水剂青霉素G总量10万~15万U/(kg·d),每次5万U/g静脉注射,出生后前7天每12小时一次,随后每8小时一次,一共10天;或者普鲁卡因青霉素G5万U/kg肌肉注射,每天1次,持续10天。或者苄星青霉素G5万U/kg,单剂量肌肉注射。若要使用单剂量苄星青霉素G方案,全部的评估(脑脊液检测、长骨X光片、血常规)结果必须为正常,且必须保证随访。若婴儿评估中任何一项出现异常或没有进行,或者因为样本被血液污染而致脑脊液结果无法解释,或不能保证随访,则需要进行10天疗程的水剂青霉素G治疗。若新生儿的非螺旋体检测结果为阴性,且医务人员判断母亲梅毒未治疗的风险很低,可以在不进行评估的情况下对新生儿使用单剂量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G5万U/kg。
 
  生产时发现早期梅毒且未经治疗的母亲所生产的新生儿患先天梅毒的风险增加,所以即使全部评估结果都正常,也可以保证随访,仍需考虑进行10天疗程的水剂青霉素G治疗。
 
  先天梅毒可能性较低
 
  新生儿所有体检结果正常,非螺旋体血清抗体滴度≤母亲滴度4倍,且符合以下两个条件:
 
  (1)母亲在妊娠期接受治疗,治疗方案符合所患梅毒病期的要求,且在产前4周以上接受治疗;
 
  (2)母亲没有再次感染或复发的迹象。
 
  推荐处理方案:
 
  苄星青霉素G5万U/kg,单剂量肌肉注射。
 
  另一种处理方案是,当母亲接受早期梅毒正规治疗后,非螺旋体滴度下降4倍以上,或母亲潜伏梅毒非螺旋体滴度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VDRL小于1:2或RPR小于1:4)时,可以不对婴儿进行治疗,而是每2~3个月进行一次血清随访,持续6个月。
 
  不太可能是先天梅毒
 
  新生儿所有体检结果都正常,非螺旋体血清抗体滴度≤母亲滴度4倍,且符合以下两个条件:
 
  (1)母亲在妊娠前接受了有效的治疗;
 
  (2)母亲在孕前、孕期和分娩时的非螺旋体血清抗体滴度低(VDRL小于1:2;RPR小于1:4)且保持稳定(例如血清固定)。
 
  推荐处理方案:
 
  这种情况一般不需要治疗。但当新生儿非螺旋体血清学试验阳性时,必须进行随访。当随访不能保证时,对非螺旋体血清学试验阳性的新生儿也可以考虑单剂量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G5万U/kg。
 
  美国CDC2015年版《性传播疾病治疗指南》关于先天梅毒筛查处理随访的原则
 
  梅毒孕妇所生新生儿的随访
 
  应对所有非螺旋体血清学试验阳性的新生儿进行密切的随访,建议每2~3个月随访一次,直到血清学试验阴性为止。患先天梅毒风险较低或很低而没有接受治疗的新生儿,非螺旋体抗体滴度应在3个月内下降,6个月内转阴。婴儿满6个月时,若非螺旋体检测为阴性,则不需要进一步随访;若非螺旋体检测仍然为阳性,则表示婴儿很可能被感染,应对其进行治疗。若治疗6~12个月后新生儿的非螺旋体抗体滴度保持不变,应进行脑脊液检测,重新对其进行评估,并请专家会诊。这种情况可能需要疗程10天的水剂青霉素G进行复治。出生时非螺旋体检测为阴性但母亲在分娩时血清呈阳性的婴儿应在3个月时重新检测。
 
  最初脑脊液检测异常的新生儿应大约每6个月重复进行一次腰椎穿刺,直到脑脊液检测结果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