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皮肤性病 > 文章内容

甲沟炎的症状与治疗方法 不同类型的真菌性皮肤病有哪些症状呢?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8-03-20 16:09浏览:

甲沟炎的症状与治疗方法
 
  指甲的生长部称甲基质或甲根,被皮肤覆盖,指甲的两侧与皮肤皱褶相接,形成甲沟,甲沟炎即指甲板两侧与皮肤皱褶结合部的化脓性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指趾部感染性疾病之一。
 
  甲沟炎的治疗
 
  1.碘酊
 
  早期可用3%碘酊反复涂擦,常可控制感染。未成脓时,局部可用鱼石脂软膏、金黄散糊等敷贴。亦可用短波紫外线、超短波、红外线等理疗。
 
  2.成脓后,切开引流
 
  在指根以利多卡因作指神经阻滞麻醉,然后切开。单侧皮下脓肿,可在甲沟外侧做平行切口;双侧皮下脓肿则需双侧引流。甲根处脓肿,分离后拔除部分或全片指甲但不可过于损伤其基底组织,以免失去日后指甲再生能力,以充分引流甲下脓液。
 
  感染已累及指甲基部皮下周围时,可在两侧甲沟各作纵行切口,将甲根上皮片翻起,切除指甲根部,置一小片凡士林纱布或乳胶片引流。如甲床下已积脓,应将指甲拔去,或将脓腔上的指甲剪去。拔甲时,应注意避免损伤甲床,以免日后新生指甲发生畸形。
 
  3.抗生素应用
 
  早期可口服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阿莫西林等;术后可注射抗菌药。
 
  甲沟炎的病因
 
  1.先天遗传所致
 
  在临床中我们发现有很少一部分甲沟炎患者,从小就具备形成甲沟炎的条件。甲板大小正常稍有轻度凹陷,甲板周围的组织有隆起状,这给以后形成甲沟炎创造了条件。还有的甲板先天比正常的要小,而且,趾头肥大,这也给以后的甲沟炎创造了有利条件。
 
  2.趾甲剪成圆弧形
 
  一般造成这类甲沟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们不良的修剪趾甲习惯所造成的,就是通常人们为了适应指头的形状,为了美观,而将趾甲修剪成圆弧形,将趾甲两侧边缘甲角修剪掉,试图消灭甲角。修剪掉这个甲角后,后面又会形成一个新的甲角越修甲角,甲角越向内卷曲。这时,如果再穿一双尖头的鞋子,就会将甲沟组织挤向甲角,甲角就会嵌入“肉”中,导致甲沟炎。
 
  3.鞋尖部过紧
 
  多见于女性甲沟炎患者,穿着跟高头尖的鞋子,例如很流行的辣椒鞋。挤压趾甲侧缘向甲沟软组织内生长,并摩擦甲及甲褶而造成软组织肿胀加重甲沟炎的炎症。因此,这也是属于导致甲沟炎的病因之一。
 
  4.外伤
 
  若踢伤或被他人踩伤后致甲板的撕裂,引起甲板侧缘更接近甲沟软组织而形成甲沟炎,以青年学生多见。
 
  5.拔甲术所致
 
  由于不小心足部受伤,导致大拇趾需拔甲,加上某些医生操作不当,拔甲后使得某些患者的甲床变形,这样就留下隐患。
 
  甲沟炎的症状
 
  1、病史手指有轻度损伤史。
 
  2、局部表现红、肿、疼痛,甲沟的半环形脓肿。
 
  3、感染蔓延至甲床时,局部积脓可使整个指、趾甲浮起、脱落。
 
  4、指、趾甲一侧或双侧甲沟之近端发红,肿胀、疼痛,继而出现脓点,流脓后可见肉芽组织。
 
  甲沟炎的诊断要点
 
  1、甲沟炎初起,指、趾甲一侧或两侧甲沟组织会出现红、肿、疼痛。
 
  2、继之出现脓点,脓液自一侧甲沟经甲根部皮下蔓延到对侧甲沟形成半环形脓肿。
 
  3、初发甲沟炎处理不及时就会形成甲下脓肿,流脓后可见肉芽组织,有的亦可发展成慢性甲沟炎,出现慢性窦道,肉芽组织自窦口向外突出。
 
  4、感染蔓延至甲床时,局部积脓可使整个指、趾甲浮起,与甲床分离,脱落。
 
  如何预防
 
  1.平时爱护指甲周围的皮肤,不使其受到任何损伤,指甲不宜剪得过短,更不能用手拔“倒刺”。
 
  2.木刺、竹刺、缝衣针、鱼骨刺等是日常生活中最易刺伤甲沟的异物,参加劳动或忙于家务时,应格外小心。
 
  3.平时注意手指的养护,洗手后、睡觉前擦点儿护肤膏,可增强甲沟周围皮肤的抗病能力。
 
  4.手指有微小损伤时,可涂擦2%碘酒后,用创可贴包扎,以防止发生感染。
 
  5.甲沟炎早期可用热敷、理疗,外敷鱼石脂软膏或三黄散,必要时服用磺胺药或抗生素。
 
  6.如已化脓则应到医院及时切开,将脓液引流出来。防止感染蔓延引起指骨骨髓炎
 
  7.如果甲下积脓,应将指甲拔去,以利于充分引流和彻底治愈。
 
  结语:尽管甲沟炎是一种非常小的皮肤病,不过大家还是需要及时治疗,防止产生诸多严重的后果。甲沟炎如果治疗及时,并且治疗得当的情况下,一般不会有复发的可能,但要注意治疗后的护理,不能再有感染的情况。
 
  不同类型的真菌性皮肤病有哪些症状呢?
 
  说到真菌性皮肤病很多患者会想到是各种癣疾病,癣多是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的,会危害患者的皮肤健康。由于癣的类型很多,因此造成真菌性皮肤病的症状也会很多,那么不同类型的真菌性皮肤病有哪些症状呢?
 
  (一)头癣
 
  我国已总结一套“五字疗法”的好经验,即服(药)、洗(头)、搽(药)、理(发)、消(毒)。对照此经验,我们可选用酮康唑内服,按上述剂量,连服4周;治疗期间须每日洗头;坚持外搽适宜的抗真菌药膏1~2月;每周理发一次,直至治愈为止;病人日常用品,如帽子、毛巾、枕巾、梳子等须定期进行消毒。
 
  (二)体癣、股癣、手足癣
 
  应坚信这类癣病局部治疗可奏效,但须根据不同病情,不同皮损表现,而采用不同剂型的癣药。
 
  1、癣药并发感染,应先控制感染。
 
  2、病变处肿胀渗出明显时,可选用3%硼酸水或0.02%呋喃西啉溶液湿敷,俟消肿、渗出减少后再选择有效治疗癣的外用药。
 
  3、患处呈糜烂及少量渗出者,须先以黄连氧化锌油外用过渡2~3天,然后再酌情更换适宜癣药膏。
 
  4、病损表现为鳞屑角化型时,治癣药膏的剂型以软膏或霜剂为妥。
 
  5、如损害处有皲裂现象、忌用酊剂外搽,仍选取软膏或霜剂为好。
 
  6、皮疹以红斑、丘疹为主者,可选用酊剂或软膏和霜剂。
 
  7、面部、股内侧等部位皮损,禁止用高浓度角质剥脱剂,以免刺激而引起皮炎。
 
  8、只要剂型选择无误,多主张不宜频繁改换外用药。
 
  9、病情顽固或皮损面积广泛、应用局部疗法治愈有困难者,可考虑给予酮康唑内服,200mg,1次/日,连用4周。
 
  通过文章的介绍我们了解到真菌性皮肤病的类型很多,各种癣也有不同的症状,因此治疗及用药方面也会有区别,建议患者在治疗疾病时对症治疗,同时加强皮肤的清洁护理,要减少皮肤的负担,按照医嘱用药治疗,可有效的控制真菌性皮肤病。说到真菌性皮肤病很多患者会想到是各种癣疾病,癣多是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的,会危害患者的皮肤健康。由于癣的类型很多,因此造成真菌性皮肤病的症状也会很多,那么不同类型的真菌性皮肤病有哪些症状呢?
 
  (一)头癣
 
  我国已总结一套“五字疗法”的好经验,即服(药)、洗(头)、搽(药)、理(发)、消(毒)。对照此经验,我们可选用酮康唑内服,按上述剂量,连服4周;治疗期间须每日洗头;坚持外搽适宜的抗真菌药膏1~2月;每周理发一次,直至治愈为止;病人日常用品,如帽子、毛巾、枕巾、梳子等须定期进行消毒。
 
  (二)体癣、股癣、手足癣
 
  应坚信这类癣病局部治疗可奏效,但须根据不同病情,不同皮损表现,而采用不同剂型的癣药。
 
  1、癣药并发感染,应先控制感染。
 
  2、病变处肿胀渗出明显时,可选用3%硼酸水或0.02%呋喃西啉溶液湿敷,俟消肿、渗出减少后再选择有效治疗癣的外用药。
 
  3、患处呈糜烂及少量渗出者,须先以黄连氧化锌油外用过渡2~3天,然后再酌情更换适宜癣药膏。
 
  4、病损表现为鳞屑角化型时,治癣药膏的剂型以软膏或霜剂为妥。
 
  5、如损害处有皲裂现象、忌用酊剂外搽,仍选取软膏或霜剂为好。
 
  6、皮疹以红斑、丘疹为主者,可选用酊剂或软膏和霜剂。
 
  7、面部、股内侧等部位皮损,禁止用高浓度角质剥脱剂,以免刺激而引起皮炎。
 
  8、只要剂型选择无误,多主张不宜频繁改换外用药。
 
  9、病情顽固或皮损面积广泛、应用局部疗法治愈有困难者,可考虑给予酮康唑内服,200mg,1次/日,连用4周。
 
  通过文章的介绍我们了解到真菌性皮肤病的类型很多,各种癣也有不同的症状,因此治疗及用药方面也会有区别,建议患者在治疗疾病时对症治疗,同时加强皮肤的清洁护理,要减少皮肤的负担,按照医嘱用药治疗,可有效的控制真菌性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