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17-07-02 16:58浏览:
次
16. 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只要严格控制饮食就可以避免痛风发作吗?
饮食控制是痛风的基本治疗措施,但并不能完全纠正高尿酸血症或避免痛风的发作。因为血尿酸的升高,是尿酸生成过多或(和)尿酸排泄不良的结果。痛风发作时,应严格控制饮食。若经降尿酸治疗后,血尿酸一直能保持在较理想水平,饮食控制不需太严格,可适量吃一些鱼虾和瘦肉等。如果经过严格的饮食控制仍然不能使得尿酸正常或仍然有痛风的发作,就需要使用药物治疗。
17. 听说粗粮的嘌呤含量比细粮高,痛风患者应该只吃精米白面,少吃粗粮,这是真的吗?
关于「痛风患者不能吃粗粮」的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没有研究能证明全谷杂粮会增加痛风的风险。
而且,有一些粗粮的嘌呤含量并不高。例如,玉米和小米的嘌呤含量均低于 10 mg / 100 g ,而同样重量的精白大米的嘌呤含量为 20 mg ,是玉米和小米的两倍多。
不仅如此,痛风患者需要充足的 B 族维生素和钾,而精白大米,因为被加工过,这些成分都非常低,玉米和小米中所含的钾元素和 B 族维生素是精白大米的几倍。
因此建议,改善主食种类,适度用杂粮薯类代替精米白面,可以帮助减肥和改善整体的代谢功能,有助于控制尿酸和预防痛风发作。
18. 高尿酸血症使用降尿酸药物是不是会有依赖性?
害怕药物依赖,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降尿酸的药物没有依赖性和成瘾性,不会因为停用而使身体不适应,但如果是因为使用药物才能使尿酸正常的患者,停药后可能会出现尿酸的上升。这是由于身体本身就存在尿酸代谢异常,体内经过自身调整已经不能纠正这种异常,而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调整。
19. 治疗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药物有哪些?
主要包括控制急性发作的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和降尿酸的药物,降尿酸的药物又分为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别嘌醇、非布司他)和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丙磺舒、苯溴马隆)。
碱化尿液的药物包括碳酸氢钠或枸橼酸氢钾钠。当尿 pH 在 6.0 以下时,需碱化尿液。尿 pH 6.2~6.9 有利于尿酸盐结晶溶解和从尿液排出。尿 pH > 7.0 易形成草酸钙及其他类结石。碱化尿液过程中要检测尿 pH。每种药物都有相应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具体药物的选择需要由专科医师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如果一种药物治疗不能使血尿酸控制达标,则可以考虑联合药物治疗。使用过程中注意观察可能存在的副作用。
20. 痛风发作时,需要使用头孢等消炎药吗?
痛风急性发作时,关节局部常出现显著的红、肿、热、痛和活动障碍,严重的还可出现发热、血白细胞升高等现象,让人误以为是存在感染而使用消炎药。但痛风属于无菌性炎症,如果确实是痛风发作,头孢等抗生素对其毫无治疗作用。只有当痛风石破溃并发感染时,才可酌情使用抗生素治疗,并尽量选用肾毒性较小的药物。
21. 痛风发作时能使用降尿酸药物吗?
痛风发作时用降尿酸药,血尿酸水平会迅速降低,以致关节内外尿酸水平悬殊,关节炎反而加重,并使痛凤性关节炎发作时间延长。如果以前没有使用过降尿酸药物的患者,在急性期可以进行一般性处理,如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局部冷敷、大量饮水、应用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抗炎药(消炎痛或布洛芬等)。在疼痛控制后的 2 周再应用降尿酸药物。但如果已经开始用降尿酸药物治疗后,痛风再次发作的,一般不需要在急性期停用降尿酸药物。
22. 在使用降尿酸药物过程中为什么还会有痛风发作,是治疗没有效果吗?
降尿酸治疗的初期痛风发作的频率较高,这是因为血尿酸浓度降低,影响组织液中的尿酸盐,使它们重新分布并沉积在关节,而不是「越治疗越严重」。为预防治疗初期的痛风发作,可以同时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秋水仙碱,而不需要停用降尿酸药物。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尿酸达到稳定的水平后症状就可以改善。
23. 痛风缓解后还需要使用药物吗?
在痛风的急性发作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秋水仙碱后一般疼痛都可以得到缓解,部分患者在生活方式改变后可以维持尿酸正常,并不再发生痛风。但也有部分患者可以出现痛风反复发作,这时就需要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使用降尿酸药物,以维持尿酸正常,减少发作。
24. 痛风病人使用降尿酸药物后尿酸已经正常还需要继续用药吗?
降尿酸药物与降糖、降压药物一样,一般都需要长期维持用药。一旦停药,可能会出现尿酸的上升,疾病的反复。当然如果有可能,可以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观察是否可以使用小剂量的药物控制尿酸在目标范围,以减少可能的药物副作用和治疗成本。一般来说病程越长,体内痛风石越多,降尿酸持续时间可能越长。
25. 痛风石如何治疗?
正确选择理想的药物和剂量,维持血尿酸在 300 µmol/L 以下,可以不让痛风石继续长大。痛风石易侵蚀和破坏骨及关节软骨、滑膜、肌腱、韧带,引起手足畸形及关节功能障碍,如果这样就只能手术摘除。对于反复发作的、顽固肿痛的痛风石,可采取微创手术,较彻底地清除关节及其周围的尿酸盐结晶,以降低尿酸总量,减少或阻止痛风的再次发作。
26. 对痛风患者来说,尿酸越低越好吗?
尿酸是机体嘌呤的代谢终产物,正常浓度的尿酸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尿酸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尿酸并不是越低越好,而是需要控制在合适的范围。
27. 治疗痛风,西药是不是有副作用?
西药的效果是肯定的。只要掌握得当,严格观察,不一定会出现副作用的,不必过分担心。据报告某些中药具有抗炎、镇痛、活血、消肿和降低血尿酸的作用,但具体效果并不确切。
至于其他市场上有关降尿酸的保健品成分不清,不要滥用。为了增加疗效,一些号称纯天然、纯中药的产品中也可能非法添加了西药,而且用量超过安全范围,因此这样的产品可能对治疗有效果,但却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不建议使用。
28. 痛风患者尿酸控制的目标是什么?
(1) 对于痛风的患者,尿酸应降至 360 µmo/L 以下,合并肾尿酸结石者降至 300 µmo/L 以下,从而减少痛风复发频率,使已形成的痛风石减小,并进一步避免晶体的沉积;
(2)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或肾功能异常时,血尿酸 > 475 µmo/L 进行药物治疗;
(3) 无心血管危险因素或心血管疾病的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 > 535µmo/L 进行药物治疗。
29. 常见可以引起尿酸升高的药物有哪些?
噻嗪类利尿剂、烟酸、阿司匹林、复方降压片、吡嗪酰胺、硝苯地平、普萘洛尔等长期使用可能造成尿酸升高,在权衡利弊后应该尽量避免。但小剂量阿司匹林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手段不建议停用。
30. 还有其他药物能够降低尿酸吗?
有一些药物在降血压、降血脂的同时也能降低血尿酸,而有「一箭双雕」甚至「一箭三雕」的作用。氯沙坦和非诺贝特在分别降压和降甘油三酯的同时,可通过促进尿酸排泄而使血尿酸降低,它们还分别有增高尿 pH 值不增加尿路结晶,以及有抗炎特性而不诱发痛风急性发作的优势,分别适于合并高血压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痛风患者。阿托伐他汀在降低血胆固醇水平同时,也可通过抑制尿酸合成而使血尿酸降低,适于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痛风患者。因此在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的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可以优先考虑使用这些药物。
31. 痛风能根治吗?
很遗憾,这个问题的答案要让大家失望了。以目前的医疗水平来说,痛风是一种终身的代谢性疾病,尚没有某种特效药能够彻底根治。
在预防和治疗的过程中,一旦您放松警惕,痛风可能又会找上门来。
但是合理的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能够将患者的尿酸水平控制在合适的范围。痛风在较短的时期内不容易出现各种严重的并发症。
一般而言,痛风的间歇期越长,对身体的损害越小;间歇期越短,发作越频繁,对身体的危害越大。
总之,痛风是一种终身疾病,但并不可怕,只要您勇于面对疾病,合理处理,积极预防和治疗,您可以让痛苦远离自己的。
32. 验血报告显示尿酸偏高,就是得了痛风吗?
血尿酸升高是痛风发生的基础和最直接的危险因素。一般而言,血尿酸浓度越高,发生痛风的可能性越大。
但是,高尿酸患者可能从未发过痛风。而痛风急性发作时,血尿酸水平也可能在正常范围内。
血液中的尿酸水平是波动的。检查当天的身体状况、前一天的饮食、运动量和服用的药物等因素都能让尿酸值产生变动。如果尿酸值偏高或是处于正常高值,建议您在不同日子的差不多时间测定 3 次以上,取其平均值才能得到可靠的结果。
因此,光靠一次检查所得到的尿酸值高于正常值,不代表一定会得痛风,痛风的诊断必须由专科医生结合尿酸水平、临床症状(如特征性关节炎表现等)或通过关节液穿刺、痛风石活检来明确。以您目前的情况,建议定期复查尿酸水平。
33. 痛风不能吃什么?
痛风的不同时期,饮食选择也略有不同。
(1)急性发作期:宜选用含嘌呤少的食物,以牛奶及其制品、蛋类、蔬菜、水果、细粮为主。
(2)缓解期:可适量选含嘌呤中等量的食物,如肉类食用量每日不超过 120 克 (约 2 两半),尤其不要在一餐中吃太多。
(3)无论急性或缓解期:均应避免含嘌呤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沙丁鱼类、浓肉汤等。
尽量避免食用一些刺激性的食物、调味品。刺激性食物能兴奋植物神经,可诱发痛风,如烈性酒、咖喱、芥末、生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34. 非布司他片能长期吃吗?
可以,非布他司适用于具有痛风症状的高尿酸血症的长期治疗。
但是,长期用药的概念其实很笼统。因为人的健康状况在变,所以医生才会要求患者定期复诊和配药。
痛风治疗药物主要包括控制急性发作的药物、降尿酸的药物和碱化尿液的药物。非布他司属于降尿酸药物中的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
每种药物都有相应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具体药物的选择需要由专科医师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如果一种药物治疗不能使血尿酸控制达标,则可以考虑联合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