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17-07-02 17:01浏览:
次
1. 什么是脂肪肝?
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堆积的病变被称为脂肪肝。肝脏是人体代谢脂肪的重要器官,当脂肪代谢异常时,脂肪可以在肝细胞内堆积,就形成了脂肪肝,主要包括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脂肪肝的发生率不断升高,且发病年龄日趋提前,目前脂肪肝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
2. 哪些因素会引起脂肪肝?
脂肪肝的发生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代谢综合征是一种表现为高血糖、高血压、肥胖、高血脂等多种代谢异常的综合征。脂肪肝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的肝表现。脂肪肝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的脂肪肝与遗传因素有关;继发性的脂肪肝与药物、营养不良、减肥后体重急剧下降、工业毒物等因素相关。这些因素均可造成肝细胞内的脂肪过度堆积,最终形成脂肪肝。
3. 脂肪肝患者有什么症状?
早期绝大多数脂肪肝患者无任何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乏力,但与病情的严重程度不成比例;部分患者有右上腹轻度不适、隐痛或上腹胀痛等不典型的症状。严重的脂肪肝患者可出现皮肤瘙痒、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发展为肝硬化的患者可出现腹水、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有一半患者会出现肝脏肿大,右上腹可触摸到肿大的肝脏。
4. 哪些人更容易患脂肪肝?
一般来说,如下人群患脂肪肝的风险大:
(1)长期大量摄入高脂肪高热量食物;
(2)多坐少动,缺乏锻炼的生活方式;
(3)胰岛素抵抗(即各种原因引起胰岛素利用葡萄糖的能力下降,促使身体分泌更多的胰岛素维持血糖的稳定,造成血液中胰岛素含量过高;胰岛素抵抗容易导致代谢综合征和 2 型糖尿病);
(4)代谢综合征患者(是一种表现为高血糖、高血压、肥胖、高血脂等多种代谢异常的综合征)。
5. 肥胖的人更容易患脂肪肝吗?
肥胖与脂肪肝的发生密切相关,其原因主要是摄入脂肪过多,超出了肝脏代谢脂肪的能力,导致脂肪在肝脏细胞内大量堆积,造成脂肪肝。调查显示,肥胖患者发生脂肪肝的患病率为 40%~90%,其中,中心性肥胖患者的患病率可高达 94%~97%;2 型糖尿病患者的患病率为 20%~75%;高脂血症患者的患病率为 20%~81%。由此可见,肥胖患者确实是患脂肪肝的高危人群。
6. 男性更容易患脂肪肝吗?
不同种族、不同年龄组的男女均可发生脂肪肝,男女发病率相差无几,40~49 岁之间发病率最高,但近年来脂肪肝的发病年龄有提前的趋势。
7. 儿童会得脂肪肝吗?
会,儿童脂肪肝是指肝脏不能及时正确的将脂肪代谢,大量脂肪在肝脏中堆积,造成的肝脏损伤。常见的引起儿童脂肪肝的原因主要包括:
(1)儿童饮食不节制,营养过剩、体重超标、过度肥胖等原因。
(2)儿童厌食、消瘦、营养不良,身体分解大量脂肪维持生命所需,肝脏无法全部利用,剩余脂肪沉积在肝脏造成脂肪肝。
(3)某些患有慢性疾病及长期使用激素治疗的儿童。儿童脂肪肝患者大多数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时被发现,或仅有食欲不振、腹部不适、乏力、疲劳、右上腹隐痛等症状。
由于饮食不合理造成的脂肪肝,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改善营养状况一般可以治愈;由某些慢性病诱发的脂肪肝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8. 孕妇会得脂肪肝吗?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妊娠晚期特有的致命性疾病。该病起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可发生在妊娠 28~40 周,多见于妊娠 35 周左右的初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双胎和男胎等情况。该病初期仅有持续性恶心、呕吐、乏力、上腹痛或头痛。数天至 1 周后孕妇出现皮肤发黄,颜色不断加深。抽血化验肝功能指标异常。B 超提示脂肪肝。病人常有高血压、蛋白尿、水肿,如不分娩病情继续进展,出现皮肤淤点、淤斑、消化道出血、齿龈出血、低血糖、意识障碍、肾功能衰竭等症状,常于短期内死亡。如高度怀疑该疾病,应及早终止妊娠,并积极保肝等对症治疗。
9. 喝酒会引起或加重脂肪肝吗?
会,肝脏是酒精代谢的主要场所,酒精在肝脏中代谢,会对肝脏的功能造成损伤,肝脏对脂肪的代谢功能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长期大量饮酒可造成脂肪代谢紊乱,导致脂肪在肝细胞内大量堆积,造成酒精性脂肪肝。其次,脂肪肝患者大量饮酒,会使肝脏进一步受损,加速脂肪肝的向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发展。
10. 脂肪肝需要治疗吗?如果不及控制和治疗,最终会导致哪些严重的后果?
脂肪肝可分为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绝大多数体检发现脂肪肝的人,都是单纯性脂肪肝。
一般来说,单纯性脂肪肝病情发展缓慢,有 0.6%~3% 的患者在 10~20 年内发生肝纤维化及肝硬化。
如果肝功能,比如转氨酶等也有异常,就可能是脂肪性肝炎,这些患者如果不好好治疗,发展成肝硬化的风险比较高。
11. 脂肪肝会癌变吗?
有研究报道,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癌的发生率为 2.3%;其中,单纯性脂肪肝患者一般不会发生肝癌,中、重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患者肝癌的发生率高达 15%~20%。酒精性相关的肝硬化患者中,肝癌的发生率约为 15%。
12. 有脂肪肝的人容易发生中风等心脑血管病吗?
脂肪肝患者常合并中心型肥胖、高血压、2 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是发生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因此,需要积极治疗各种合并症,及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13. 脂肪肝高危人群定期体检应重点做哪些检查?
存在中心性性肥胖、2 型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病、代谢综合征,以及近期体质量增加或
急剧下降的患者,需定期体检排除脂肪肝,建议常规抽血化验肝功能和做上腹部超声检查,初步确定有无脂肪肝,除此之外,还需要定期做心脏、脑、肾脏等重要器官的检查,评估
有无造成损伤。
14. 如果怀疑得了脂肪肝,应该做哪些检查?
(1)抽血化验肝功能:单纯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一般正常,脂肪性肝炎患者血清转氨酶和转肽酶可轻度、中度升高(小于 5 倍正常值上限);
(2)影像学检查:B 超检查是诊断脂肪肝重要而实用的手段,其诊断脂肪性肝病的准确率高达 70%~80% 左右,CT 检查可以用来判断脂肪肝的严重程度。
(3)病理学检查: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是确诊脂肪肝的主要方法,还可以评价脂肪肝的预后,但该项检查对患者有创伤,且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常规不做该项检查。
15.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凡具备以下 1~5 项和第 6 或第 7 项中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肝:
(1)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合乙醇量(乙醇量换算公式:g=饮酒量(ml)×酒精含量(%)×0.8(酒精比重))男性每周<140 g,女性每周<70 g;
(2)除外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特定疾病;
(3)可有乏力、消化不良、右上腹隐痛等症状;
(4)体重超重和(或)空腹血糖增高、血脂代谢紊乱、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
(5)血清转氨酶和转肽酶轻至中度升高;
(6)B 超和(或)CT 提示脂肪肝;
(7)肝脏活组织检查诊断为脂肪肝。
16. 酒精性脂肪肝如何诊断?
(1)病史:长期大量饮酒是诊断酒精性脂肪肝的必备条件,一般超过 5 年,折合乙醇量男性>40 g/d,女性>20 g/d,或 2 周内有大量饮酒史( > 80 g/d)。乙醇量换算公式:g=饮酒量(ml)×酒精含量(%)×0.8(酒精比重)。
(2)临床症状为非特异性,可无症状,或有右上腹胀痛,食欲不振、乏力、体重减轻、黄疸等;随着病情加重,可有神经精神、蜘蛛痣、肝掌等症状和体征。
(3)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谷氨酰转肽酶 (GGT)、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和平均红细胞容积 (MCV) 等指标升高,禁酒后这些指标可明显下降,通常 4 周内基本恢复正常,AST/ALT > 2,有助于诊断。
(4)影像学检查:B 超或 CT 提示脂肪肝。
(5)肝组织活检可确定诊断。
(6)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脂肪肝。
符合 1、2、3 和 5 条或 1、2、4 和 5 条可诊断酒精性肝病;仅符合 1、2 和 5 条可疑诊酒精性肝病。
17. 脂肪肝分哪几种阶段?
脂肪肝分为以下几种阶段:
(1)单纯性脂肪肝,有乏力、右上腹胀痛不适等症状,肝功能基本正常,B 超和(或)CT 提示轻、中度脂肪肝;
(2)脂肪性肝炎,有乏力、右上腹胀痛不适等症状,肝功能高于正常值上限的 1~5 倍,持续时间大于 4 周,B 超和(或)CT 提示脂肪肝;
(3)脂肪性肝纤维化和(或)肝硬化,有乏力、右上腹胀痛不适等症状,肝功能和血液中的肝纤维化指标正常或异常,B 超和(或)CT 提示脂肪肝伴肝纤维化或肝硬化,肝组织活检证实。
18. 得了脂肪肝应该如何治疗?
(1)病因治疗:主要针对原有疾病和危险因素加以控制。肥胖患者减肥,少吃油腻及高热量的食物;高血脂患者控制饮食及调整饮食结构;2 型糖尿病患者积极控制血糖等。
(2)控制饮食和适量运动:是治疗的关键。脂肪肝患者应严格限制每日的进食量,根据个人情况逐渐减少;同时辅以运动,可以是慢跑或快走。
(3)药物治疗:血脂很高的患者可服用降脂药物;保护肝脏的药物;抗氧化药物,如维生素 E、维生素 A、牛磺酸等。
(4)外科手术:特别肥胖且无法通过节食和运动降低体重的患者可以考虑减肥手术;脂肪肝晚期发展为肝硬化,肝脏功能严重受损或衰竭者,可考虑行肝移植手术。
19. 得了酒精性脂肪肝如何治疗?
(1)戒酒:酒精性脂肪肝治疗的最主要措施,坚持心理教育,酒瘾严重的患者可用药物辅助治疗。
(2)营养支持治疗:长期酗酒者,常有蛋白质和维生素缺乏,应提供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饮食,并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尤其是 B 族维生素。
(3)药物治疗:肝脏功能异常的患者在戒酒后还应给予药物治疗。
(4)肝移植。
20. 减肥减得很快会得脂肪肝吗?为什么脂肪肝患者应避免体重下降过快?
脂肪肝,特别是脂肪性肝炎的患者,应避免短期内体重急剧下降,这是由于短期内体重下降过快,会导致大量脂肪进入肝脏代谢,一方面增加肝脏的负荷,使肝细胞疲惫不堪;另一方面过多的脂肪会产生一些毒物,对肝细胞造成损伤。因此,肥胖患者建议制定合理的减肥计划,循序渐进,每周减重 1 kg 为宜。
21. 脂肪肝患者饮食上有哪些注意事项?
(1)饮食要定时定量,肥胖患者可根据自己的食量,逐渐减少饭量,尤其要控制晚餐的摄入量;
(2)食物种类多样化,以谷物类为主,均衡营养;
(3)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瘦肉、鸡蛋清、牛奶等,少吃糕点等含糖量较高的食物,禁食过分油腻的食物;
(4)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芹菜、黄瓜、白菜、苹果、草莓等。
22. 脂肪肝患者应用药物治疗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脂肪肝患者使用降脂药物时应十分慎重,研究报道,至今尚无降脂药物对肝内脂肪沉积有减轻作用,甚至有人还报道部分降脂药物会对肝脏产生毒性作用,因此,脂肪肝患者,如果血脂不高或仅轻度升高,不建议使用药物降低血脂。如果伴有高脂血症(国际上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血浆总胆固醇浓度 >5.17 mmol/L(200 mg/dL)可定为高胆固醇血症,血浆甘油三酯浓度 >1.7 mmol/L 为高甘油三酯血症),可使用降脂药物,常用的降脂药物包括他汀类、贝特类等降脂药物,但降脂药物的用量要适当减少,还应同时给予保肝等治疗,并定期检测患者肝脏功能。脂肪肝患者还应避免服用对肝脏有毒性的中药和西药,其中使用中药时一定要十分慎重,因为很多中药会造成急性肝脏损伤,加重病情。
23. 治疗脂肪肝有减肥手术可做吗?
减肥手术包括胃肠道手术和局部去脂手术。胃肠道手术主要通过切除一部分胃或者肠道,减少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从而减少脂肪摄入,避免肝脏进一步损伤。局部去脂手术主要通过减少特定部位的脂肪组织,如腹部、臀部等,减少身体的总脂肪含量。但减肥手术后身体会出现很多不适,早期的包括进食后呕吐、伤口感染、血栓形成等;晚期会出现消化不良、腹泻、营养状况下降等。因此,如果不是顽固性肥胖的患者,一般不推荐通过手术减肥。
24. 肝移植对晚期脂肪肝的治疗有效果么?
肝移植是脂肪肝发展为晚期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和肝癌抢救生命的唯一选择。但肝移植后脂肪肝极易复发,移植后的肝脏可能很快就会从单纯性脂肪肝发展为脂肪型肝炎和肝硬化,主要是由于患者本身血脂较高,又经常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因此肝移植的意义并不大。
25. 脂肪肝患者生活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1)饮食:饮食要定时定量,肥胖患者要逐渐减少饭量,尤其要控制晚餐的摄入量;食物种类多样化,以均衡营养;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瘦肉、鸡蛋清、牛奶等,避免含糖量较高及油腻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2)运动:脂肪肝患者必须为自己制定严格的运动计划,并坚持执行,通过运动减肥效果肯定,且很少有不适症状。
(3)规律作息:这一点对脂肪肝患者尤为重要,一方面合理的作息可以帮助减轻体重,另一方面可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减缓疾病发展。
(4)戒烟戒酒:脂肪肝患者应停止吸烟饮酒。
26. 脂肪肝如何预防?
(1)生活作息规律,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2)合理饮食,控制体重及腹围;(3)加强运动,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4)戒烟戒酒;(5)积极治疗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
27. 脂肪肝能治愈吗?
单纯性脂肪肝如果积极治疗(包括改变饮食习惯,加强运动,合理作息,戒烟戒酒等),可完全恢复。脂肪性肝炎如果能及早发现、积极治疗,大多数可以恢复正常。如果不及时治疗,任其发展,在 10~15 年内部分脂肪肝患者会发展成为脂肪性肝纤维化及肝硬化,一些老年患者还会发生肝细胞癌,造成严重后果。因此认为脂肪肝已经成为继酒精肝及病毒性肝炎导致肝硬化的第三大病因。早期发现、积极治疗是预防脂肪性肝硬化发生的根本措施。
28. 体检报告发现「轻度脂肪肝」,该怎么吃?
体检当中发现的脂肪肝,多数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的。想要治疗,最重要的不是吃药或者吃保健品,而要注意改善生活习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吃得健康。
简单来说就是要:量少,品种多,蛋白高和蔬果丰。
(1)量少:饮食要定时定量,肥胖患者可根据自己的食量,逐渐减少饭量,尤其要控制晚餐的摄入量;
(2)品种多:食物种类多样化,均衡营养,在主食上,适当增加粗粮、豆类、薯类,来代替部分精米白面;
(3)蛋白高: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瘦肉、鸡蛋清、牛奶等,少吃糕点等含糖量较高的食物,禁食过分油腻的食物;
(4)蔬果丰: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芹菜、黄瓜、白菜、苹果、草莓等。
总之,脂肪肝患者饮食的原则是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品种多样而均衡。还应该避免饮酒、适度休息和锻炼。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某些脂肪肝不能仅靠饮食调理,还要规范治疗和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