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17-07-02 17:40浏览:
次
1. 冻疮是什么?
冻疮常见于冬季,是由于寒冷潮湿而导致的一种局部的皮肤炎症损害。通常伴有明显的瘙痒,在温暖环境里这种痒会变得更明显。病程缓慢,可达数月之久,常常要等到来年春暖花开才会痊愈,而下一个冬天很有可能还会复发。
2. 冻疮一般长在什么地方?
冻疮好发于循环末梢,比如手指、手背、面部、足背、脚趾头、足缘、足跟和耳廓等处。常常对称分布,也可以单侧出现。局部出现冻疮就暗示着这个部位血液循环不是很好,是个体的薄弱之处。通常来说,得过冻疮的人,来年假如复发,很有可能还在同一个地方。
3. 冻疮长什么样子?
(1)生长部位:冻疮好发于循环末梢,比如手指、手背、面部、足背、脚趾头、足缘、足跟和耳廓等处。常常对称分布,也可以单侧出现。局部出现冻疮就暗示着这个部位血液循环不是很好,是个体的薄弱之处。
(2)冻疮的形态:冻疮常常是一个局部暗紫红色的、隆起的水肿性红斑,与正常皮肤的分界不太清楚,边缘发红,表面肿得紧绷绷的发亮,摸起来不算硬。按压它可以看到它会褪色,就好像把皮下的血液挤开了一样,放手后又逐渐变回原来红肿的样子。
4. 是什么原因引起了冻疮?
冻疮并不是要冰箱冷冻层那样的低温才能引起,实际上,0 ℃以下的寒冷,引起的常常是严重的急性冻伤而非冻疮。在我国,大多数冻疮是由于长期暴露于0 ℃以上、10 ℃ 以下的寒冷环境中而导致。即便不是直接触摸,也能够引起。而湿度大的环境,会比干燥而寒冷的环境更容易让人长冻疮。此外,冷热急变也是引起冻疮的常见原因。
5. 冻疮是怎么形成的?
冻疮是对寒冷发生的一种异常的反应,一种局部的淤血。由于长时间的寒冷使小动脉收缩,时间长了之后血管麻痹而扩张,静脉就淤血了,局部血液循环不良,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强,血浆渗出来跑到组织间隙里去,进而发病。如果受冻的时间比较长,局部组织还会出现缺氧,细胞受损也会比较严重。
6. 哪些人容易发生冻疮?
冻疮最常见于儿童、青年女性或末梢血循环不良者,而营养不良、贫血和缺乏运动的人,末梢循环通常都不太好,因此这些人都很容易反复长冻疮。一些手足多汗症患者由于肢端局部潮湿,也会更容易长冻疮。穿的鞋子或者袜子太紧,也有可能加剧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而形成冻疮。
7. 冻疮和冻伤有什么不同?
冻疮是由0 ℃以上的低温造成的,而冻伤包括了0 ℃以上和0 ℃以下的任何低温所造成的一切低温损伤。不同于冻疮仅仅局限在皮肤浅层,严重的冻伤,比如液氮冻伤,可能会深达皮下组织、肌肉,甚至连骨骼都被冻伤,有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愈后仍然遗留伤残和功能障碍。而不像冻疮,好了之后只留下一点色素沉着,时间长了连色素沉着都消失了。
8. 遇冷风起风团,这是冻疮的一种吗?
部分人群在遇到冷风时会出现片状凸起的皮疹,即风团,并且伴随剧烈的瘙痒,多发于面、手等暴露处的皮肤,可自行消退但又反复分批再发新疹,这并非是冻疮,而是寒冷型荨麻疹。荨麻疹的瘙痒比冻疮剧烈得多,但不伴随局部血管痉挛或淤血,而仅仅是血管源性的局部水肿。对于大多数的寒冷型荨麻疹患者,发病时在没有皮疹的皮肤上用指甲稍用力划一个「十」字,3 分钟后常常可看到引起了同型的隆起与瘙痒,即可鉴别。这一类的疾病治疗应按荨麻疹治疗,与冻疮是不同的。
9. 没有直接露出腿,只是没有穿秋裤,会得冻疮吗?
冻疮不一定非要直接接触寒冷才会引起,穿的少也可能导致冻疮。有一种特殊类型的冻疮叫做「骑手脂膜炎」,在国外多发生于骑马爱好者,正是因为在寒冷环境中不穿秋裤而穿紧身外裤导致,受冻后两条大腿的外侧显示出紫红色的斑块,并且有明显的瘙痒,回到温暖环境中后迅速消退。
10. 冻疮会引起水疱吗?
普通的冻疮通常只是红肿破皮,只有少数严重冻疮可能出现水疱。而更多时候,出现水疱、出血性红斑和中央有水疱的虹膜样红斑者,实际上是得了寒冷性多形红斑。寒冷性多形红斑通常也是由寒冷引起,皮疹数量和花样都比冻疮多,但好得比冻疮快,通常两三周后多形红斑和水疱都已经消失,但冻疮还在那里,直到春天到来。冻疮是一种物理损害造成的皮肤病,而寒冷性多形红斑更像是一个免疫反应性疾病。
11. 得冻疮是身体有系统性疾病的表现吗?
冻疮本身并不代表身体内的其他系统或者器官存在器质性的病变。少数人遇寒后肢端由白转红,伴随刺痒或麻木,以为自己得了冻疮,而几年后发现自己还有一些结缔组织疾病,比如硬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会误以为冻疮变成了系统性疾病。其实这一类人遇寒后表现出来的这种肢端动脉痉挛是急性的,几个小时或者几天后就没感觉了,与冻疮这样病程常达数月的疾病是不同的。这种来得快去得快的、反复发作的脉管痉挛叫做雷诺反应,不仅遇冷可以诱发,紧张也可以诱发。雷诺反应可能是某些系统性疾病的先兆,但单纯的冻疮通常不是。
12. 受寒之后快速将肢体回温能不能避免冻疮的形成?
受寒之后绝对不能马上烤火或者泡热水!冷热急变正是诱发冻疮的原因之一。当我们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中时,末梢血管都在收缩,突然接触过热的热水或者烤火会使毛细血管突然放松扩张,局部血液循环立刻瘀滞,很快就会形成冻疮。
13. 受寒之后到底怎么做才能避免冻疮形成?
正确的做法首先是尽快回到温暖环境中,比如室内。然后可以按摩受寒最重的肢端,比如手外露者可以拍拍手,反复搓揉手指和手掌,帮助局部血液循环,待肢端麻木的感觉消失以后,才可以用温水毛巾短暂地敷一下。
14. 冻疮会传染吗?
冻疮完全是由寒冷引起的,并非由细菌、病毒或者其他任何致病微生物所致,因此不可能传染。我们有时会看到共同生活的一家人都长了冻疮,这并不是因为传染,更多地是由于遗传、共享同一生活环境或者生活习惯相近,比如他们家就是比较阴冷,又比如一家人都不爱运动。
15. 冻疮会遗传吗?
少数得冻疮的人血液中含有一种遇冷沉淀,温暖后又溶解的蛋白质,这叫做「冷球蛋白」,这种体质是有一定几率可以遗传的。而引起局部血液循环不好的一些基础病,比如慢性贫血和手足多汗,本身就有遗传的倾向,假如子女和父母同样患有慢性贫血,那么他们的手脚都同样地循环不好,所以也就同样地容易得冻疮。但并不是所有的冻疮都会遗传,因为冻疮本身并不影响基因。
16. 冻疮怎么治?
令人失望的是,冻疮作为一个古老的、常见的小病,其实并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可以口服一些扩张血管的药物,比如硝苯地平和烟酸,也可以用温毛巾湿敷或用橄榄油等植物油外涂并按摩,但所有这些方法都只能让我们短暂地感觉不那么痒,不那么肿痛,却没有哪一种方法可以使它提早痊愈,它必须等到温暖的春天到来才会自愈。
17. 冻疮需要吃消炎药吗?
俗话所说的消炎药,其实主要指的是抗生素,是能杀灭或抑制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等等一系列致病微生物的药物。而冻疮虽然是一个局部皮肤炎症损害,但是由寒冷引起,并不是由致病微生物引起的,所以完全没有必要服用抗生素。只有冻疮溃破者,为了预防、治疗感染,可能需要外用或者内服一些抗生素。
18. 有哪些物理方法可以治疗冻疮?
TDP 照射治疗对缓解冻疮的不适感有明显的效果。TDP 是「特定电磁波谱」的汉语拼音缩写,其波长位于近红外光谱段,照射人体后吸收部位主要在皮肤和皮下组织,通过发挥温热效应,可改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具有消炎、消肿、减少渗出、改善组织营养、促进肉芽组织和上皮生长等作用,从而达到治疗冻疮的目的。
19. 冻疮什么时候才会好?
冻疮必须等到环境温度上升时才会完全痊愈。我们有时可以看到岭南人到江浙,安徽,江西等地求学、工作时,长了冻疮,过年期间返回岭南后处于温暖的环境中,冻疮很快自愈;而假如没有转移到温暖环境中去,继续呆在湿冷地区漫长的寒冬里,冻疮还会延续很久,直到春天来临。因此大环境的温度转暖是冻疮痊愈的唯一契机。
20. 已经发现长了一个小小的冻疮,现在还有什么办法阻止它的发展吗?
已经形成的冻疮一时无法治愈,但我们可以重点护理,避免它过分扩大而引起更多不适。假如冻疮干裂溃破,我们会需要服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假如你不想落到这一步,可以每晚在冻疮处涂抹橄榄油等植物油后反复按摩来促进局部循环,油剂可以保湿,避免干裂溃破,而按摩可以缓解局部血管痉挛,而改善循环。即使不能消除冻疮,也可以大大缓解肿痛和瘙痒,并预防溃破。
21. 冻疮能不能挠?
冻疮常常伴随瘙痒,尤其是晚上在温暖的被窝里时,瘙痒更加明显,让人不去挠简直难以做到。但冻疮本身局部水肿,皮肤张力已经较高,挠抓容易使冻疮溃破,甚至形成溃疡。一旦皮肤出现破口,我们就要考虑到感染的风险,而只好使用抗生素,这就增加了治疗的成本。因此绝不能用尖利的指甲去挠刮冻疮,实在忍不住,抹上植物油后反复按摩,即改善循环又稍微解恨。不仅冻疮不能挠破,就连寒冷性多形红斑引起的水疱,我们也只能用消毒针扎破,放出疱液,但不能把水疱皮弄掉,以防露出基底创面变大,增加感染的风险。
22. 孕妇能使用冻疮膏吗?
我们不推荐孕妇使用冻疮膏。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冻疮膏,多为「活血」的中药,这些药物并未提供具有说服力的对照实验数据证明自身对治疗冻疮有效,也没有提供用药禁忌、不良反应及孕妇、哺乳期妇女用药安全性的数据和说明,并且传统中医药理念也认为,「活血」类的药物是不宜用于孕妇的。
23.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有什么办法可以缓解冻疮带来的不适?
TDP 波长与阳光十分接近,并无辐射,即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也可以进行 TDP 照射。如果不便获得这样的处理,可以口服改善微循环的烟酸。烟酸又叫维生素 PP,是一种水溶性 B 族维生素,可以从天然食物中获得,也可以人工合成,在美国食药监(FDA)列出的妊娠期用药安全分级中为 A 类药物,即有充分证据证明,在对孕早期妇女进行的充分严格的对照试验研究中未见到对胎儿产生损害(在其后 6 个月中也未见到危害证据)。它可以使病变区的血管扩张而改善循环,但应注意大剂量烟酸可使血脂下降而有间接妨碍胎儿获得足够热量之嫌,因此应在医师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剂量,并尽量选择平片而不是缓释片。
24. 寒冷环境中如何避免冻疮的形成?
保暖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居所有条件,应尽量保持室温不低于 10℃,如果外出,应注意薄弱部位的保暖。摈弃紧身裤、袜吧,它们让你的下肢紧绷而循环不良,为了一时线条美而落得足趾红肿脱屑几个月,是十分不值得的。对于手足多汗者,一旦发现手套、鞋袜已经被汗浸湿,应立即更换。
25. 洗冷水澡能预防冻疮吗?
洗冷水澡能提高个体对寒冷的适应性,的确能达到预防冻疮的目的。在我国的军队里,现在仍然提倡让士兵长期洗冷水澡以防在寒冷环境中作战时被冻疮削弱战斗力。长期洗冷水澡可以让循环末端多次而短暂地接受冷刺激,使末梢血管弹性增强而不易在寒冷季节中被冻得麻痹造成淤血。但洗冷水澡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循序渐进,洗之前稍事热身,从天气尚暖时便开始洗冷水,直至冬季来临仍然坚持,而不是天寒地冻时心血来潮说换冷水就换冷水,否则很可能在解决冻疮之前先遭遇一场感冒。
26. 跑步能预防冻疮吗?
适度的体育锻炼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是预防冻疮的终极手段。除了跑步以外,其他的有氧运动也可以达到同样目的。我们推荐普通人群每周至少锻炼 5 次,每次约一个小时,以运动时心率达到 120 次/分钟为宜。但孕妇、老年体虚者和心功能不全的人不必勉强自己进行这样大强度的锻炼,可以用快步走或是散步的方式替代。
27. 孕妇不宜剧烈运动,如何预防冻疮?
孕妇并非完全不能运动的人群。实际上,孕期只要注意保暖,进行散步这样的适度户外运动,可以促进孕妇的血液循环,减轻妊娠反应所致的不适、抑郁和烦躁症状,增强腹肌力量和自身免疫力,有利于顺利分娩,还能控制孕妇孕期体质量过度增长,在妊娠期糖尿病的预防和管理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假如散步仍不能使四肢循环末端感到温暖,可以每晚在手足、耳廓等从前长过冻疮之处涂抹橄榄油等植物油后反复按摩来促进局部循环,也可以起到预防冻疮的效果。
28. 对于之前生过冻疮的部位,冬季有何办法预防再发?
冻疮好复发,而且常常仍旧发于以前长过冻疮的部位。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对曾经长过冻疮的部位进行保暖和预防性的按摩。假如去年长在耳廓,今年应该注意外出时戴上盖过耳朵的帽子或是耳罩,假如去年长在手上,今年应特别注意佩戴手套,进行洗碗、洗脸等行为时也应尽量使用暖水,假如去年长在脚上,今年应检讨是否鞋袜过紧不利于血液循环,而改穿松紧适宜的厚棉袜和厚鞋。
29. 易生冻疮的人生活上有什么注意事项?
我们已经知道,冻疮与湿冷环境、局部血液循环不良有关,那么假如居所背阴,我们应注意创造除湿、保暖的条件。假如存在影响循环的原发病,我们应该积极对因治疗。平日除了适度锻炼、注意保暖、局部按摩,也可以预防性的在冬季来临前服用烟酸。许多人认为羊肉等「温补」食品也许可以预防冻疮,但其实羊肉仅仅是一种高蛋白食品,其「吃完之后暖暖的」这样一种感觉主要是由于提供了充足热量而已,对于改善局部微循环并无特殊功效,不应寄予太多期望。
30.冻疮生活中要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根据寒冷季节发病,皮损的特征性分布及皮疹特点,不难诊断,无需其他辅助检查。但需与寒冷性脂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形红斑、干燥综合征、冷球蛋白血症、肢端发绀症等疾病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