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皮肤性病 > 文章内容

阴道蚂蟥叮吸(阴道蚂蝗叮吸,阴道水蛭叮吸)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8:55浏览: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夏天因在河边下水游玩或洗澡时,存在于河中的水蛭吸附在外阴或阴道,并在叮吸血液的同时分泌毒素,导致患者失血及过敏反应而致病。

  (二)发病机制

  出血:蚂蟥雌雄同体,状似蚯蚓,呈褐色或褐黑色,吸血后呈红褐色。它有扁平环节百余,轮体之前后有吸盘。吸血时,用其身体上的吸盘,紧紧吸附于人体的皮肤、黏膜表面,破坏血管使之出血。水蛭素(hirudin)具抗凝作用,可使血液不易凝固。经研究证明,水蛭素虽不能破坏血小板起到的凝血作用,但能阻碍凝血酶的产生,减少凝血物质的生成,致使血液凝结时间延长,所以在吸血时,局部流出的血液不会迅速凝固,故发生局部出血不止。

  过敏:蚂蟥吸附人体时其唾液腺能产生和释放一种特有的分泌物水蛭素及使血管扩张的组胺类物质,分泌的组胺类物质可使过敏体质者发生皮肤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

  感染:蚂蟥叮吸时可使细菌侵入,受损的阴道易发生外阴炎与阴道炎。

【症状】

  一.症状:

  阴道出血:当其咬伤外阴及阴道部位时可出血不止,伤口流血较多。

  疼痛:当时局部无疼痛感,一般在蚂蟥离去后方感局部疼痛。

  二.继发症状:

  继发性感染:可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

  过敏反应:周围可见红斑、风团、严重者可见大疱甚至坏死。

  三.体征:

  被咬处可见“△”形伤口,阴道口有活动性出血。

  四.诊断:

  结合患者病史、阴道出血症状、检查见即可做出诊断。

  询问病史:病前1h时内有接触河、湖、池塘水病史,

  症状表现:患者多在接触疫水的过程中突然出现阴道出血,并常可见蚂蟥从阴道蠕出,但局部无明显疼痛。

  检查:如能找见阴道内蚂蟥更可确诊,但大多数患儿就诊时,局部已无蚂蟥存在。但存在特殊伤口。

【饮食保健】

以预防,治疗为主。饮食上没有过多讲究。

【护理】

【治疗】

  不要随便在野外有蚂蟥的河流、溪沟游泳,游泳是不要裸露全身。

【检查】

  血液检查:血小板计数、出血及凝血时间,当发生继发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则升高。

  检查外阴:用中、食二指轻轻分开大阴唇,仔细观察外阴、尿道及阴前庭等处。

  阴道窥镜检查:最好的检查器械是凯莱(Kelly)空气膀胱镜。也可用支气管镜或鼻镜作阴道窥器。较大的女孩可采用特制的小型阴道鸭咀器。通过上述窥器,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及宫颈情况,检查阴道上皮及分泌物情况,有无异物。

  直肠、腹部双合诊检查:用左手中指及食指分开双侧大阴唇,以右手食指(较小幼儿进入食指有困难时,也可用小指)伸入患儿肛门与腹部,另一手互相配合触摸阴道内有无异物、子宫大小及盆腔情况。

【鉴别】

  出血不止又无蚂蟥存在时,应与阴道出血性疾病鉴别。

  1、外伤:这是比较常见的原因。 骑自行车撞伤或学龄儿童玩耍时不慎碰在桌角上,挫伤外阴,或跑跳时跌跤碰伤外阴,有时局部出现小的裂口或小的血肿时,一般出血不多,容易治愈。

  2、异物:有些儿童出于好奇或淘气,常将纸团、棉球、小铃铛、笔帽、小卡子等异物塞入阴道,引起继发感染,阴道发生炎症,常有大量血性恶臭的液体流出。

  3、炎症:儿童期外阴及阴道抵抗力弱,容易引起感染,而发生外阴炎及阴道炎。多伴有外阴疼痛。有些患儿为小阴唇内、处女膜边缘及尿道口的小息肉,也可引起少量阴道出血。

  4、尿道粘膜脱垂:儿童期尿道粘膜脱垂常与阴道出血相混淆,脱垂的粘膜为红色,呈颗粒样围绕在尿道口四周,有时将阴道口覆盖。除有少量血性分泌物外,有时可有尿频,严重时有排尿困难、尿失禁或潴留。

  5、肿瘤:婴幼儿的生殖器官肿瘤也可引起血性白带或阴道出血,但外阴的良性及恶性肿瘤罕见。葡萄状肉瘤为儿童期较多见的阴道恶性肿瘤,多发生于阴道与宫颈之间。患儿除阴道口有息肉状肿物突出外,白带较多,内裤上可见到血迹甚至有阴道出血,此病恶性度高,发展迅速,预后极差。阴道腺病与阴道腺癌的患儿临床上也常自阴道流出血性分泌物。因此婴幼儿白带增多或有血性白带时,应提高警惕。

  6、女性性早熟:这是来自宫腔的出血,其特点是伴有第二性征发育。90%为体质性性早熟。也有因误服避孕药,或含雌激素的食品引起的假性性早熟亦可引起阴道出血,这种出血类似成人的月经,待体内激素排泄后,出血即止。

【并发症】

  因婴幼儿外阴发育差,缺乏雌激素,阴道上皮抵抗力低,易受感染。加之叮咬出血,蚂蟥进入时带入身上的细菌,易导致外阴炎和阴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