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1-01 18:55浏览:
次
(一)发病原因
阴道腺病确切病因不明,阴道壁出现腺组织为胚胎时期副中肾管残留,未转化成鳞状上皮的柱形上皮,在某些因素作用下发展成不同类型的阴道腺病。导致这种变化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
1.药物影响 多数认为阴道腺病发生与其母亲妊娠期服用非甾体类合成雌激素己烯雌酚(diethylstibestrol,DES)或类似的合成雌激素有密切关系。DES的遗传毒性可能与其一种醌类代谢产物有关,此代谢产物可以通过胎盘而导致胎儿一系列发育异常,服用DES的孕妇可造成胎儿发育中副中肾管内中胚层组织生长到正常的宫颈外口以下,使鳞形上皮和柱形上皮交界下移。另外也可能干扰胎儿发育过程中泌尿生殖窦上皮和副中肾管上皮的正常转化过程,使部分腺体残留未能及时转化为鳞状上皮。以后在女性婴儿或青春期,受某些因素如炎症、激素、损伤等影响,导致残留腺体增生而形成阴道腺病甚至肿瘤。阴道腺病的发生与胚胎早期接触DES的时间、剂量正相关,接触时间越早、越长、剂量越大,则阴道腺病的发生率越高。在妊娠18周前服用DES治疗的母亲其子代约1/3发生阴道腺病,如果在妊娠8周前服用DES则其女性后代阴道腺病的发生率达70%,18周以后服药,却无一例发病。此类病例多在青春期被发现。然而Kaufman随访研究发现对第3代女性子代与其母亲在胚胎时期被暴露于DES并无影响。
化疗药物可能对阴道腺病发生起一定促进作用,Goodman(1991)报道1例应用5-Fu治疗阴道湿疣后8个月出现阴道腺病,而在40个月后发展成阴道透明细胞癌,Bornsteinl993年报道1例应用5-Fu治疗阴道湿疣后1年,在阴道穹隆部出现阴道腺病病灶。
2.阴道环境影响 在1938年DES同世以前,Von Pruesohe 34例女性尸体解剖中发现4例阴道壁有腺体组织存在。国内学者报道37例阴道腺病中均无DES接触史。因此认为,无DES接触史患者也可能发生阴道腺病,DES接触并非惟一原因。无DES接触史患者多在青春期后获得。故也称获得性阴道腺病(acquired Vaginal Adenosis)。阴道正常上皮被某些理化因素如药物、激光、产伤等破坏后,或阴道正常酸性环境被改变,阴道内pH升高,使阴道上皮如同柱状上皮化生一样,阴道表明的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替代,并进一步形成腺体结构,最后发展成阴道腺病。
(二)发病机制
阴道腺病大部分位于阴道上1/3,阴道前壁多见,部分病例可蔓延至阴道中1/3,少数可蔓延到阴道下1/3,甚至处女膜。阴道腺病大体检查可分成4种类型。
1.隐匿型(occult) 阴道黏膜外表面无异常表现,但阴道黏膜表皮下存在腺体组织,常在组织活检或尸检中发现。
2.囊肿型(cycstic) 阴道内膜内含有1个或多个大小不一的囊肿性结构,囊内含黏液,囊壁内衬类似宫颈腺上皮,有时可形成低矮而简单的乳头。
3.腺囊型(adenomatous) 腺组织增生过多,向外生长突出于阴道内形成阴道肿块,有时呈息肉状。
4.斑点型(effluent) 阴道内腺组织增生。腺腔与阴道相通,使阴道变化鳞状上皮由柱状上皮替代,窥诊时病变处呈现红色斑点、颗粒状、花斑状或糜烂状,对碘不着色。
显微镜下腺上皮可表现3种形态:
(1)类似宫颈内膜腺上皮,腺上皮为高柱形。细胞内含黏液,此类最多见。
(2)类似子宫内膜上皮,但无子宫内膜间质。
(3)类似输卵管上皮细胞,此类较少见。
阴道腺病腺细胞常分泌黏液,对黏液卡红或PAS呈阳性反应。在阴道pH值低时,腺上皮细胞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鳞状上皮化生,可出现钉状鳞状上皮,后者有时可见黏液小滴,以此可作阴道腺病依据。病变累及的表层鳞状上皮主要由缺乏糖原的基底细胞和棘细胞组成。
1.症状 患者多数无明显自觉症状。病变范围较广或累及黏膜表面,常有白带增多症状,白带稀薄黏液状或血性白带,还可以表现为性交后出血、性交痛及阴道灼热感。
2.妇科检查 阴道腺病病灶多位于阴道穹隆部,阴道上、中段后侧壁。窥器检查可见阴道黏膜呈糜烂状,红色颗粒样、红色斑点状、浅表溃疡状,触之可出血。有的可呈息肉样突起,有的呈单个或多个囊肿样突起于阴道壁,有的可表现为阴道黏膜折叠成环形绕宫颈外口。阴道触诊有时可触及阴道黏膜下硬节状或砂粒样病灶,直径一般在0.5~5cm。若病变在宫颈者,可发现宫颈横嵴或皱襞或宫颈发育不良,宫颈鸡冠样突起或宫颈外翻等表现。
病理诊断标准是阴道黏膜下有类似宫颈黏膜、子宫内膜或输卵管黏膜的腺体,或阴道正常复层鳞状上皮被腺上皮取代,即可以诊断为阴道腺病。可详细询问患者母亲妊娠期尤其是妊娠8周前有无服用DES史,对有此类病史者应高度警惕,即使无症状也应随访。
阴道腺癌食疗
(一)化疗食疗验方
1、 枸杞甲鱼瘦肉汤:枸杞子30克,甲鱼1只(约500克),猪瘦肉150克。先放甲鱼在热水中游动,使其排尿后,杀死切开,去内脏,洗净切块,加清水适量,与枸杞子、猪瘦肉共炖烂熟,分2~3次服完。
2、枸杞海参瘦肉煎:枸杞子15克,海参250克,猪瘦肉100克。先将海参浸透,剖洗干净,然后与猪瘦肉均切成片状,加水适量共煮至烂熟,调味食用,分次服完。 北京肿瘤医院肿瘤放疗科徐刚
3、 香菇虫草炖鸡:香菇20克,冬虫夏草15克,未下蛋母鸡1只(约10m克)。香菇去蒂,并去鸡毛及头脚和内脏,纳香菇、冬虫夏草人鸡腹,竹签缝口,加水适量慢火炖2小时,调味服食,可分2~3次服完。
4、 牛奶蛋清莲子糊:鲜牛奶250毫升,鲜鸡蛋2个,石莲子50克。将石莲子磨粉,加水适量煮莲子粉成糊状,放人冰糖或白砂糖调味,再放人牛奶和鸡蛋清拌匀,煮沸即可服食。每日或隔日1次。
5、内金谷姜兔肉汤:鸡内金12克,谷芽30克,生姜3片,兔肉100克。加水适量共煲汤, 少量盐调味,喝汤吃肉。每日或隔日1次。
6、 砂仁淮山炖猪肚:砂仁15克,淮山药50克,猪肚1只。砂仁打破,猪肚洗净并去除脂肪。将砂仁、淮山药纳人猪肚内,加水适量,慢火炖至猪肚烂熟,少量盐调味,喝汤或佐膳。
(二) 放疗食疗验方
1、 燕窝炖洋参:燕窝6克,西洋参9克。燕窝用温水泡后去燕毛,西洋参切片,加清水适量,隔水炖12小时后服用。
2、梨汁蔗浆荸荠露:雪梨汁1份,甘蔗汁2份,荸荠1份。三者和匀冷服,或加热后温服。 3、黄芪枸杞煲水鱼:黄芪30克,枸杞子20克,水鱼1只(约500克)。用纱布包黄芪,去鱼鳞及内脏,洗净切块。加水适量炖熟烂,去黄芪渣,油、盐少许调味分次服用。
4、乌龟猪蹄人参汤:乌龟1只(约150克~250克),猪蹄250克,人参10克。先用沸水烫乌龟使其排尽尿液,截去头爪,去除内脏,洗净后与猪蹄均切块。加水适量,慢火炖熟烂,分次服用。
阴道腺癌患者吃什么好?
(1)宜多吃具有抗骨髓病、骨肉瘤的食物,如海带、紫菜、淡菜、海蛤、裙带菜、杏仁、桃仁、李。?
(2)疼痛宜吃龟板、鳖肉、穿山甲、牡蛎、蟹、虾、核桃。?
(3)脾脏肿大宜吃甲鱼、泥鳅、海鳗、毛蚶、海带、裙带菜。?
(4)贫血宜吃猪肝、香菇、芝麻、蜂乳、黄鱼、花生、海参、鲩鱼、鲍鱼。?
(5)宜多吃增强免疫作用的食物:甲鱼、乌龟、海龟、沙虫、青鱼、鲨鱼、水蛇、虾、白花蛇、鲫鱼、桑椹、无花果、荔枝、胡桃、瓜蒌、马齿苋、豆豉、橄榄、杏仁、丝瓜。
(6)感染、溃疡宜吃荠菜、螺蛳、针鱼、泥鳅、鲥鱼、金针菜、油菜、芋艿、绿豆、赤豆、马兰头。
(7)淋巴结肿大宜吃芋艿、沙果、百合、荸荠、桑椹子、田螺、黄颡鱼、猫肉。
阴道腺癌患者吃什么对身体不好?
(1)忌烟酒及辛辣刺激食物。?
(2)忌霉变、腌制、油煎、肥腻食物。?
(3)忌羊肉、鹅肉、猪头肉等发物。
预后:
1.持续存在或鳞化 部分阴道腺病可表现无症状而持续存在,1989年Fu等随访观察953例阴道腺病,结果随访6年中有5%持续存在。有的活组织检查随访发现阴道表面覆盖柱状上皮可转化为鳞状上皮。
2.阴道微腺型增生过长 多为阴道腺病患者服用黄体酮类药物所致,阴道腺病内许多微小腺体增生,阴道壁表面出现较平的颗粒或散在的息肉样块物或菜花样小结节,通常在停药后可自行消退。
3.不典型腺病 为癌前病变,显微镜下见腺体不规则,排列且整齐,上皮多为子宫内膜型,单层或假复层柱状细胞,细胞核大,形态不一,核深染,可见核仁,核分裂少见,DNA多倍体或整倍体。约75%阴道透明细胞癌可伴有不典型腺病。
4.恶变 阴道腺病可发展成不典型增生和癌变,多为腺癌,鳞癌或透明细胞癌少见,发生透明细胞癌约0.1%。
预防:
1,妊娠期,尤其孕8周以前,避免滥用合成雌激素,以减少和防止阴道腺病的发生。
2,对宫内有过DES影响的妇女,应按上述步骤进行检查,并加强随访。
3,对无症状,活检证实为良性的阴道腺病者,不需治疗,但应半年复查一次。
4,增加阴道酸度。采用局部冲洗、坐浴或涂撒缓冲粉剂,维持阴道酸性环境。
5,阴道腺病已发展为透明细胞癌或鳞状上皮癌者,应按阴道恶性肿瘤原则处理。 注意事项:
妊娠期避免滥用雌激素,以减少和防止阴道腺病的发生。对宫内有过DES影响的妇女,应定期实行妇科检查,加强随访。对有阴道局部治疗史的患者,尤其是应用氟尿嘧啶及激光治疗,应定期追踪随访。
随访:对病变小,无症状,经活组织检查为良性者,可随访观察,定期随访检查,每半年到1年1次,检查应包括常规白带检查、原病灶区刮片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发现可疑或原病灶范围扩大、性状改变等应再次活组织检查以明确诊断,除外恶变。
1.活组织检查 在直视或阴道镜下对病灶多点活检,为阴道腺病确诊方法。
2.阴道镜检查及活检 通常阴道镜下可见病灶内有类似子宫颈移行区柱状上皮变化,涂醋酸后可见典型葡萄状组织,转化区内可见鳞状上皮化生,柱状上皮岛,腺体开口和小的腺囊肿,有时可见白色上皮、白斑、点状血管、镶嵌等阴道镜图像。在受DES影响而发生阴道腺病中90%阴道镜检查可见上述不同图像。血管征象通常需绿色滤镜下仔细观察,但通常形态没有明显改变。病灶区醋酸和碘常不着色。利用阴道镜检查诊断阴道腺病有较高的可靠性。
细胞学检查:直接在可疑病灶表面刮片,或从阴道穹隆部和上、中段阴道黏膜刮片后行细胞学检查,如发现黏液上皮细胞或鳞化细胞,提示阴道腺病可能。但因多数病灶位于黏膜下,故刮片细胞学检查结果以阴性为多,且易受阴道炎症影响,对诊断阴道腺病意义有限。但对于随访,上皮不典型增生和早期发现恶变不失为简便经济的一种手段。
1.子宫内膜异位症 阴道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突出于阴道壁表面,可呈暗红色、糜烂状,也可局部形成结节或息肉样黏膜突起,类似斑点或腺瘤型阴道腺病。但前者常有痛经和性交痛,月经前后病灶可有暗红出血点,镜下见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成分。腺腔内常有陈旧性出血。而后者仅有诊断内膜腺体,无内膜间质细胞。
2.中肾管囊肿
(1)阴道中肾管囊肿:可与囊肿型阴道腺病类似,但前者多位于阴道前侧壁,囊肿壁上皮细胞缺乏糖原和黏液,黏液组化染色为阴性。
(2)包涵囊肿:多因分娩、手术或外伤造成阴道壁损伤,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小部分黏膜卷入阴道黏膜下而形成囊肿,多为单个,位于阴道壁下段,与阴道腺病囊肿型类似,但多无症状,病检囊肿内衬复层鳞状上皮,无腺体组织。
3.阴道葡萄状肉瘤 本病也多发生在女婴及幼女,早期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多或阴道出血,但肿瘤多成半透明,形似胚胎状,病理检查肉瘤组织中可找到横纹肌母细胞。
4.阴道透明细胞癌 早期可表现为血性白带、性交出血或阴道不规则出血,病灶局部可形成结节、糜烂、溃疡等,有出血。阴道透明细胞癌可与阴道腺病同时存在,也可有阴道腺病恶变而来。主要依据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5.阴道鳞癌 患者多为绝经后妇女,阴道病灶呈结节、糜烂、溃疡或息肉样,质硬,触之易出血。经病灶活组织检查可以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