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皮肤性病 > 文章内容

小儿家族性嗅神经-性发育不全综合征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8:55浏览: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本病征系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男女都可得这种病,但患病几率极少且男性多于女性。男性发病率在1/10000左右,女性发病率在1/50000左右。

  已知有两个基因与此症相关,X染色体上的KAL-1 gene是导致此症的缺陷基因,现已知位于 X染色体短臂22.3的位置上,约有 11-14%的患者可侦测到有KAL 基因突变;另一个突变基因为FGFR1 gene是以体染色体体显性遗传模式呈现,称之为KAL-2 gene。另有许多其他的基因正在探究中。

  (二)发病机制

  人类胚胎发育的过程中,鼻腔内的嗅神经将嗅觉传递到下丘脑及脑的其他部位。嗅神经在胚胎发育的第25天左右完成。发生于鼻腔内的GnRH细胞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沿着嗅神经上行到下丘脑,停止于下丘脑的弓形核。在那里GnRH神经原分泌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刺激垂体分泌LH(促黄体生成激素)和FSH(卵泡刺激素)。后二者刺激性腺产生睾酮(女性为雌激素)和精子(女性为卵子)生成。当嗅神经发育不全或不能到达下丘脑时,GnRH神经原也就不能到达下丘脑,从而不能在正常的部位分泌GnRH。因此影响了生殖生理功能并与嗅觉失灵并存。

  也可为X-性连锁隐性遗传(X-Linked recessive inheritance)或为男性-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male-limited autosomal dominant inheritance)。女性可能是基因携带者。家族中可有多人发病,亦可有其他男性性功能正常而嗅觉缺失或失灵者,家族中的女性性功能正常但可有嗅觉失灵者。有人认为患者促性腺激素缺乏可能为先天性下丘脑垂体功能缺陷。这种选择性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致性幼稚症,伴嗅球发育不全致嗅觉缺失或失灵。

【症状】

  主要发生于男性。男女发病比约5:1。男性表现为小阴茎或隐睾,女性则为乳房不发育,男女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嗅觉障碍。在早期,患者往往不会注意到两者之间的关系,只是在进行性功能障碍或不育症治疗时才被医生所发现。

  男性主要表现为:睾丸发育不全,曲细精管呈未成熟型,性成熟障碍,青春期第二性征不出现,睾丸小,阴茎如幼童,腋毛及阴毛缺如、稀疏或呈女性型分布,往往缺乏男孩气质,先天性嗅觉减退或者缺失,先天性异常如隐睾、唇裂、先天性肾异常、色盲等。国内报告1例患者至23岁时,双侧睾丸仅0.5cm×0.7cm,阴茎长2.5cm。

  女性主要表现为:第二性征发育欠佳,乳头不发育,子宫、阴道发育不良,无正常发育或发育不好的卵泡,闭经、无排卵,不能受孕。先天性嗅觉减退或者缺失,也可伴发唇裂、先天性肾异常、神经性耳聋等异常。

  先天性嗅觉缺失或失灵表现为对食醋、香水、氨水等芳香挥发性物质无嗅觉或嗅觉十分迟钝。本病征垂体分泌其他促激素的功能均在正常范围,故无甲状腺、肾上腺等功能异常的表现。

  根据临床嗅觉缺失和性幼稚即可诊断。病理检查可见鼻黏膜嗅神经细胞发育不全,以及睾丸活检或是妇科检查有助于诊断。

  可有性功能正常而嗅觉缺失或失灵者。

【饮食保健】

  饮食主要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并发症:

  饮用鲜奶

  一般来说,成年人一天应该喝400~500毫升,即两袋牛奶;至少要喝250毫升左右,即1袋牛奶,最好是750毫升左右,但最多不宜超过1000毫升。

  摄入蛋白质

  从日常膳食中获取蛋白质,对于骨骼的形成和全面健康都很重要。

  建议多吃豆类和绿叶食物,如花椰菜、黄豆、蛋黄、小白菜、芹菜、芝麻酱、芥兰、羽衣甘蓝、芥菜、豆腐、虾皮、甘薯等。

  服用补钙药物,并注意保持饮食营养均衡

  医生建议,在保持合理膳食的前提下,每天可服用500~1200毫克补钙药物,服用剂量应根据实际情况,谨遵医嘱。

  补充锌、铜、镁

  锌的日需求量为10~15毫克;铜和镁的日需求量都是2毫克。过量的锌会阻碍人体对铜的吸收,因此一定要注意保持摄入量的平衡。

  维生素K

  维生素K的日需求量为80微克。只需保持合理的日常膳食,人体便能轻易地获取到足够的维生素K。水果、绿叶蔬菜、块根类蔬菜、种子和乳制品都是维生素K的最佳食物来源。

  摄入微量的硼

  只要多吃些水果和蔬菜即可,如吃1个大苹果,便能获取0.5毫克硼,满足人体对硼的需求。

  膳食中也有很多因素会对骨骼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引起骨质疏松。

  少喝咖啡

  少喝可乐

  少吃盐

  少喝酒

  少服用含铝的抗酸剂作为补钙药物。

【护理】

【治疗】

  预防患儿的出生:

  进行遗传咨询:

  对于有家族病史的:要遗传咨询可以帮助患病成人进行选择性生育。

  婚前体检:在预防出生缺陷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作用大小取决于检查项目和内容,主要包括询问疾病家族史、个人既往病史等,做好遗传病咨询工作。在妊娠期产前保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系统的出生缺陷筛查,包括定期的超声检查、血清学筛查,进行染色体检查。

  产前检查:在妊娠期产前保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系统的出生缺陷筛查,包括定期的超声检查、血清学筛查等,还要进行染色体检查。

  已经患病的病人:

  伴有嗅觉问题的患者需要注意:建议配备气体探测器预防家庭内煤气泄漏,食品和饮料特别注意保质期。

【检查】

  血清生殖激素检测:血浆睾酮、血促卵泡成熟激素、尿促卵泡成熟激素(FSH)低值甚或测不出。血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兴奋试验可无反应。

  睾丸活检:可见间质细胞数目减少或完全缺乏,细精管内缺乏精子形成。

  脑电图:可见异常波形。

  组织病理检查:部分患者检查可发现大脑嗅叶缺损或发育不全,从临床及病理材料中均未能发现下丘脑、垂体有明确的器质性病损。

  B超检查:可发现性腺(睾丸或卵巢)和子宫发育不良、隐睾等。腹部B超检查肝、胆、胰、肾发育情况。

  磁共振显像:发现该病患者特别是嗅觉减退的患者,大脑嗅回发育不全,嗅球和嗅束缺失。

  其他检查:遗传学检查,精液理化分析,精液细胞学检测,甲状腺功能(TT3、FT4、TT4、FT4、TSH)、游离皮质醇测定,GnRH兴奋试验检测及LH脉冲分析、左旋多巴及胰岛素低血糖兴奋试验、骨龄测定等。

【鉴别】

  与其他性幼稚性疾病鉴别,本症伴有嗅觉的缺失和性染色体正常有助诊断。

  性幼稚病又叫做性发育不全,性器官的正常发育受丘脑一垂体-性腺内分泌轴的激素调节。若上述内分泌器官出现病变,相应激素的分泌显著减少、或缺乏,可导致性器官发育不全。性幼稚症患者均无第二性征、生殖器呈幼稚状态。由于原发病变的部位不同,缺乏的激素种类不同,则对全身发育的影响也不同,如垂体病变而致生长激素缺乏,患者表现为侏儒症;如男性患者单纯雄激素缺乏,则使长骨骺延迟融合,身高超常、下身长度大于上身长度,故站立时高而坐位时矮。女性患者由雌激素缺乏,主要临床表现为原发性闭经。

【并发症】

  合并有色盲、神经性耳聋、视网膜色素变性、唇腭裂、鱼鳞癣、癫痫及智力不全等。

  合并有兔唇、唇腭裂

  单侧肾脏发育不全、智能障碍及二眼眼距过小等。

  在某些情况下,这种疾病对心理影响可能大于任何身体症状。社会耻辱感会伴随患者身心发展,可能会导致一些病人长期自闭,难以适体应社会群(无论在身体上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