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皮肤性病 > 文章内容

外阴中肾管囊肿(处女膜囊肿,阴蒂囊肿)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8:55浏览: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外阴中肾管囊肿是由中肾管残留来源的囊肿,在外阴部位比较少见。

  因为中肾管残留的末端部分只到达处女膜和阴道口,因此这种囊肿多发生于处女膜、小阴唇邻近阴蒂或尿道周围的地方。

  (二)发病机制

  来源于胚胎时期中肾管阴道部残迹,因上皮生长,分泌物潴留扩张而形成囊肿。

  中肾管在输卵管系膜中,走向内侧子宫侧壁及宫颈侧壁,再沿阴道前侧壁而止于阴道口。途中任何部由于退化不完全,均有可能发生囊肿。

  有研究指出,在正常胚胎发育过程中,中肾结构退化闭锁,失去腺性内衬,若这些小管持续且保留其分泌功能,则可因分泌物积聚而形成囊肿。

【症状】

  一、症状体征:

  1、发生位置:

  外阴中肾管囊肿多位于小阴唇、阴蒂、处女膜、前庭的侧前部位处,一般较小,

  从组织发生学而言,中肾结构的囊肿应出现于前庭的侧前部位,而副中肾来源的囊肿在前庭的任何部位都可发生。

  2、囊肿外观:这类囊肿壁薄,半透明,常带蒂,囊肿较小者多无症状。囊肿一般较小,直径多为1~2cm,但亦有直径达10cm者,凸出于阴道口,囊壁很薄,有波动感。有时囊腔可沿阴道旁向上通入腹膜外腔。

  3、症状:囊肿较大时出现下坠不适感。囊肿为单发性,双侧发生者偶见。

  二、相关检查:

  可行病理检查帮助诊断。

  二、诊断:

  结合病史、体征症状和临床检验进行诊断。

【饮食保健】

 外阴中肾管囊肿吃那些对身体好?

  饮食宜新鲜清淡,又富于营养,多食水果。

  肾囊肿饮食多吃优质蛋白质高的食物,注意高纤维、高维素食物的补充及低脂肪、适当的糖饮食。  外阴中肾管囊肿最好不要吃那些食物?

  1.禁食发物。如鱼类、虾、蟹、鸡头、猪头肉、鹅肉、鸡翅、鸡爪等,食后会加重阴部的瘙痒和炎症。

  2.尽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例如:洋葱、胡椒、辣椒、花椒、芥菜、茴香。

  3.避免吃油炸、油腻的食物。如油条、奶油、黄油、巧克力等,这些食物有助湿增热的作用,会增加白带的分泌量,不利于病情的治疗。

  4.戒烟戒酒。烟酒刺激性很强,会加重炎症。

  5.忌过咸类食物,特别是腌制类; 6.忌被污染的食物如不卫生的食物、腐烂变质的、剩饭剩菜等; 7.忌烧烤类食物;

【护理】

  流行病学: 外阴的中肾囊肿发病率较低。

  预后:此病预后良好,治疗得当者可完全康复。

【治疗】

  预防:

  1、注意卫生:注意卫生宣教,保持外阴部清洁干爽。

  2、增强体质、预防感染:注意劳逸结合,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果,多锻炼,多休息。

  3、定期体检:早期防治可提高生存率,定期观察随访。

【检查】

  一、PAS染色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

  1、PAS染色:又称过碘酸雪夫染色,糖原染色。一般用来显示糖元和其它多糖物质。

  1)原理:过碘酸能使细胞内的多糖乙二醇基氧化成二醛,再与Schiff氏液的无色品红结合,呈红色,定位于胞浆上。

  2、肿瘤标志物检查: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是反映肿瘤存在的化学类物质。

  (1)分类

  1)肿瘤组织产生,包括:分化抗原;胚胎抗原(AFP,CEA);同工酶(NSE);激素(HCG);组织特异性抗原(PSA,free PSA);粘蛋白,糖蛋白,糖脂(CA125);癌基因及其产物;多胺类等。

  2)肿瘤与宿主相互作用后产生,包括:血清铁蛋白;免疫复合物;急性时相蛋白;同工酶;白细胞介素受体;肿瘤坏死因子等。

  二、组织病理学检查:

  中肾囊肿内壁衬以无纤毛的立方形或低柱状上皮,有一层清楚的基膜,偶然可见到腔内为鳞状上皮。

【鉴别】

  外阴中肾管囊肿应与下列病症相鉴别:

  一、肾囊肿(renal cyst,cyst of kidney)

  1、定义:

  肾囊肿是最常见的肾脏异常,是肾脏内出现大小不等的与外界不相通的囊性肿块的总称

  2、分类:

  常见的肾囊肿可分为成人型多囊肾、单纯性肾囊肿和获得性肾囊肿。

  3、年龄:

  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但2/3以上的患者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被认为是衰老的改变。

  4、临床表现:

  大多数肾囊肿不引起任何症状。如引起腰部胀痛或尿频、尿急、尿痛、尿血等泌尿系感染时,一般囊肿均较大,直径在5cm以上。

  若囊内大量出血使囊壁突然伸张,包膜受压可发生腰部绞痛,继发感染时,除疼痛加重外,可伴体温升高和全身不适。

  囊肿巨大时,在腰腹部可出现包块。

  二、副中肾囊肿

  1、起源:

  与中肾囊肿临床上很难区别,它发生于副中肾管的残迹。在胚胎的早期,阴道内为副中肾结构的腺性上皮所占有,后来由于尿生殖窦的复层鳞状上皮往上生长,代替了原来的副中肾管上皮,在此过程中,某些副中肾上皮岛可能遗留下来,因其有腺上皮结构,且有分泌功能,故形成了副中肾囊肿。

  2、分类:

  即宫颈管上皮与输卵管上皮。宫颈管上皮有分泌黏液的高柱状上皮,核位于底部,有清晰的细胞质,有时称之为栅状细胞(picket cells)。输卵管上皮主要的特点是内衬以不规则的柱状上皮,有的有纤毛,有的无纤毛,核较大,基膜不清。

  3、区别:

  中肾和副中肾囊肿除了其上皮细胞的形态有所不同外,还有其外围有否平滑肌纤维也是一个区别,中肾囊肿上皮外侧有平滑肌纤维而副中肾囊肿往往没有。

  4、鉴别检验:

  最可靠的方法是用PAS染色鉴别,中肾囊肿不含黏液,PAS阴性,而副中肾囊肿则阳性。

【并发症】

  若囊肿发生于尿道下,则可有尿频或尿潴留的症状。

  一、尿频:

  正常成人白天排尿4~6次,夜间0~2次,次数明显增多称尿频。

  二、尿潴留:

  尿液在膀胱内不能排出称为尿潴留。

  如尿液完全潴留膀胱,称为完全性尿潴留;如排尿后仍有残留尿液,称为不完全性尿潴留。

  急性发作者称为急性尿潴留,急性尿潴留时膀胱胀痛,尿液不能排出;缓慢发生者称为慢性尿潴留,此时常无疼痛,经常有少量持续排尿,又称假性尿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