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1-01 18:53浏览:
次
1.心理社会因素 如婚姻的改变,子女的离别,朋友交往减少,孤独,生活的稳定性受到影响,缺乏安全感,均可成为发病的诱因。有一部分病人系医源性的,医生不恰当的言语,态度和行为而引起患者的多疑,或者医生作出诊断不确切,反复令病人作些检查,则造成病人产生怀疑患有某种疾病的信念。有一部分病人,在躯体疾病以后,通过自我暗示或联想而疑病。
2.素质因素 易感素质也是重要的发病基础,已发现本病在同一家庭成员有类似发作。此类病人人格特征为敏感、多疑、主观、固执、谨小慎微,对身体过分的关注,要求十分十美,男性患者病前常具有强迫人格,女性则与癔症性格有关。
诊断标准如下: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以疑病症状为主要临床象,表现为下述的至少一项:
(1)对身体健康或疾病过分担心,其严重程序与实际健康情况很不相称。
(2)对通常出现的生理现象和异常感觉作出疑病性解释。
(3)牢固的疑病观念,缺乏充分根据,但不是妄想。
3.反复就医或反复要求医学检查,但检查结果阴性或医生的合理解释不能打消顾虑。
4.排除强迫症、抑郁症、偏执性精神病等诊断,疑病症状不只限于惊恐发作。
疑病症的中医食疗选方:
1、紫河车1个,洗净后煮汤服用。适用于精神分裂症病久体虚、神志恍惚者。
2、猪肝1只,洗净,腔内放入金戒指1枚,用线缝好,加水适量,煮沸出汤,重新加水炖烂,取出戒指,喝汤吃肚,分次服食。适用于精神分裂症躁扰不安、恼怒多言者。
3、黑木耳30克,用水浸泡发开,加豆腐300克,核桃7个(去皮),用水炖熟,连汤服食。适用于精神分裂症形瘦面红、五心烦热、大便干结者。
4、百合60克,加水3碗,煎至2碗,然后取鸡蛋2个,去蛋白,取蛋黄搅烂,倒入百合汤中拌匀,文火煮,再加白糖或冰糖适量调味,分2次一天内服食。适用于精神分裂症情绪焦虑、多言善惊、烦躁不眠者。
5、枸杞子280克,猪心1个,洗净,切成小块,同放入油锅内炒熟,加食盐、味精调味。适用于精神分裂症烦躁不眠、心悸易惊者。
6、莲心3克,研末,大枣10枚煎汤送服,每日1次,饭后服。适用于精神分裂症情绪焦虑、时而躁狂者。
7、龙眼肉10克,莲子50克,大枣20枚,水煎后加糖少许食用。
8、龙眼肉10克,酸枣仁10克,五味子5克,大枣10枚,水煎代茶饮。
9、五味子10克,龙眼肉10克,酸枣仁5克,合欢皮5克,水煎代茶饮。
10、百合30克,龙眼肉15克,生晒参5克,大枣10枚,水煎早晚服用。
11、莲子50克,百合10克,酸枣仁5克(打碎),水煎1小时,吃莲子喝汤。
另外,疑病症治疗应多喝由鸡蛋、牛奶和蜂蜜煮成的大米粥。
1.疑病症的诊断必须十分慎重,不应乱下结论。原因有三:其一,疑病症是一种功能性神经症,必须对患者进行认真细致的客观检查,在排除器质性疾病基础上,才能下本病诊断。轻率下诊断,将器质性疾病误诊为功能性疾病,会延误病情,危害病人健康。其二,不少患者对疑病症诊断有反感,常将疑病症与装病等同起来,导致对医生不信任,这样不利于心理治疗。
2.对确诊为疑病症的患者,以心理治疗为主,结合其他综合措施,才能有效地促使其恢复健康,消除疑病观念。其中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掌握对抗疑病症四大原则,是至关重的心理治疗措施:
(1)不要看有关医学卫生的书刊和其他宣教资料。这是疑病症心理治疗的重要原则。
(2)改变四处投医问病的习惯,除非确实有某种疾病,才接受必要的医学诊治。
(3)杜绝经常自我注意、自我检查、自我暗示的不良生活习惯。无根据的担心疑虑,本身就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因素,是诱发多种身心疾病的导火线。
(4)只要不是器质性疾病,对自己身体上一切功能性症状和不适要抱着"听之任之"的态度。
3.疑病症需要药物治疗,通过药物治疗可以消除身心不适症状,增强病人的自信心,加速康复时间。不少病人在心理治疗和药物配合下得以康复。
如何预防疑病症
对疑病症的治疗多采用支持性心理疗法。任何一种心理治疗都能给予病人某种程度的精神支持。如果治疗者提供的支持构成心理治疗的主要内容,那么这种治疗方法就称为支持性心理疗法。专家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做到“五不”:
不查资料:有疑病倾向的人,尽量不要查阅有关医学卫生方面的资料,尤其避免上网查阅,这是疑病症心理预防的重要原则。
不乱求医:改变四处投医问病的习惯。只有确实有某种疾病,才接受必要的医学诊治。
不要太敏感:杜绝经常自我注意、自我检查、自我暗示的不良生活习惯。因为人对机体内部的各种信息和各种刺激都有感知能力。感觉过分敏感,就会脱离现实,会把生理的感觉疑为疾病的过程,把轻微的小病体验为大病、重病。感觉要恰如其分才能准确评价机体的状态,无根据的担心疑虑,本身就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因素,是诱发多种身心疾病的导火线。
不要过分关注:只要不是器质性疾病,对自己身体上一切功能性症状和不适要抱着“听之任之”的态度。
不拒绝诊治:对于偶然发现的确实存在的疾病,要积极诊治;对于个人不能克服的疑病症,必要时接受心理咨询。
以原发性疑病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患者对自己的健康状态过分担心,对时出现的异常感觉或生理现象作出疑病性解释,有牢固的疑病观念,反复就医,不接受医生解释、说理和保证;病程在6个月以上,即可诊断为本病。如疑病症起病在其他疾病之后,应考虑为继发性疑病症。
疑病症状可见于其他精神病,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抑郁症 最常伴有疑病症状,如为重性抑郁症状,尚有一些生物学方面的症状,如早醒性失眠,昼重夜轻的昼夜节律的改变,体重减轻,及精神运动迟滞,自罪自责等症状可资鉴别。隐匿性抑郁症应特别注意与疑病症相鉴别,隐甙性抑郁症以躯体症状掩盖了抑郁症的本质,但往往经过抗抑郁治疗常能获得显著的疗效,而疑病症则较困难。
2.精神分裂症 早期有疑病症状,但其内容多为离奇,不固定,有思维障碍和常见的幻觉和妄想,病人并不积极求治,可以鉴别。
3.其他神经症 如焦虑症、神经衰弱和抑郁性神经症均可有疑病症状,但这些疑病症状均系继发性的。而疑病性神经症则其疑病症状为原发或首发症状。注意症状发生的顺序,结合临床的特点,不难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