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一)发病原因
在癔症、边缘性人格障碍及儿童和青少年发育障碍3种精神疾病时,可表现出明显的人工皮炎表现。引起皮肤损害的因素很多,如物理因素(手或尖锐的工具等)、化学因素(腐蚀性药品)、生物因素(动、植物)。
(二)发病机制
癔症患者制造皮损时可能并非出于有意,其制造损害的目的是为了缓解内心的冲突;边缘性人格障碍制造损害的目的是为了缓解其心情紧张,有助于定义自我界限和建立人格及性格特性;儿童和青少年型患者的损害来源于亲子关系异常,多由患者自身因素所致,偶可由父母所致。
【症状】
1.部位常在优势手所及部位,最多见于面部、颈部、身体前面、上下肢、掌跖,生殖器等部少见。
2.皮疹形态据所用器械、药品等而定,一般皮疹界清,并具特殊形态,如尖锐器械常引起线形划伤,腐蚀性药物可形成点状、线状红斑、水疱或浅在溃疡。损伤多轻微表浅,但坏疽或溃疡亦不少见。皮损的轻重与刺激物性质、强度、剂量、作用时间及局部组织耐受性而定。
3.患者常表现出人格异常的特点,如患者似对损害表现出无动于衷,病史模糊不清;在医生试图诱导其说出皮损发展的详情时,患者常表现出愤怒和违拗的表现等。
4.组织病理缺乏特异性改变。
据病史,皮损及患者人格异常,可考虑该病。
【护理】
1.应给予精神、心理咨询,及早纠正其人格,使其向健康的人格发展。
2.家长和教师都要在心理卫生方面给予青少年以师表影响。
【鉴别】
需排除下列疾病感染、败血性梗死、结节性多动脉炎,坏疽性脓皮病、脂膜炎,节肢动物咬伤、肉芽肿性炎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