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皮肤性病 > 文章内容

原发性肝癌(肝癌)(2)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8:51浏览:

【治疗】

  预防:积极防治病毒性肝炎,对降低肝癌发病率有重要意义。乙肝病毒灭活疫苗预防注射不仅防治肝炎有效果,对肝癌预防也必将起一定作用。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应用血制品。预防粮食霉变、改进饮水水质,戒除饮酒嗜好亦是预防肝癌的重要措施。在肝癌的一级预防尚未完善之际,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在肿瘤学上被称为“二级预防”则显得十分重要。自实施肝癌筛查以来,原发性肝癌的诊断进入了亚临床水平,早期肝癌比例不断增高,5年生存率亦明显提高。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肝癌的高危对象(35岁以上有慢性肝炎史或HBsAg阳性者)采用检测AFP与超声进行筛查,检出了许多早期肝癌,经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效地降低了肝癌的病死率。

  1.人群预防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新发病例约11万例,占全世界病例40%左右。控制肝癌的发病率、降低死亡率,目前肝癌防治已列入我国预防重点。肝癌的人群预防以一级预防和人口普查或筛检为重点。

  肝癌的一级预防是指以预防肝癌的发生为目标,是使人们避免或尽量少接触已知的致癌因素和危险因素。根据肝癌的病因学方面的研究,我国在肝癌高发地区采取了“管水、管粮、防肝炎”的战略措施,或者说实行了“防治肝炎、管粮防霉、适量补硒、改良饮水”的一级预防。具体如下:

  (1)治水管水、改善饮水卫生:饮水中有机物污染与肝癌发生有一定关联。研究提示饮用高度污染的地面水,加氯水、高浓度三氯甲烷水使患癌症的危险性增加,这种危险性可能来自饮用水污染中具有相加和协同作用的多种致癌物。又有研究提示饮水和HBV携带状态在肝癌发病上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目前已查明肝癌高发区饮水中含有多种致癌剂,虽然这些污染水体中的各单个致癌含量甚微,但全部致癌物的浓度经长期少量摄入后可达到致癌的阈值,因此不少学者认为改水、管水、改善饮水卫生可能有助于降低肝癌的发病率。近年来,启东县居民加强饮水管理,大部分居民改饮深井水水质符合卫生标准,调查表明肝癌发病率已大幅度下降。扶绥县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全县大面积改良饮用水,绝大部分居民饮用深井水和水利水,收到良好效果。

  (2)加强粮油食品防霉去毒:减少黄曲霉毒素摄入量,阻断或抑制黄曲霉毒素的致癌作用。在肝癌高发地区,肝癌的发生率与粮食霉变,特别是玉米的黄曲霉毒素污染呈正相关系。鉴于粮食霉变环节主要在于田间收获期和收获后的处理期以及储存期,不少学者认为加强这些环节的防霉措施极为重要。另外改变种植习惯,以水稻代替玉米,提倡食用大米,也是减少黄曲霉毒素摄入的方法之一。

  对于已经霉变又不能抛弃的粮油食品也可用挑选霉粒及加工减除法除去一定的毒素。

  (3)阻断HBV感染,积极防治肝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目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肝癌高发区,其乙肝病毒携带率也高,80%的肝癌病人均有乙肝病毒感染。在肝癌病人中,发现了乙肝病毒DNA整合到肝细胞的DNA中。因此阻断HBV感染是预防原发肝癌的重要途径,而接种乙肝疫苗是控制乙肝最根本和有效的措施。WHO指出在HBV低流行区应选择性使用疫苗。而在中高流行区,所有婴儿都应接种疫苗,应把乙肝疫苗的应用纳入扩大的计划免疫中去。实践证明,对新生儿,特别是HBsAg阳性及(或)HBe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免疫效果可靠。在启东市,至1990年底,已接种新生儿41717人,疫苗接种率达98.6%,5岁时抗HBS阳性率达82%,目前已观察到慢性肝炎下降的趋势。接种乙肝疫苗预防肝癌的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证实。

  (4)对肝癌高危人群进行药物预防:国内外的研究提示,提高硒水平可能有助于降低肝癌的发病率。新西兰在低硒的农场使用亚硒酸钠颗粒施田和丹麦对土地喷硒肥,结果改变了当地贫硒的现象。我国启东县在低硒地区38万人群中进行了预防性试验,通过向农作物喷雾硒肥,结果使玉米和大麦硒水平提高了6倍,居民血硒水平也大大提高。动物实验提示,硒能显著抑制肝炎及癌前病变。硒的防癌作用在早期主要表现为抑制增生灶的形成,在晚期抑制增生灶的癌变。近来中美合作在启东县现场居民中干预实验表明,4年来服硒盐(15mg/kg)和硒酵母制剂,人群肝癌标化发病率由原来的42/10万降至30/10万,对照组发病率未见下降,二者差异显著。实践证明在肝癌高发现场补硒安全可行。显示了硒预防肝癌的价值和意义。

  国内外报道的对肝癌有预防作用的化学性药物还有左旋咪唑、维生素A和维生素C等,我国中药和天然食物丰富,开发这一宝库预防肝癌值得探索,最近研究较多的是绿茶。研究表明:绿茶对黄曲霉毒素B1致大鼠肝癌有明显抑制作用,同时也观察到绿茶提取物可抑制二乙基亚硝胺诱发的大鼠肝癌前期病变。肝癌高发区的流行病学也提示,绿茶可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此外尚发现一些治疗肝炎的中药,如丹参、五味子、香菇多糖、云芝多糖等有拮抗黄曲霉毒素致大鼠肝癌形成的作用。

  (5)卫生宣传教育和有关行政法规的实施:一级预防是针对大规模人群的社会工作,范围广、花费大、阻力大,又难以在短期内显示出效果,执行难度大,因此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实施卫生宣传教育,增加公共的防癌意识,是保证肝癌一级预防措施实行的重要条件,必要时应采取有关行政手段及法规。

  肝癌的一级预防是重要的,在降低肝癌方面有很大的潜力,但当前仍应强调具有实际效果的Ⅱ级预防。在人群预防中,实施肝癌普查或筛检,早期发现肝癌是二级预防的一个重要方面。

  ①普查的对象:80年代以前,我国的肝癌普查工作曾出现一个很大的矛盾,即关于“耗费与效益”的矛盾。在自然人群中普查,即使是上海这样的肝癌高发区,其检出率也只有14.7/10万,耗资甚巨,收效不高。80年代以来,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对肝癌的高危人群作了划分,因此肝癌普查从对自然人群普查转为对高危人群普查,检出率大大提高,很好地解决了耗资与效益的矛盾,这一概念也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接受。一般认为高危人群指40岁以上,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以及慢性肝炎病史5年以上(指5年前曾患肝炎者),尤其是男性的及有家族史者。

  ②普查的方法:作大规模人群的普查必须采用一个方法简便,灵敏度高和准确可靠的检测方法。甲胎蛋白(AFP)的血凝方法大致符合这一要求。AFP血凝法阳性低限为40µg/L,其假阳性率为30%,对每一例AFP血凝法阳性病例应作放射免疫法复核。AFP确实增高者应建议其到专科诊查。

  我国原发性肝癌患者中AFP检测的阳性率约为70%,即约有近1/3的患者难于以AFP检测获得早期发现。AFP以外的其他肝癌标志物因种种原因皆不适于普查。B超的临床应用已经证实是一种简便易行、准确可靠的影像学诊断方法,近年来已被逐步列入肝癌普查工作中。B超与AFP联合检测确实解决了AFP阴性病例的肝癌早期发现问题。

  ③普查的间隔时间:关于普查的间隔时间,各学者报告基本一致,一般认为对于高危人群,至少每6个月普查一次。

  ④普查工作的组织:应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癌症的防治知识及癌症早期发现的重要性,对高危人群的宣传工作尤应注意既能使其认真对待,定期接受检查,又避免不必要的紧张。

  要做好普查工作必须调动厂矿企业等基层保健组织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做好动员及检查对象的组织工作,定期检查对AFP增高病例督促密切随访工作。

  肝癌高发区的综合预防

  江苏省启东市综合预防肝癌:自70年代以来,江苏省启东就开始进行肝癌的防治工作,在预防方面做了“管水、管粮、防治肝炎。”启东居民的饮水习惯有了极大的改变,基本上不再饮用泯沟水、土井水、河水,而以深井水(地下200米左右)为主,宅沟几乎都已填平,至1998年有深井数263口,受益人数达 113.3万,覆盖率达96.8%。城镇居民饮洁净水的已占很高比例。饮水污染已得到较彻底的控制。黄曲霉毒素(AFT)是启东肝癌高发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近20多年中,以抓好“防霉去毒,减少毒素摄入”为主要措施,随着主粮结构的变化(从玉米为主改为以大米为主),AFT的摄入量相对减少,但是,仍有少数居民以玉米为主粮,并从他们的玉米样品中检测出AFB1,并从他们的血液标本中,均检测出血清AFB1白蛋白加成物。启东肝癌研究所并研究了以化学预防剂来防治AFT的危害。20多年来,也采取措施控制肝炎的传播。1980年~1999年,启东肝癌死亡率上升速度有所放慢1975年~1992年,肝癌死亡率上升了1.99倍。由此可见,综合预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广西省扶绥县预防肝癌:自1974年起,开始了对肝癌的防治研究。扶绥县肝癌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黄曲霉毒素、乙型肝炎病毒和饮水污染。近20多年来开展了以“减少黄曲霉毒素摄入量和改良饮用水”为主要内容的全人群肝癌综合预防, 并在肝癌高危人群中试行化学预防,取得了初步成效。从1982年开始,实施了系统改水工程,全县饮用塘水者的比例从1981年的34%下降到1994年的 9.4%。饮用深井水和自来水的居民从22.5%上升至63.6%。改水满5年者发病率有所下降,改水满8年者,发病率下降有显著意义。发病率从改水前的 78.52/10万下降至改水后的48.26/10万。减少黄曲霉毒素摄入量的主要措施包括:改变主粮结构,降低玉米占口粮的比例,玉米占口粮比例从60 年代的40%降至80年代的13%左右。实施粮油防霉去毒措施,1972年~1981年与1982年~1991年相比,受检样品AFB1阳性率从 70.13%下降至32.94%, 居民的AFB1摄入量随之大幅度减少。在高危人群中,先后进行了左旋咪唑、绿茶和丹参的化学预防,都有一定效果。扶绥的肝癌发病率以1994年与1974 年相比,肝癌发病率下降了24.94%。其中女性肝癌发病率下降有极显著意义。在后十年中,15~30岁年龄组肝癌发病率下降尤为突出,分别下降 35.16%~60.72%。在当前国内外许多国家和地区,肝癌发病率普遍上升的情况下,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2.个人预防

  (1)一级预防:个人一级预防应在人群预防的基础上进行,除了自觉接受人群预防的各项措施外,针对致病因素,采取适当的措施。

  (2)二级预防:肝癌的二级预防就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即预防肝癌的临床发作。对于肝癌高危人群应定期作AFP与B超检查,至少每半年一次,这样可使许多肝癌病人得到早期诊断。早期诊断的目的在于早期治疗,早期肝癌应尽量争取作手术切除,以求根治。有学者指出肝癌二级预防的目的在于抢救病人的生命,而不应满足于诊断后生存期延长,因为这种生存期的延长其中包括了在临床症状出现前就因早期发现而带来的一段生存期。

  (3)三级预防:除了早期发现以作根治性手术外,由于肝癌外科临床的进步,复发性肝癌的二次手术以及“大肝癌变为小肝癌”后二期手术,使大批病人获得根治。对于根治性手术后的病人,仍应定期密切随访,每1~3个月复查一次AFP和B超,早期发现复发性肝癌,用时可服用保肝及提高机体免疫力的药物,预防肝癌复发,对于姑息性治疗后的病人,应采用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局部酒精注射,放射治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一系列综合措施以延缓病人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对肝癌晚期出现的症状予以对症处理,减轻病人的痛苦。

【检查】

  1、血清学

  (1)AFP:AFP是当前诊断肝细胞癌最特异的标志物。AFP是胎儿时期肝脏合成的一种胚胎蛋白,当成人肝细胞恶变后又可重新获得这一功能。由于孕妇、新生儿及睾丸或卵巢的生殖腺胚胎癌亦可出现,入AFP对肝细胞肝癌仅有相对特异的诊断价值。因检测方法灵敏度的提高,在一部份肝炎、肝硬化及少数消化道癌如胃癌、结肠癌、胰腺癌等转移性肝癌亦可测得低浓度AFP。故AFP检测结果,必须联系临床才有诊断意义。

  目前多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或AFP单克隆抗体酶免疫(EIA)快速测定法检测血清AFP含量,正常人血清中可没理微量,小于20μg/L水平。肝细胞癌增高者占70~90%。通常AFP浓度与肿瘤大小有相关,但个体差异较大,一般认为病理分化接近正常肝细胞或分化程度极低者AFP常较低或测不出。国外公认标准往往偏高,易于漏诊。我国重视中等和低浓度AFP增高的动态观察。临床实践中对AFP低浓度者常须结合影像诊断技术进行随访,有助于及早确立诊断。肝癌常发生在慢性活性肝病基础上故须加以鉴别。慢性肝炎,肝炎后硬化有19.9%~44.6%患者AFP增高,浓度多在25~200μg/L之间,良性肝病活动常先有丙转氨酶明显升高,AFP呈相随或同步关系,先高后低,一般在1~2月内随病情好转,转氨酶下降,AFP随之下降呈“一过性”。有时良好肝病活动AFP亦可呈反复波动、持续低浓度等动态变化,但必须警惕肝病活动的同时可能有早期癌存在。

  ⑵其他肝癌标志物的检测:近年来现血清AFP阴性的原发性肝癌有增多趋势,因此,开发更新、更特异、更敏感的标志物已成为紧迫的课题,寻找癌胚特性的同工酶及异质体;寻找特异亚组成成份为当前肝癌血清标志物研究的方向。近年来国内外报道对肝癌诊断具有较高价值的有:

  ①r-GT同工酶(GGTⅡ):应用聚丙烯酰胺梯度电泳分离法可显示同工酶12条带。Ⅰ´、Ⅱ、Ⅱ´带是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条带,阳性率为79.7%,AFP阴性者此酶阳性率为72.7%。

  ②甲胎蛋白异质体(Fuc AFP):目前以扁豆凝集素(LCA)亲和交叉免疫自显影法测定AFP异质体诊断价值为高。有二种异质体即LCA非结合型(AFP-N-L)和结合型(AFP-R-L)。肝癌含AFP-N-L平均49.13±27.20%(0~100%),<75%为肝癌诊断标准,阳性率86.0%,随病情恶化而降低。非癌肝病AFP-N-L为93.30±7.66%,假阳性率为1.6%。

  ③异常凝血酶原:肝脏合成凝血酶原无活性前体,经维生素K,r羧化为活性形式。肝癌时,肝癌细胞的微粒体内维生素K依赖性羧化体系功能障碍,羟化酶活力下降,导致谷氨酸羧化不全,从而形成异常凝血酶原。最近人们发现肝癌细胞自由具有合成和释放异常凝血酶原的功能。国内用放射免疫自显影法测定异常凝血酶原≥250μg/L,为标准,肝癌阳性率为69.4%,AFP低浓度和AFP阴性肝癌的阳性率分别为68.3%和65.5%,小肝癌符合率为62.2%,多数资料表明异常凝血酶原对原发性肝癌有较高的特异性性,各种非癌肝病、继发性肝癌及良性肝肿瘤的假阳性极低,可能成为有价值的肝癌标志物。

  ④血清岩藻糖苷酶(AFu):AFu属溶酶体酸性水解酶类,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岩糖基的糖蛋白、糖脂等生物活性大分子的分解代谢。AFu超过110Kat/L应考虑原发性肝癌,国内报道AFu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阳性率为81.2%,对AFP阴性肝癌和小肝癌阳性率分别为76.1%和70.8%,继发性肝癌、良性肝占位病变均阴性,但肝硬化、慢性肝炎的假阳性较高。

  ⑤M2型丙酮酸激酶(M2-PyK):丙酮酸激酶(PyK)是糖酵解中的关键酶,有L,R,M1M2(k)型4种同工酶,胎肝及肝癌组织中主要是M2(K)可视为一种癌胚蛋白,ELIS夹心法可测到Pg级微量灵敏度高的癌标志。正常值为575.8±259.5ng/L肝癌者较正常高5倍,在小肝癌阶段即明显增高,分化愈差M2-PyK值得高愈明显。阳性率5.2%,消化道肿瘤亦可升高,而肝炎、良性肝肿瘤不高。

  ⑥同工铁蛋白(AIF):同工铁蛋白在肝癌时由于肝癌细胞合成增多,释放速度加快故对肝癌诊断有一定意义。正常人为16~210μg/L300μg/L为诊断界值,肝癌患者72.1%超过此值,假阳性为10.3%,AFP阴性或低浓度AFP肝癌阳性率66.6%,<5cm的小肝癌阳性率62.5%。

  ⑦α-抗胰蛋白酶(AAT):人肝癌细胞具有合成分泌AAT的功能,当肿瘤合并细胞坏死和炎症时升高,用免疫过氧化酶技术显示肝癌时高于4000ng/L者占74.9%,良性肝病为3~10.9%,AFP阴性肝癌阳性率22.7%。

  ⑧醛缩酶同工酶A(ALD-A):肝癌时ALD-A出现并增高>800ng/ml时有助诊断,AFP阴性肝癌阳性率为73.6%。

  综述上述肝癌标志物对原发性肝癌尤其是AFP阴性病例的诊断有辅助意义,但仍不能取代AFP在肝癌诊断中的地位。根据实践经验联合检测优于单检测,血清AFP检测联合1~2茂肝癌标志物即可明显提高原发性肝癌的阳性检出率。临床分析中尚应结合病史、影像诊断学或组织学资料综合判断,才能得出准确结论。

  2、肝癌影像诊断学检查:

  ⑴实时超声显像(us):超声显像以其显示实质软组织脏器病变的灵敏度高和对人体组织影响小两大特点以及费用低廉而广泛用于临床,随小肝癌逐渐增大超声显像显示内部回声由低回声高回声、混合回声变化。直径小于2cm的肿瘤常见低回声结节型;2~3cm者显示低回声与周围回声频率相同;3~5cm者多为周围低回声;而5cm以上者多为高回声或混合回声。随肿瘤增大除上述多型性和多变性特点外,肝细胞癌尚具以下特征:①声晕 (Halo)具有清晰的肿瘤包膜,结节中心呈比较均匀高回声而邻近包膜部位为一低回声暗环为“声晕”,系纤维包膜或解释为肿瘤周围血管。②结节中结节:在高回声型肿瘤区内具有不同回声的结节,提示肝细胞癌中生长的新瘤灶。超声显像在作肝癌定位外,并可显示门脉主干及其分枝内有否癌栓形成,了解肿块与大血管的解剖关系,有否癌肿播散及腹腔内淋巴结转移,对术前确定治疗方案,估计切除可能性及选择肝动脉栓塞适应证和术后监测复发均有重要价值。

  近年来,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已广泛用于临床,除显示占位病变外尚可显示测量进出肿瘤的血流,以鉴别占位病灶的血供情况,推测肿瘤性质。超声导引下穿刺活检和瘤内局部注射已广泛用于小肝癌的诊断和治疗。采用高分辩率的术中超声显像可精确定位以提高手术切除率。

  ⑵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 在各种影像检查中,CT最能反映肝脏病理形态表现,如病灶大小、形态、部位、数目及有无病灶内出血坏死等。从病灶边缘情况可了解其浸润性,从门脉血管的癌栓和受侵犯情况可了解其侵犯性,CT被认为是补充超声显像估计病变范围的首选非侵入性诊断方法。肝癌的CT表现,平扫表现:病灶一般为低密度,低于周围肝实质密度,部分病灶周围有一层更低密度的环影(晕圈征)。结节型边缘较清楚,巨块型和混合型边缘多模糊和部分清楚。增强表现:静脉注射碘造影剂后病灶和肝组织密度得到不到程度的提高,谓之增强。包括:①动态增强扫描;采用团注法动态扫描或螺旋CT快速扫描,早期(肝动脉期)病灶呈高密度增强,高于周围正常肝组织时间10~30秒,随后病灶密度迅速下降,接近正常肝组织为等密度,此期易遗漏;病灶密度继续下降肝组织呈低密度灶,此期可持续数分钟,动态扫描早期增强图易于发现肿块直径小于1cm或1~2cm的卫星灶,亦有腲于小病灶的发现。②非动态扫描:普通扫描每次至少15秒以上,故病灶所处肝脏层面可能落在上述动态扫描的任何一期而呈不同密度,极大部分病灶落在低密度期,因此病灶较平扫时明显降低。门脉系统及其他系统受侵犯的表现:原发性肝癌门静脉系统癌栓形成率高,增强较长显示未强化的癌栓与明显强化的血液间差异大,表现条状充盈缺损致门脉主干或分支血管不规则或不显影像。少数病人有下腔静脉癌栓形成。肝门侵犯可造成肝内胆管扩张,偶见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腹水等。肺部转移在胸部CT检查时呈现异常,比X线胸处敏感。

  近年来新的CT机器不断更新,CT检查技术的不断改进,尤其是血管造影与CT结合技术如肝动脉内插管直接注射造影剂作CT增强的CTA(CT-Angiography)、於肠系膜上动脉或脾动脉注射造影剂于门静脉期行CT断层扫描(CTAP),以及血管造影时肝动脉内注入碘化油后间隔2~3周行CT平扫的Lipiodol-ct,(Lp-CT)等方法,对小肝癌特别是1cm以的微小肝癌的检出率优于CT动态扫描。但上述多种方法中仍以CT平扫加增强列为常规,可疑病灶或微小肝癌选用CTA和CTAP为确诊的最有效方法。

  ⑶磁共振成像(MRI):肝癌时T1和T2驰豫时间延长,半数以上病例T1加权图肿瘤表现为较周围肝组织低信号强度或等信号强度,而在T1加权图上均显示高信号强度。原发性肝癌MRI的特性表现:①肿瘤的脂肪变性,T1驰豫时间短,T1加权图产生等或高信号,T2加权图示不均匀的高信号强度,病灶边缘不清楚,而肝癌伴纤维化者T1驰豫时间长则产生低信号强度。②肿瘤包膜存在,T1加权图表现为肿瘤周围呈低信号强度环,T2加权图显示包膜不满意。③肿瘤侵犯血管,MRI优点是不用注射造影剂即可显示门静脉肝静脉分枝、血管的受压推移,癌栓时T1加权图为中等信号强度,T2加权图呈高信号强度。④子结节在T2加权图为较正常肝实质高的信号强度。

  ⑷原发性肝癌血管造造影:非损伤性方法如超声、CT、MRI已能发现很多小肝癌。但血管造影在肝癌的诊断中仍占一定地位,对 2观以下的小肝癌造影术往往能更精确迅速地作出诊断。目前国内外仍沿用Seleinger经皮穿刺激股动脉插管法行肝血管造影,以扭曲型导管超选择成功率最高,为诊断肝癌,了解肝动脉走向和解剖关系,导管插入肝总动脉或肝固有动脉即可达到目的,如疑血管变异可加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如目的在于栓塞治疗,导管应尽可能深入超选择达接近肿瘤的供血动脉,减少对非肿瘤区血供影响。肝癌的血管造影表现有:①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是小肝癌的特征性表现,动脉期显示肿瘤血管增生紊乱,毛细血管期示肿瘤染色,小肝癌有时仅呈现肿瘤染色而无血管增生。治疗后肿瘤血管减少或消失和肿瘤染色变化是判断治疗反应的重要指标。②较大肿瘤可显示以下恶性特征如动脉位置拉直、扭曲和移位;肿瘤湖,动脉期造影剂积聚在肿瘤内排空延迟;肿瘤包绕动脉征,肿瘤生长浸润使被包绕的动脉受压不规则或例僵直;动静脉瘘,即动脉期显示门静脉影;门静脉癌栓形成,静脉期见到门静脉内有与其平行走向的条索状“绒纹征”提示门静脉已受肿瘤侵犯,有动静脉瘘同时存在时此征可见于动脉期。血管造影对肝癌检测力取决于病灶新生血管多少,多血管型肝癌即使2cm以下或更小亦易显示。近年来发展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即利用电子计算机把图像的视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再将相减后的数据信号放大转移成视频信号,重建模拟图像输出,显示背景清晰,对比度增强的造影图像。肝血管造影检查意义不仅在诊断,鉴别诊断,在术前或治疗前要用于估计病变范围,特别是了解肝内播散的子结节情况;血管解剖变异和重要血管的解剖关系以及门静脉浸润可提供正确客观的信息。对送煤手术切除可能性和彻底性以及决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血管造影检查不列入常规检查项目,仅在上述非创伤性检查不能满意时方考虑应用。此外血管造影不仅起诊断作用,有些不宜手术的患者可在造影时立即进行化疗栓塞或导入抗癌药物或其他生物免疫制剂等。

  ⑸放射性核素显像 肝胆放射性核素显像是采用γ照像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仪(SPECT)近年来为提高显像效果致力於,寻找特异性高、亲和力强的放射性药物,如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特异性强的抗肝癌的单克隆抗体或有关的肿瘤标志物的放射免疫显象诊断已始用于临床,可有效的增加放射活性的癌/肝比;99mTc-PMT(99mTc-吡多醛五甲基色氨酸)为一理想的肝胆显像剂,肝胆通过时间短,肝癌、肝腺瘤内无胆管系统供胆汁排泄并与PMT有一定亲和力故可在肝癌、肝腺瘤内浓聚停留较长时间,在延迟显像(2~5小时)时肝癌和肝腺瘤组织中的99mTc-PMT仍滞留,而周围肝实质细胞中已排空,使癌或腺瘤内的放射性远高于正常肝组织而出现“热区”。故临床应用于肝癌的定性定位诊断;如用于AFP阴性肝癌的定性诊断;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肝癌;肝外转移灶的诊断和肝腺瘤的诊断。由于肝细胞癌阳性率仅60%左右,且受仪器分辩力影响,2cm以内的病变尚难显示,故临床应用尚不够理想。

  3、肝组织活检或细胞学检查 近年来在实时超声或CT导引下活检或细针穿刺行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是目前获得2cm直径以下小肝癌确诊的有效方法。但近边缘的肝癌易引起肝癌破裂,此外,并有针道转移的危险。

  综上所述,若AFP明显升高,加上典型超导图像可初步诊断原发性肝癌;对AFP阴性或低浓度者应适当选择AFP以外的肝癌标志物,影象诊断亦有定性、定位诊断价值,CT检查造影剂增强或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肝癌诊断。磁共振的特征性表现可助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放射免疫显象诊断有较高特异性。微小肝癌的诊断和与某些小的良性病变的鉴别尚有待深入研究。

  肝癌的实验室检查指标主要包括肝癌标志物、肝功能、肝炎病毒标志物、免疫功能指标等。

  1.肝癌标志物 理想的肝癌标志物,应该是存在于患者血清中,具有高度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而且能正确反映其负荷程度,使之能用于辅助诊断、疗效评估、预后判定、复发与否的标志。①甲胎蛋白(AFP):众所周知,AFP是当前诊断肝癌最有特异性的标志物,但仍存在30%~40%的假阴性和2%假阳性问题。目前文献已报道的肝癌标志物达数十种之多,主要为以下几类:AFP、AFP单抗、AFP异质体。②血清酶:γ-谷氨酰转肽酶(GGT)及其同工酶、岩藻糖苷酶(AFU)、α1-抗胰蛋白酶(AAT)、醛缩酶同工酶A(ALD-A)、碱性磷酸酶同工酶Ⅰ(ALP-Ⅰ)、5’-核苷磷酸二酯酶同工酶V(5-NPP-Ⅴ)、丙酮酸激酶同工酶(PyK)、胎盘型?a href="http://xbk./xbk/9b445.html" target="_blank" class=blue>入赘孰腟-转移酶(GST)等。③其他标记物如异常凝血酶原(DCP)、铁蛋白和酸性铁蛋白等。在寻找新的更有效的特异性肝癌标志物同时,人们也对肝癌已有的多种标志物进行优化筛选、择优组合、综合观察,大大提高了肝癌诊断准确性。

  (1)AFP类标记物:

  ①AFP已成为目前肝癌诊断最好的标记物:自从1956年发现AFP,1964年证实从肝癌病人血清中可以检测出AFP,并在20世纪60年代末广泛应用于临床以来,AFP已成为目前肝癌诊断最好的标记物。AFP由Bergstrand和Czar于1956年在人胎儿血清中首次发现,为一种胚胎专一性甲种球蛋白,由胚肝实质细胞和卵黄囊细胞合成。胎儿从6周开始血中出现AFP,至12周时达最高峰,含量在4g/L以上。出生5周后血清中AFP用常规方法已不能测出。放射免疫法测定正常人为1~20µg/L。1963年,Abelev首先发现小鼠接种肝癌可合成AFP,随后Tatarinov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检测到AFP,并由此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和普查。此外,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性肿瘤、继发性肝癌和消化道癌中的少数也可呈血清AFP阳性。1977年,全国第1届肝癌协作会议提出单项AFP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标准:AFP对流法阳性或定量≥400µg/L,持续2个月以上,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性肿瘤者。将AFP检测用于自然人群和高危人群普查以来,经大量研究证明AFP能够提高亚临床期肝癌的检出率,从而使肝癌患者获得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机会明显提高,五年生存率以数倍上升,成为目前检测肝癌最有特异性的肿瘤标记物。AFP是由590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蛋白,糖分占4%,分子量为6.4万~70万,等电点4.75,沉降系数4.55,半衰期为3~7天。不同组织来源的AFP糖分及糖链结构存在异质性。分子结构大体相同,不同糖链或蛋白质等电点的AFP称为AFP异质体(AFP variant)。AFP异质体可利用外源性植物凝集素和AFP糖链结合能力的差异进行分离。

  ②AFP的检测方法:有琼脂扩散法、对流免疫电泳法、血凝法、放射免疫测定、火箭电泳自显影、酶联免疫法等。其中扩散法和对流法因不够敏感而较少采用。

  ③AFP的临床应用价值:

  A.AFP为临床诊断原发性肝癌高度专一性的指标:临床发现约60%~70%的原发性肝癌AFP升高,如按标准诊断,假阳性率仅为2%。

  B.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癌与其他肝病: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AFP常持续500µg/L以上,ALT多正常或轻度升高。或AFP呈低浓度阳性,但多呈不断上升或持续不变或呈马鞍型改变,且与ALT动态变化不一致。而慢性活动肝病患者血清中AFP含量很少在400µg/L以上,AFP升高常为一过性的,不超过2个月,且与ALT变化相平行。检测AFP异质体更有利于鉴别。扁豆凝集素(LCA)结合型AFP在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只占AFP总量的3%~6.3%,而在原发性肝癌中占45%~47.8%。以LCA结合型AFP的百分含量≥25%作为肝癌诊断标准,敏感性为73.5%~84.3%,特异性为97%~98.6%。

  C.提高早期诊断率:能在肝癌临床症状出现前6~12个月作出诊断,通过普查,早期发现肝癌。上海市197l~1976年普查196万人,检出300例,其中亚临床肝癌134例,占44.4%。

  D.评价手术或其他疗法的疗效,判断预后:AFP阳性肝癌根治性切除的,AFP在术后1~2个月内转阴。术后AFP不能降至正常或降而复升者,提示有癌细胞残存。是反映病情动态变化和评估疗效的敏感指标,观察肝癌患者经其他疗法后的AFP变化,亦可判断疗效和估计预后。

  E.早期发现术后复发与转移:术后每月用AFP及B超监测随访,可早期发现复发癌以便及时治疗。两年后检查的间隔时间可相对延长。能检出根治性切除术后亚临床期复发与转移。

  ④肝癌诊断标准:1977年制订的肝癌诊断标准为如无其他肝病活动依据,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性肿瘤,AFP≥500µg/L持续1个月或AFP≥200µg/L持续2个月者即可诊断肝癌。近年来,结合影像学检查对肝癌诊断的标准又进行了补充。1990年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和中国抗癌协会合编的《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原发性肝癌》补充如下:

  A.如无其他肝病依据,对流法或放射免疫法AFP>400µg/L持续4周以上,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及转移性肝癌者。

  B.影像学检查有明显肝实质性占位病变,能排除肝血管瘤和转移性肝癌,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a.AFP≥200µg/L;b.典型的原发性肝癌影像学表现;c.无黄疸而ALP或GGT明显增高;d.远处有明确的转移性病灶或血性腹水,或在腹水中找到癌细胞;e.明确的乙型肝炎标志阳性的肝硬化。

  ⑤非癌性肝病AFP的增高:除了原发性肝癌以外,AFP在非癌性肝病,特别是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常存在一过性增高(见表2)。研究资料显示:在非癌性肝病中,AFP浓度多在200µg/L以下,且为一过性,产生AFP升高的机制与肝细胞的再生有关。此外,肝炎病毒对AFP合成基因的去抑制作用也可能是AFP增高的机制之一。由于肝癌多数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发生,所以对AFP水平较高的肝病患者需警惕合并肝癌的可能性。从上述资料来看,非癌性肝病AFP多在200µg/L之下,且多呈一过性,而肝癌多在200µg/L以上,呈持续性高峰或动态上升,所以动态观察AFP浓度变化,结合影像学检查,基本上能得到正确的诊断。在其他疾病如胚胎癌、胃癌等肿瘤中,有时AFP也明显增高,给临床诊断造成一定的困难。少数消化道癌,特别是继发肝转移的胃癌,其中约15%的患者AFP阳性,但绝大多数AFP水平在100µg/L以下,仅1%~2%的患者可高于200µg/L,最高者可达120000µg/L以上。如果切除了肝癌原发灶即使保留转移灶,AFP也可以降至正常水平。

  

【鉴别】

  原发性肝癌有时须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一)继发性肝癌(secondary liver cancer)肝脏血源丰富,其他癌肿可转移至肝脏。我校病理解剖资料,继发性肝癌为原发性肝癌的1.2倍,其中以继发于胃癌的最多,其次为肺、结肠、胰等的癌肿。继发性肝癌大多为多发性结节,临床以原发癌表现为主,少数可仅有继发性肝癌的征象如肝肿大、肝结节、肝区痛、黄疸等。除个别来源于胃、结肠、胰的继发性肝癌病例外,血清AFP多呈阴性。

  (二)肝硬化、肝炎 原发性肝癌常发生在肝硬化基础上,两者鉴别常有困难。鉴别在于详细病史、体格检查联系实验室检查。肝硬化病情发展较慢有反复,肝功能损害较显著,血清AFP阳性多提示癌变。少数肝硬化、肝炎患者也可有血清AFP升高,但通常为“一过性”且往往伴有转氨酶显著升高,而肝癌则血清AFP持续上升,往往超过500ng/ml,此时与转氨酶下降呈曲线分离现象。甲胎蛋白异质体LCA非结合型含量>75%提示非癌肝病。

  (三)肝脓肿 临床表现发热、肝区疼痛和压痛明显,反复多次超声检查常可发现脓肿的液性暗区。超声导引下诊断性肝穿刺,有助于确诊。

  (四)其他肝脏良性肿瘤或病变 如血管瘤、肝囊肿、肝包虫病、胆吓癌、胆管癌、结肠肝曲癌、胃癌、胰腺癌及腹膜后肿瘤等易与原发性肝癌相混淆。除甲胎蛋白多为阴性可助区别外,病史、临床表现不同,特别超声、CT MRI等影像学检查、胃肠道X线检查等均可作出鉴别诊断。目前与小肝癌相混淆的肝脏良性病变如腺瘤样增生、肝硬化再生结节、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等鉴别尚有一定困难,定期随访必要时作实时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可助诊断。不能排除恶性肿瘤时为不失早期根治机会必要时亦可考虑剖腹探查。

  在鉴别诊断方面,需要与肝癌相鉴别的疾病很多,从临床角度看可以分为AFP阳性和AFP阴性两大类进行鉴别。

  1.甲胎蛋白阳性肝癌的鉴别诊断 AFP>500µg/L除原发性肝癌外,尚可见妊娠、新生儿、生殖腺胚胎性肿瘤、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内胆管结石、胃癌及胰腺癌肝转移、前列腺癌等,因此在鉴别诊断中应该注意性别、年龄、地区、病史、体征及相应检查资料综合分析。

  (1)妊娠:妊娠期可以有AFP增高,但一般不超过400µg/L,妊娠16周以后浓度逐渐降低,分娩后1个月即恢复正常。如分娩后AFP仍持续保持高水平,应结合酶学、影像学等进一步检查确定。

  (2)生殖腺胚胎瘤:因其为胚胎源性肿瘤,多含卵黄囊成分,故AFP增高,结合妇科或男科检查体检和影像学检查,基本上可以肯定或排除来源于睾丸或卵巢的肿瘤。

  (3)胃癌、胰腺癌伴肝转移:有肝转移的胃癌常见AFP升高,个别可大于400µg/L,如肝内未发现占位性病变,应注意胃肠道检查。如肝内存在大小相似多个占位性病变则提示转移性肝癌,可以通过检测AFP异质体、癌胚抗原(CEA)及影像学检查加以判别,内镜结合病理学诊断,可以确定肿瘤的原发灶来源。另外,肝病背景资料也是辅助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4)良性肝病: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伴活动性肝炎常见AFP升高,多在400µg/L以下。鉴别多不困难,即有明显肝功能障碍而无肝内占位病灶。对鉴别有困难者可结合超声与CT等影像学检查以进一步确诊。如动态观察AFP与ALT,曲线相随者为肝病,分离者为肝癌。AFP异质体有助鉴别,异常凝血酶原在肝癌中80%>6VGHu/L。有些病人需要长达数月甚或更长才能弄清,需要耐心随访。

  (5)前列腺癌:多见于老年男性,常无肝病病史,体检和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前列腺肿大,酸性磷酸酶和CEA水平常增高,前列腺液及前列腺穿刺细胞学检查可以确诊。

  2.AFP阴性肝癌的鉴别诊断 AFP阴性肝癌占总数的30%~40%。近年随着影像诊断的发展,该比例有增高的趋势。需与AFP阴性肝癌鉴别的疾病甚多,现选择主要的概述。

  (1)继发性肝癌:

  ①常可以发现原发病灶。常有原发癌史,常见原发癌为结直肠癌,胃癌及胰腺癌亦多见,再次为肺癌和乳腺癌。

  ②多数无肝硬化背景,体检时癌结节多较硬而肝脏较软。

  ③多数HBV标记物为阴性。多无肝病背景,如HBV、HCV均阴性,应多考虑继发性肝癌。

  ④影像学各种显像常示肝内有大小相仿、散在的多发占位。超声有时可见“牛眼征”,且多无肝硬化表现。彩超示肿瘤动脉血供常不如原发性肝癌多。

  ⑤99mTc-PMT扫描为阴性。

  (2)肝脓肿:多有发热,肝区叩痛。如超声显像为液平,不难鉴别;尚未液化者颇难鉴别,HBV或HCV多阴性,超声显像示边界不清,无声晕;必要时可行穿刺。

  ①近期有感染病史。

  ②无慢性肝病史。

  ③有畏寒高热、肝区疼痛或叩击痛临床表现。

  ④影像学检查可见病灶内液平。

  ⑤肝动脉造影无肿瘤血管及染色。

  (3)肝囊肿:一般无症状及肝病背景。超声检查呈液性暗区,已能诊断,必要时可加作CT增强扫描,造影剂不进入病灶是其特点。

  ①病程长,病情进展缓慢。

  ②常无肝病背景。

  ③一般情况良好。

  ④超声检查可见囊性结构和液平。

  (4)肝脏血管瘤:肝海绵状血管瘤是最常见需与AFP阴性肝癌鉴别的疾病。肝海绵状血管瘤一般无症状,肝脏质软,无肝病背景。直径<2cm的血管瘤在超声检查时呈高回声,而小肝癌多呈低回声。直径>2cm的血管瘤应作CT增强扫描。如见造影剂从病灶周边向中心填充并滞留者,可诊断为血管瘤。MRI对血管瘤灵敏度很高,有其特征性表现。在T1加权图像中表现为低或等信号,T2加权则为均匀的高亮信号,即所谓的“亮灯征”。

  肝脏血管瘤表现特点:①病程长,进展缓慢。②常无慢性肝病史。③一般情况良好。④女性较多见。⑤99mTc-RBC核素扫描呈“热”区。⑥影像学检查无包膜,注入造影剂后自周边开始增强。⑦肝功能及酶谱学检查正常。

  (5)局灶结节性增生(FNH):为增生的肝实质构成的良性病变,其中纤维瘢痕含血管和放射状间隔。多无肝病背景,但彩超常可见动脉血流,螺旋CT增强后动脉相可见明显填充,颇难与小肝癌鉴别,如无法确诊,仍宜手术。

  (6)肝腺瘤:女性多,常无肝病背景,有口服避孕药史。各种定位诊断方法均难与肝癌区别,但如99mTc-PMT延迟扫描呈强阳性显像,则有较特异的诊断价值。因肝腺瘤细胞较接近正常肝细胞,能摄取PMT,但无正常排出道,故延迟相时呈强阳性显像,其程度大于分化好的肝癌。

  (7)肝肉瘤:多无肝病背景。各种显像多呈较均匀的实质占位,但仍颇难与肝癌鉴别。

  (8)肝脂肪瘤:少见,多无肝病背景。超声显像酷似囊肿,但后方无增强。

  (9)肝硬化结节:大的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鉴别最困难。整个肝脏质地对判断有一定帮助。MRI检查能显示肝癌的假包膜及纤维间隔,对鉴别有较大价值。腹腔镜检查能判断位于肝脏表面的良恶性结节。近年来注意到在肝硬化的腺瘤样增生结节中常已隐匿有小肝癌结节,故最好争取做病理检查以资鉴别。

  (10)炎性假瘤:为类似肿瘤的炎性病变,多无肝病背景。超声显像有时呈分叶状、无声晕,彩超多无动脉血流。由于临床难以确诊,故仍主张手术。

  (11)肝包虫病:流行于牧区,发病与密切接触犬类有关。一般无症状及肝病背景。超声检查呈现多囊性液性暗区,仔细观察可见有子囊孕于母囊中的现象。包囊虫病抗原皮试阳性。

  肝癌的诊断近年来得到了充分发展,影像学的发展不但使定位诊断十分清楚,亦使肝癌的鉴别诊断水准大为提高。目前除一些AFP阴性、直径<2cm、影像诊断表现不典型而又不易获得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的少数病例外,肝癌的临床诊断确已困难不多。

【并发症】

  并发症可由肝癌本身或并存的肝硬化引起,常见于病程晚期,故常是致死的原因。

  原发性肝癌的并发症可由肝癌本身或并存的肝硬化所引起。这些并发症往往也是导致或促进患者死亡的原因。

  1.肝癌结节破裂出血 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是肝癌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5.46%~19.8%。肝癌破裂出血的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出血量较大者可在短时间内出现低血压、休克、腹水等表现;如出血缓慢,临床症状可不明显,仅表现为贫血症状,直到影像学检查或腹腔穿刺时才被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病人,以腹痛等类似急腹症的临床表现作为首发症状,其中许多已发生肝癌结节破裂,所以,临床上遇到既往有慢性肝病病史,无明显原因的突发性腹痛、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能够排除其他内脏出血,应考虑到肝癌结节破裂出血的可能。对已明确诊断的肝癌患者,诊断自不困难。B超、CT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提供肝癌破裂出血的直接证据。

  肝癌破裂出血患者往往因凝血功能障碍,非手术治疗难以止血,死亡率几乎达100%,因此,只要患者一般情况能耐受手术,应积极争取手术探查,止血治疗。

  (1)手术适应证:

  ①诊断明确的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伴休克或短期内血红蛋白迅速下降者。

  ②估计能行肝癌切除或其他有效治疗者。

  ③不能排除其他原因的内脏出血。

  ④肝功能代偿良好,无肝性脑病、大量腹水或其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

  (2)手术方法有:

  ①局部填塞缝合术。

  ②肝动脉结扎术。

  ③肝动脉栓塞术。

  ④微波高温固化止血法。

  ⑤肝叶或段切除术。

  2.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是由于肝癌晚期肝功能严重损害而导致失代偿表现,是肝癌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也是肝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肝病功能损害表现,二是脑病表现。脑病表现可归纳为两类:一类是精神错乱,如神志恍惚、沉默、情绪低沉、讲话缓慢、口齿不清、定向能力和理解力下降,书写错误,不能完成简单运算和智力动作,睡眠改变,后期可出现木僵、嗜睡、最终发生昏迷,部分患者有欣快感和幼稚行为,酷似精神分裂症;第二类是动作行为异常,常出现运动、共济一平衡失调表现,以扑翼样震颤最具特征性。脑电图检查可见异常脑电波。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将肝性脑病分为四期。

  Ⅰ期为前驱期,患者出现轻度性格改变。

  Ⅱ期为昏迷前期,出现精神错乱、意识模糊,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可出现扑翼样震颤,脑电图出现θ波。

  Ⅲ期为昏睡期,患者以昏睡为主,可有扑翼样震颤,脑电图出现明显的θ波和三相慢波。

  Ⅳ期为昏迷期,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反射消失,脑电图出现δ波。

  根据其临床过程分为3种类型,即急性型、慢性型和中间型。肝癌所致的脑病多属中间型。

  肝性脑病是在肝功能衰竭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对肝癌患者,要注意护肝治疗,避免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感染和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在治疗上应消除肝性脑病的诱因,控制感染,减少氨的摄入和体内形成,促进氨的排泄,改善肝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应用支链氨基酸、广谱抗生素以及对症支持治疗。

  3.消化道出血 大多数因肝硬化或癌栓导致门静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而出血。患者常因出血性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而死亡。此外晚期肝癌患者亦可因胃肠道黏膜糜烂、溃疡加上凝血功能障碍而引起广泛渗血等现象。肝癌病人合并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

  (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癌患者常合并有肝硬化,肝硬化患者常因门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而肝癌及门静脉癌栓可以加重门静脉高压,使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2)门脉高压性胃病:由于门静脉高压,导致胃黏膜血流减少,黏膜下层广泛水肿,黏膜缺血、缺氧、代谢障碍、胃黏膜屏障受损功能降低。

  (3)凝血功能障碍:肝癌患者肝功能降低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纤维蛋白溶解性增高及血小板质量异常,导致凝血障碍,一旦发生消化道出血,常常不易自行停止。

  (4)肝癌结节破裂出血,血液可自胆道系统流出,排入肠道。

  (5)肝癌转移,直接浸润胃肠道黏膜血管,引起消化道出血。

  肝癌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主要为止血和抗休克,包括止血药物、休息、输注新鲜血液等。根据不同原因的出血可采用不同的止血措施。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采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硬化剂多点注射或圈套套扎止血;门脉高压性胃病口服或静注质子泵抑制剂及黏膜保护剂等。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止血治疗。由于这一类病人常不能耐受肝叶切除术,因此尽可能在手术中采取肿瘤局部治疗。

  4.血性胸腹水 膈面肝癌可直接浸润或经血流或淋巴转移引起血性胸水,常见于右侧。

  5.继发感染 因癌肿长期的消耗,抵抗力减弱,尤其在放射和化学治疗后血白细胞下降者,易并发各种感染,如肺炎、肠道感染、真菌感染等。

  6.其他并发症 原发性肝癌因长期消耗,机体抵抗力减弱或长期卧床等而易并发各种感染,尤其在化疗或放疗所致白细胞降低的情况下,更易出现肺炎、败血症、肠道及真菌感染等并发症。靠近膈面的肝癌可直接浸润,或通过淋巴路、血路转移引起血性胸腔积液。也可因癌破裂或直接向腹腔浸润、播散而出现血性腹水。此外,也有人报道因肝静脉癌栓而导致右心房癌栓阻塞经手术摘除成功的病例。Ehrich报道1例急性右心房癌栓阻塞,经手术摘除的癌栓大约8cm×6cm×10cm,病理报告为原发性肝细胞癌转移性癌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