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皮肤性病 > 文章内容

小儿巴德-吉亚利综合征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8:51浏览: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我国、日本、印度和南非大多由肝静脉以上的下腔静脉隔膜(大多属先天性)引起,少数由肝静脉隔膜引起。欧美则多由肝静脉血栓形成所致,与高凝状态,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抗凝血酶Ⅲ缺乏、高磷脂综合征等有关。

  造成肝静脉阻塞的原因主要有:

  1、肝静脉或其主干和(或)下腔静脉肝段受压、血栓形成、新生物的闭塞或壁上有膜或网状物。

  2、肝后上部分邻近肝静脉主干和下腔静脉的各种病变,如恶性肿瘤、血管瘤、血肿、阿米巴脓肿、囊肿(如包虫囊)、梅毒的树胶肿等可压迫肝静脉。

  3、小儿则以先天性肝静脉狭窄、肝静脉内膜炎为主要病因。

  4、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或继发)、镰状细胞贫血、白血病、溶血性贫血等血液疾病,长期服用避孕药,腹部钝伤、慢性炎症性肠炎、急性酒精性肝炎、胆管炎、胰腺炎、盆腔感染、静脉闭塞性疾病以及妊娠,可通过血凝固机制异常,或静脉内皮损伤,以致发生血栓形成而导致本病。

  5、此外还有30%病例病因不明。

  (二)发病机制

  本病征肝内和肝外两型门脉高压的共同特点为,呕血(上消化道出血)、脾脏肿大和腹水。在发病机制的探讨上,综合各家意见,主要病因集中在血栓形成、膜性狭窄和局部压迫三方面。

  1、血栓形成。

  BCS常常发生于各种血液凝固性增加的病人,其中报道最多的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其他髓增生性疾病。Wanless等报告一组145例尸检资料,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不明原因髓增生性疾病有1/3伴有显性门静脉高压。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PNH)也是BCS常见的原因之一。PNH伴发BCS的频率为12%~27.3%。BCS在长期口服避孕药的人群中发生较高。邻近器官炎症性病变如溃疡性结肠炎和Crohn病屡有伴发BCS。

  总之,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液凝固性升高,均可导致肝静脉和(或)肝段下腔静脉血栓形成。至于血栓形成为何偏偏发生在这个部位,迄今尚没有满意的解释。

  2、膜形成。

  1912年,Thompson和Turnbull在国外文献中报道第1例肝段下腔静脉膜性梗阻(MOVC),1950年,Bennett再次作了报道。此后,关于BCS时的MOVC在许多国家相继作了大量报道。MOVC的发生是由于先天性病变,还是后天因素所致,目前仍有争论。以往多数学者认为,MOVC是由于发育缺陷所致的先天性病变。如Hirooka根据病理解剖发现研究下腔静脉和肝段的胚胎发育,提出组成下腔静脉各部包括部分心脏、肝总静脉、肝窦、右下主静脉的上段和下段,如果在发育过程中异常融合或堵塞,可以解释若干类型的病理变化。

  3、局部压迫。

  邻近脏器病变,包括炎症、创伤、肝占位性病变或转移性癌肿,压迫或侵犯肝段下腔静脉和肝静脉,或是肝癌沿肝静脉蔓延引起癌栓和血栓形成,造成阻塞。

  4、本症小儿患者以先天性肝静脉狭窄、肝静脉内膜炎为主要病变。可继发脾功能亢进,往往出现全血细胞减少、皮肤黏膜出血、骨髓增生等脾功能亢进的表现。

【症状】

  (一)临床特点

  1、好发人群。婴儿至老年均可患本病征,男女发病率大致相等。

  2、临床治疗分型。主要根据病变部分知道临床分型。

  (1)A型为局限性下腔静脉阻塞。

  (2)B型为下腔静脉长段狭窄或阻塞。

  (3)C型为肝静脉阻塞。

  3、特征性症状。

  (1)腹痛。主要表现为突发型急性腹痛,可见腹部迅速膨胀。

  (2)腹水。患者可出现大量腹水,伴随有肝区胀痛不适,影像学检查可见有肝脏肿大。但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血压低,小便少,血磺溴酞钠(BSP)潴留,转氨酶上升。

  (3)胃肠道反应。由于病变部位不同,部分患者可有消化道症状出现,如恶心、呕吐、腹泻等。亦有患者体格检查时发现黄疸。

  (4)严重患者大部死于循环失常、肝功能衰竭或胃肠出血等急性并发症,临床上应引起注意。

  4、慢性BCS时,症状发生较慢,可有黄疸,脾肿大,蜘蛛痣。

  5、其他症状。主要以肝脏功能损害为主,如凝血障碍、激素灭活降低导致激素水平升高、DIC等。

  (二)诊断要点

  1、本病征主要以肝功能损害为主。

  2、出现临床特征性症状可做初步考虑本病征。

  3、确证需结合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

【饮食保健】

  暂无相关资料。

【护理】

【治疗】

  1、及时处理原发病是预防的关键。

  2、注意规律饮食和饮食卫生,防止酒精性肝炎、胰腺炎、胆管炎等。

  3、引起本症的病因各不相同,应注意防治各种感染性疾病,如阿米巴脓肿、包虫囊肿、梅毒的树胶肿、慢性炎症性肠炎、盆腔感染等。

【检查】

  检查项目包括:

  (一)实验室检查

  1、肝功能检查。

  急性型者ALT、AST升高,碱性磷酸酶和转氨酶可见升高,血清胆红素增加,血清蛋白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部分患者有ALP升高。亚急性型肝功能可基本正常或轻度异常。慢性型的肝功能变化类似肝硬化。

  2、血液学检查。

  主要表现为BSP异常潴留。急性型血常规可有白细胞升高,血浆白蛋白可下降,但蛋白电泳γ球蛋白不升高。部分患者有多血症,表现为血细胞比容和血红蛋白增加。亚急性及慢性者,除显性红细胞增多症外,一般无明显变化。

  3、腹水检查。BCS时腹水蛋白浓度常达2.5~3.0g/L,也可低于此值,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时出现相应改变。

  4、尿液检查。下腔静脉膜性闭塞者常有蛋白尿。

  5、肝活检。BCS时肝脏组织学均可呈现特征性变化,只要临床症状排除心源性因素,肝活检一般都可作出明确诊断。

  (二)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1)腹部B超:腹部B超检查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对多数病人作出正确诊断,诊断符合率可达94.4%。常作为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2)多普勒超声:多普勒超声对BCS有极其重要的诊断价值。

  2、CT检查。

  CT可鉴别肝静脉、下腔静脉回流受阻是先天性异常或继发于肿瘤、血栓或其他因素,还可发现腹水、侧支循环建立等征象。CT检查的不足是无法显示下腔静脉隔膜,而肝内侧支血管的显示也不如超声和MRI。

  3、MRI检查。

  MRI具有多平面、血管流空效应、无创的特点,可显示肝静脉、下腔静脉走行,肝静脉、下腔静脉回流受阻是先天性异常或继发于肿瘤、血栓或其他因素,还可发现腹水、侧支循环建立等征象。缺点是有时鉴别慢血流与血栓困难,不能判断血流方向。

  4、血管造影 。血管造影是明确BCS病变部位的最重要方法。

  5、内镜检查。

  胃镜仅可检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对BCS的诊断帮助不大。腹腔镜检查对BCS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镜下肝脏明显肿大,表面光滑,外观呈紫色。直视下活检可以明确诊断。

【鉴别】

  本病征须与心源性肝淤血、肝硬化和肝小静脉闭塞病等相关疾病相鉴别。

  1、急性肝炎。急性型BCS须与急性肝炎区别:

  (1)急性BCS腹痛剧烈,肝脏肿大和压痛均非常明显,而且颈静脉充盈,肝颈回流征阴性。

  (2)腹水的出现和增长速度以及下肢水肿与肝功能变化不成比例。

  (3)患者没有病毒性肝炎或肝毒性药物或毒物接触史,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检查大多阴性。

  (4)肝活检不是气球样变嗜酸性变和点状坏死,而是小叶中央带的出血性坏死伴肝窦明显扩张,各级肝静脉血栓形成。

  (5)血管造影可将二者明确区别开来。

  2、急性重型肝炎(暴发性肝炎)。以下几点有助于急性重型肝炎和暴发型BCS的区别:

  (1)暴发型BCS可以肝脏不缩小或缩小不明显,并伴有脾脏的迅速增大和颈静脉明显充盈。

  (2)BCS时ALT、AST和血清胆红素均明显升高,没有酶疸分离现象。

  (3)BCS时病毒性肝炎有关的病原学检查大多阴性。

  (4)BCS时肝活检见肝内呈片状出血性坏死,累及肝腺泡各带,各级肝静脉可见附壁血栓。

  (5)及时血管造影可明确诊断。

  3、肝硬化。亚急性或慢性BCS常常伴有肝硬化,肝硬化病人也可伴有BCS。因此,确定病人是否有BCS存在对治疗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鉴别方法有:

  (1)BCS大多没有急性肝炎病史,即使病程中曾有黄疸也大多伴有腹水。

  (2)体格检查是鉴别肝硬化和BCS的重要方法。肝硬化时,腹壁静脉以脐部为中心呈离心性排列,引流方向也呈离心性。BCS时,在下胸部、两肋和腰背部出现静脉曲张,MOVC时血流方向由下向上,单纯肝静脉阻塞时血流方向由上向下,下肢水肿伴有溃疡形成,色素沉着或静脉曲张者支持MOVC。

  (3)肝静脉和(或)下腔静脉造影和肝活检可以明确诊断。

  4、亚急性和慢性BCS非常近似心源性肝硬化,肝活检无助于二者的鉴别,但后者有长期右心衰或缩窄性心包炎的病史和证据,只要仔细检查心脏和侧支循环体征,鉴别诊断多无困难。

【并发症】

  1、急性BCS病人大部死于循环失常、肝功能衰竭。

  2、慢性BCS可并发肝硬化、脾功能亢进。

  3、严重患者可出现明显的凝血障碍,如胃肠道出血、DIC等,威胁生命。